-
公开(公告)号:CN10351331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310456357.6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B5/22
Abstract: 一种选择吸收滤光结构,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介质微纳单元,位于介质微纳单元上的金属层,金属层全覆盖在介质微纳单元上,即介质微纳单元的脊部、槽部以及侧壁上都覆盖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介电常数的虚部需大于介电常数的实部的绝对值。该滤光结构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且对入射光的角度和偏振态不敏感。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该结构可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中捕获更多的能量,也能为无油墨印刷中实现黑色提供解决方案,改变必须使用颜料才能实现黑色印刷的传统观念。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93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47192.7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72 , G02B2027/0174 , G03H1/2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式增强现实三维显示装置,利用具有能实现汇聚光场视角放大功能即纳米透镜功能的纳米光栅结构,实现三维虚拟信息的视角放大,并在人眼前投射,通过透明光场镜片实现虚拟物体与现实景物的完美融合,由于视角得以放大,使得人眼观察虚拟物体和现实景物融合的场景时难以察觉这是融合景象,使得体验更加真实,同时基于全息原理,可以方便的将计算全息与纳米结构功能光场镜片相结合,从而实现无视觉疲劳的、高亮度的、头戴式3D增强现实显示方案和装置、也可方便的实现支持3D显示图像的动态聚焦。
-
公开(公告)号:CN1063712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1087950.8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2214 , G02B27/0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透镜波导镜片,包括纳米透镜波导镜片单元,所述纳米透镜波导镜片包括一片纳米透镜波导镜片单元,或由至少两片纳米透镜波导镜片单元叠加组成,所述纳米透镜波导镜片单元包括:波导;位于波导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具有透明光学成像和波导折弯功能的功能性区域;所述功能性区域包括用于将图像光信息耦合进入波导的耦入功能性区域,和用于将经耦入功能性区域及波导传导过来的图像光信息投射到纳米透镜波导镜片上方空间中的出射功能性区域。本纳米透镜波导镜片可以大大降低构建三维显示装置时的厚度及体积,为多景深三维显示装置的简单实现提供了基础支持。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利用该纳米透镜波导镜片构建的多景深三维显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37121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70307.3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G02B2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式三维显示装置,包括图像生成装置,和对应眼睛的可视镜片,所述可视镜片上设有至少一层设置有具有会聚成像功能的纳米结构功能薄膜,从而使得可视镜片成为具有光场变换功能的指向性功能镜片,所述指向性功能镜片上的纳米结构与图像生成装置输出的图像匹配,在人眼前方投射出会聚波面,形成虚拟景象;或该会聚波面与现实景象形成的波面叠加,得到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的融合。本发明在眼球前方的空间中会聚视角图像,形成虚拟景象,其和现实景物在人眼中成像的原理一致,因此长时间观看的视觉疲劳度比传统的三维显示技术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06121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12201.1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 , H05K9/0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膜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导电基板上涂布光刻胶,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在导电基板上形成图形结构;2)通过选择性电沉积工艺在图形结构中生长金属层,形成金属图形结构;3)通过压印工艺将金属图形结构镶嵌至柔性基底材料内,形成电磁屏蔽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窗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具有高透明度、耐温性好的优点,可以满足光学窗对高屏蔽性能、高成像质量、耐温性高的电磁屏蔽膜的要求、柔性电子对电磁屏蔽薄膜弯折性能的需求以及复杂结构表面贴合对屏蔽膜超薄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1440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380081848.5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0032 , G02B21/082 , G02B21/367 , G02B26/0833 , G02B27/58
Abstract: 一种连续可调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包括计算机(34)、光源(12)、可变标度的傅立叶变换光路、位相分光器件(9)、双远心投影光学系统(19)、大数值孔径物镜(30)、样品平台(32)和面阵相机,特征为:傅立叶变换光路包括第一傅立叶变换透镜或透镜组(8)与第二傅立叶变换透镜或透镜组(10),位相分光器件(9)置于两者之间,与第二傅立叶变换透镜或透镜组(10)之间的距离连续可调,具有绕傅立叶变换光路的光轴旋转的运动自由度。该连续可调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可灵活实现连续可变空频的干涉条纹,用于共焦显微光学系统的结构光场照明,实现空间超分辨率成像;在纳秒频闪分幅照明模式下,不仅可实现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提升纳米检测可靠性和检测速度,还可进行样品的动态检测分析,实现瞬态纳米结构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19182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448548.2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M3/148 , B41J2/442 , B41M5/267 , G02B3/0056 , G02B5/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动态图的激光打印装置及方法,其中,彩色动态图的激光打印装置包括:光学系统和记录材料,记录材料包括由多个微球或微透镜形成的折光层、形成于多个微球或微透镜焦面上的遮光层;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和图形生成器件,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图像生成器件处理后,照射到记录材料上,照射到记录材料上的激光经折光层聚焦在遮光层上,当聚焦的激光的能量大于遮光层的蒸发阈值时,遮光层上相应形成聚焦点。通过本发明的彩色动态图的激光打印装置对激光束入射角度的偏转,在记录材料的焦面上形成不同位置的激光聚焦点,实现不同颜料的热堆积。重复入射角度的偏转,形成多通道颜色图形的激光打印,最终形成彩色多通道动态图像的再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3744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96751.6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026 , B82Y40/00 , G03F7/0002 , H01B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转印方法及纳米功能器件,其中,纳米转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柔性金属基板上涂布光刻胶;S2.对所述涂布光刻胶的柔性金属基板进行光刻,形成沟槽图形;S3.第一次电铸处理,形成图形电极;S4.第二次电铸处理,形成转印层;S5.通过卷对平转印模式,控制所述柔性金属基板,在相应承接基板上转印形成纳米结构材料层。本发明可在同一基板上实现不同材质的纳米电极或纳米结构功能区的转印,或者在同一基板相同区域实现多层复合结构纳米电极和功能区的转印。其利用金属基底上的图形电极作为转移模具,通过电沉积工艺,在转印模具的电极上形成纳米级材料层,并将模具上纳米级材料层转移到相应的柔性基板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37282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69723.7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G02B2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指向投影屏幕、激光器光源及红、绿、蓝三个单色激光光源。利用三个单色激光光源以特定角度和位置入射在具有纳米光栅像素的指向投影屏幕上,形成相同出射光场,激光器光源提供多视角图像像素,多视角图像像素与指向投影屏幕上的纳米光栅像素阵列匹配,通过直接对激光投射光的空间调制,实现了彩色3D显示,且各视点间无串扰,此种裸眼3D显示装置,具有观看无视觉疲劳、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2364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22025.X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G02B6/00 , G02F1/13357 , G02B2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36 , G02B6/0076 , G02B6/0023 , G02B6/0025 , G02B6/0033 , G02B6/0045 , G02B27/2228 , G02F1/1336 , G02F2001/133614
Abstract: 一种量子点激光器指向型背光模组以及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互相紧密叠合的矩形导光板,导光板出光面含有不同纳米光栅取向的像素,光源组发出的蓝光经准直后进入导光板内部,导光板出光面的多组像素阵列将导光板内部的光耦合出导光板表面,形成不同取向的出射光,出射光照射在导光板表面对应的红色量子点像素激光器和绿色量子点像素激光器上,分别激发出红色和绿色光线,红、绿、蓝三色光线处于相同的出射方向,形成了具有不同出射角度的指向型白光背光源,这些出射角度与液晶显示器LCD的多视角图像对应,从而形成彩色3D显示,可以裸眼观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