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42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20772.0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气样品采集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稳固机构、钻探机构以及采集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中央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支撑底板顶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固定设有上下贯通圆台形的支撑台;所述稳固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底板顶部边缘处的稳固机构壳体;整个装置能够进行快捷的拆卸和装配,方便搬运和携带,具有较强的场景适应性,能够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土壤气的采集工作,在采集土壤气时整个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拼接式的采集管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精准的采集所需位置的土壤气样本,自主启闭式的采集杆尖端能够有效避免堵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64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207916.X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4B28/02 , C04B38/10 , E02B3/12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护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与生产设备,属于新型材料领域。所述的护坡材料由水泥、发酵后的植物秸秆以及发泡剂制备而成,所用原材料简单,经过特定的预处理后,压成护坡砖块,将其用于平原河网地区的河流坡面和/或河道,能够达到有效护坡,改善平原河网地区的生态水利环境,有效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并防止堤坡水力侵蚀的作用;同时本发明提供了该护坡材料制备装置,结构设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69204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40649.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湖南碧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热脱附剂去除污染土壤异味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以及用于对产生的尾气进行收集处理的尾气处理设备;其中,第一设备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染土壤与热脱附剂进行混合;方法包括:向待处理的污染土壤加入热脱附剂,经过搅拌处理,得到热脱附剂与污染土壤的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热脱附处理;处理产生的尾气经过尾气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本发明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前期的第一设备将待处理的污染土壤与热脱附剂进行混合后在第三设备进行热脱附处理,利用热脱附剂能够有效地加快有机物的热分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78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73408.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6 , B09C1/08 , B02C13/13 , B02C13/284 , B02C13/286 , B01D53/26 , B01D53/04 , B01D53/00 , B05B15/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热脱附助剂进行土壤异味控制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土壤预处理装置、热脱附装置、热脱附助剂脱附装置、异味处理装置、热循环装置和控制装置,土壤预处理装置包括进料装置、破碎筛分装置和喷淋装置,热脱附装置包括热脱附室、加热底座和空气加热装置,热脱附助剂脱附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液压升降杆和脱附旋座,脱附旋座用于搅拌热脱附室内土壤以及向土壤中通入加热空气,异味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侧壁上的处理罐,处理罐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脱水层、分解层和吸附层。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7355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1053747.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并防止污染物扩散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原位注压组件、电极透析组件及后处理组件,本发明首先采用过氧化氢干雾联合低温等离子空气的混合氧化物通过注压的方式注入污染土壤内,能够快速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其采用低温的方式也可有效防止污染扩散。本发明还设置了电极区,利用电解法使得污染物随着离子进行定向迁移,在电极网内侧还设有渗析层,对抽吸聚集的污染物采用立体滤棉进行拦截,并利用过硫酸盐进行进一步氧化分解,能够大大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原位处理污染物速率快且不易造成污染物扩散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07916.X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4B28/02 , C04B38/10 , E02B3/12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护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与生产设备,属于新型材料领域。所述的护坡材料由水泥、发酵后的植物秸秆以及发泡剂制备而成,所用原材料简单,经过特定的预处理后,压成护坡砖块,将其用于平原河网地区的河流坡面和/或河道,能够达到有效护坡,改善平原河网地区的生态水利环境,有效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并防止堤坡水力侵蚀的作用;同时本发明提供了该护坡材料制备装置,结构设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77355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53747.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并防止污染物扩散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原位注压组件、电极透析组件及后处理组件,本发明首先采用过氧化氢干雾联合低温等离子空气的混合氧化物通过注压的方式注入污染土壤内,能够快速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其采用低温的方式也可有效防止污染扩散。本发明还设置了电极区,利用电解法使得污染物随着离子进行定向迁移,在电极网内侧还设有渗析层,对抽吸聚集的污染物采用立体滤棉进行拦截,并利用过硫酸盐进行进一步氧化分解,能够大大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原位处理污染物速率快且不易造成污染物扩散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59547.6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筒式全自动化蓝藻快速处置装置。该装置中,浮筒底部设有电动舵机和螺旋桨推进器,藻液收集仓内的水泵通过吸藻管将藻液吸入收集仓中,处理仓内设有多层处理层,每一处理层内均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处理仓中水泵将收集仓中的藻液吸入处理仓并经各处理层依次进行超声处理,使藻蓝蛋白丧失活性,同时分解藻毒素等藻细胞分泌物和代谢物。控制仓内设有蓄电池、定位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连接模块,蓄电池为整个装置供能,微处理器控制装置工作,定位模块和无线连接模块使工作人员能通过无线终端定位并知晓装置工作状态。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蓝藻爆发后的全自动快速处置,处置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59595.5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和水体中磷的吸附装置,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装置中,双层圆筒形成内腔和一圈外腔。装置侧壁、底部、内筒板等均开设渗水孔,外腔和圆锥形下本体中均填充铝改性凹土填料。拱形顶上设置插入内腔的轴杆,轴杆上方设半球体转子,轴杆底端沿周向设若干涡轮叶片。拱形顶位于内腔上方的位置开若干排水孔,且每一排水孔上均设有单向阀。河水经渗水孔进入装置中,水中的磷被填充料吸附,随后干净水汇入内腔。水流驱使半球体转子旋转,带动涡轮叶片旋转,形成内水压,将内腔的干净水通过排水孔排出。本发明结构原理简单、制作成本低、环保节能,能实现原位修复,并能保持长期且良好的磷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98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7099.1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化原位化学氧化温度控制与安全保护集成系统,包括监测井承载机构,设置在监测井承载机构内的广域分布式温度监测机构、冷却控温机构;监测井承载机构包括监测井支撑管;广域分布式温度监测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监测井支撑管上的温度监测器;冷却控温机构包括冷却控温交换壳,冷却控温交换壳内设有有间接热交换管;在土壤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将多个温度监测器沿监测井支撑管的径向延伸分散插入到土壤中,各个分散布置的温度监测器能够在广域范围内对土壤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以便调整修复剂的注入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