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5526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776472.9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
Inventor: 邹长新 , 敖文 , 曹秉帅 , 窦华山 , 王文林 , 庞博 , 刘波 , 余岑涔 , 王增龙 , 杜薇 , 杜亮亮 , 李文静 , 张爱国 , 姚俊学 , 张雪丹 , 顾羊羊 , 张文慧 , 周兴军 , 曲学斌 , 张弛 , 童仪 , 刘筱 , 陈俊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入湖干草量智能监测装置及干草氮磷污染入湖测算方法,包括沿湖岸设置的若干个监测点,监测点间隔分布,每个检测点包括宽度已知的检测区,检测区内沿检测区宽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固定一标记杆,标记杆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被摄像头检测的标记点,摄像头安装在检测区外,能同时获得所有标记杆的标记点影像,每个标记杆距摄像头的距离为预定值。摄像头为高清摄像头。每个监测点设置两个检测区,每个检测区包含各自的标记杆和摄像头,这两个检测区的标记杆和摄像头对称设置。本发明具有能较为精确的监测出进湖风滚草量以及测算出进湖干草氮磷污染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950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41992.6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顾晓敏 , 姚世浩 , 韩宇捷 , 孙浩 , 严岩 , 曹秉帅 , 刘波 , 杜薇 , 李文静 , 顾羊羊 , 单楠 , 王文林 , 梅林林 , 钱佳乐 , 徐佳瑜 , 钱玺亦 , 苏家康
IPC: B01D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充氧并分离采集沉积物和悬浮物的装置,包括盛水容器,盛水容器的前后板设置有凹槽;网筛设置在盛水容器内;网筛包括支撑框架和滤网;支撑框架上端设置有倒钩;倒钩卡接在盛水容器一侧板上;盛水容器上半部分容器壁设置有曝气孔;盛水容器得下部为锥形体;盛水容器锥形体下方设置连接有第一段导水管和第二段导水管;第一段导水管一侧连接1号阀门;第二段导水管一侧连接2号阀门。本发明设计出锥体底部、容器壁开孔曝气和分段采集沉积物,避免了沉积物和悬浮物采集时出现混合的情况;容器壁开孔曝气解决了传统曝气头在水体中曝气时会吸附水体悬浮物的问题;分段采集沉积物在采集沉积物的同时避免了过多水的流失对水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86102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0910.9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局部水域水质优化调水调控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在保持预计时间内总调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将调水河流内的水调入目标局部水域内,调水过程满足以下要求:调水河流遭遇降雨时,调水量与调水河流降雨量成反比;调水量与目标局部水域风速成反比。本发明可以根据调水河流的水质进行调水,能显著改善目标局部水域内水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88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338806.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数据采集装置及叶绿素荧光检测系统,包括可移动的承载件、光谱仪机体以及探头部,所述探头部包括基础件、触叶筒、设于基础件上的触叶座以及设于触叶筒中的采集探头,所述触叶筒与触叶座适配,且触叶筒可趋远/趋近触叶座移动,所述触叶筒中设有清洁组件,所述光谱仪机体与采集探头之间设有导线;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探头部升高进行采集作业的高处采集组件;对于高处叶片叶绿素荧光数据采集工作,通过高处采集组件带动探头部升高进行作业,既安全又便捷;通过清洁组件对叶片采集部位进行清洁,去除叶片采集面上粘附的灰尘、露水等物质,避免影响荧光信号反馈质量,保证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39475.6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取样装置及叶绿素含量检测系统,包括激光切割组件、第一压边组件、第二压边组件以及放置平台,第一压边组件、第二压边组件分别用于压住叶片的边角。该取样装置通过AI相机识别脉络,并通过激光切割器避开脉络对叶片进行切割取样,相较于人工裁剪来说具有更高的取样精度,并通过多孔负压板进行吸附式固定,将叶片吸附平整后有利于AI相机进行识别,并且还设置两对压边组件,对叶片的边角进行压住,边角处一般没有脉络,或者只有脉络,因此不影响裁切,并且压边组件还具有遮风件,用于根据叶片大小将周围的负压孔遮挡,以提高对叶片的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47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10551.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IPC: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10/422 , G06V10/52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58 , G06V10/20 ,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河湖养殖开发活动遥感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卫星遥感采集目标区域影像数据;S2:对影像数据进行校正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区域多光谱影像;S3:对多光谱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得到多尺度分割影像;S4:在目标区通过现场调查,选取差异明显、能表征河湖养殖开发活动状态的特征要素作为遥感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特征要素阈值;S5:将多尺度分割影像的特征要素数据和能表征河湖养殖开发活动状态的各特征要素阈值输入分类器,进而完成河湖养殖开发活动的遥感自动识别。本发明能实现大范围、高精度测算河湖养殖开发活动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1026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272612.5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湿地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载高光谱的湖泊湿地遥感识别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观测模块及其连接件,所述观测模块包括观测箱和位于观测箱正面的激光雷达和光谱传感器;所述连接件为直角板件且包括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通过第一安装耳或第二安装耳将所述观测模块安装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方法包括判断待识别区域地貌,启动激光雷达和光谱传感器获取待识别区域的雷达数据和光谱数据;优先通过信息识别模块将雷达数据识别;本发明通过将无人机平台的光谱影像和雷达数据融合提取湿地特征,能够提高提取精度的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雷达数据是主动发射光源,不受天气干扰,提供的数据精确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31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326135.6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64U20/87 , B64U10/13 , G01C11/00 , B64U101/30 , B64U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牧强度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快速评估人工放牧强度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无人机本体、观测模块及其连接件,其中,所述观测模块包括:由上结合部和下结合部构成的喇叭状筒体、滑动伸出或收进所述喇叭状筒体宽口端的安装座和设于安装座上的观测部、滑动伸出或收进所述喇叭状筒体窄口端的联动架以及驱动所述观测部移动的直线驱动件;本发明中上结合部和下结合部采用一体化注塑成型得到喇叭状筒体,其不仅是本发明中观测部的安装结构,还能作为该装置的扩音结构,一举两得,一体注塑成型实现了无人机下方结构的轻量化,提高了无人机的续航。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97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710047204.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通大学
Inventor: 王文林 , 刘波 , 吴晓晨 , 范婤 , 李文静 , 唐晓燕 , 李维新 , 刘筱 , 关雷 , 曾杰亮 , 刘子禾 , 徐乔 , 孙慧琴 , 陈佳敏 , 何斐 , 庄巍 , 赵学涛 , 吴琼 , 杨威杉 , 李霄汉 , 李祥敏 , 陈昕 , 许素 , 陶文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远程无人值守液面挥发气体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浮板以及气体采集室,气体采集室开设有移门,气体采集室上部设置有牵拉装置,牵拉装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和传动带,传动带上连接一电动缸,浮板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竖向贯穿浮板,远程无人值守液面挥发气体自动检测装置包括锚杆,锚杆能穿过固定孔且锚杆的下端插入河底固定,锚杆上端固定有限位件,限位件的外径大于固定孔,使得浮板无法从锚杆上脱出,浮板或气体采集室上固定有电源和中控芯片,中控芯片与电动缸连接并控制电动缸的运作,电源与电动缸和中控芯片连接并为其供电。本发明具有能定位在被检水体、检测精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46792.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
Inventor: 曹秉帅 , 敖文 , 张弛 , 顾晓敏 , 童仪 , 刘波 , 李文静 , 李朝晖 , 王文林 , 邹长新 , 庞博 , 张兆勇 , 刘骁 , 单楠 , 单楠 , 杜薇 , 战文会 , 赵闯 , 薛孟勇 , 陈屹展 , 金嘉瑞 , 窦华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湖岸藻类残体堆积层快速处理装置,包括近湖岸藻类残体收集漂浮端、湖中处理控制端以及连杆,结构较重的电机、水泵、电池、控制器、用于藻类残体收集的藻水分离区等结构,均设置在湖中处理控制端,湖中处理控制端离湖岸有一定距离,此处水深较深,湖中处理控制端可以有较深的吃水。近湖岸藻类残体收集漂浮端则没有设计重结构,而是设计了浮板,使近湖岸藻类残体收集漂浮端漂浮在固定水位高度,使水面漂浮的藻类残体能进入防沙板上表面与顶板下表面之间形成空腔中,进而被吸水端头吸收。近湖岸藻类残体收集漂浮端和湖中处理控制端的配合完美解决了传统捞藻船因为重量难以靠近湖岸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