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与移相整流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877271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910311197.X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与移相整流变压器。其变压器采用三铁心柱结构,每个铁心柱上绕有4个绕组,包括1个交流网侧绕组、1个滤波绕组、1个阀侧星形联接的绕组和1个阀侧三角形联接的绕组,网侧绕组布置在铁心柱最内层,网侧绕组的外层布置滤波绕组,滤波绕组的外层布置阀侧星形联接绕组和阀侧三角形联接绕组,阀侧星形联接绕组和阀侧三角形联接绕组分别与一组6脉波整流器相连。本发明可将变压器的5、7、11、13、17和19次特征谐波电流产生的谐波磁动势相互抵消,从而使得网侧绕组中的电流基本为正弦波,可大大降低网侧绕组及交流网侧其它电力设备的谐波损耗。

    自动谐振式电力滤波与连续无功补偿混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332723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81055.0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谐振式电力滤波与连续无功补偿混成系统。它包括多目标混合控制器、整流变压器、具有自动谐振功能的特征谐波滤波器、晶闸管可控电抗器、二阶高通滤波器、并联电容器、整流变压器一次侧和特征谐波滤波器支路上的电压与电流测量装置。所述整流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有整流器,中压侧连接有自动谐振式电力滤波与连续无功补偿系统,高压侧与工业配电网相连接;所述多目标混合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与电流装置,控制输出端连接特征谐波滤波支路上的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以及晶闸管可控电抗器。本发明能消除系统阻抗对电力滤波效能的制约作用,解决电网侧与非线性负载侧频率波动对电力滤波性能的影响,且实现供电系统自身的高效率运行。

    一种基于交流检测的直流大电流间接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81115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78601.2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流检测的直流大电流间接测量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交流电流传感器采集整流变压器阀侧多路电流信号;2)采集单元对交流电流传感器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进行同步采样;3)采样数据通过接口传输到PC机;4)PC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计算被测直流电流的大小。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过程不受直流强磁场的影响,操作方便,且测量精度高,可实现数万安培直流大电流的精确测量,有效解决了电解化工等行业的直流电流测量、交流谐波分析、整流柜及变流系统的能耗分析及效率核算问题。

    电压源型滤波换流器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2220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308066.6

    申请日:2009-10-0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滤波换流器。它包括变压器、高通滤波器、含自关断功率器件的桥式换流阀组、直流电容器。所述变压器采用星形/延边三角形或者星形/三角形/三角形接线;所述高通滤波器并接于变压器的延边三角形绕组的延边绕组和三角形绕组的角接处,或者并接于变压器的第三绕组处。这种电压源型滤波换流器具有两种拓扑结构,又可构成两种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直流输电系统。本发明可有效降低谐波对换流电抗器和变压器的不利影响。

    一种能量注入式平衡的电力系统负序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560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306410.8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注入式平衡的电力系统负序治理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检测电网侧三相的不平衡度和负荷侧各相的不对称度,根据电网侧三相的不平衡度选取电网侧负荷较轻的相用换流器进行整流,网侧换流器的输出直流经公共直流母线接到重负荷相所接的换流器,重负荷所接的换流器向负荷进行逆变输出。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电力系统不对称负荷的负序治理问题。

    汽车爪极交流发电机装置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7469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43185.3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爪极交流发电机装置。它包括定子绕组和整流电路,发电机设置有两套绕组,两套绕组均为对称三相结构,且间隔30°电角度。两套绕组采用星型接法,两Y绕组经各自整流桥串联输出。本发明采用定子双Y30°绕组构造结构,完全消除电机气隙磁场中的5次和7次时间谐波和空间谐波,从而减小电机的转矩脉动、降低电磁噪声及提高效率,使电机及系统的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增程型牵引供电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双层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59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23890.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程型牵引供电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双层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重组牵引供电系统的网架结构,以延长单个牵引所供电距离。综合考虑铁路功率调节器容量配置投资、牵引供电系统电费以及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提出上层经济优化规划与下层牵引网潮流优化自调整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本发明可以将单个牵引所的馈线供电距离提升一倍,减少一半牵引变电所数量,进而减少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在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电压的前提下,通过柔性融通两侧供电区段的有功,均一化供电系统中所有主变的负荷率,降低牵引变压器需量电费和运行电费,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牵引变电站主变的安装容量,最大化利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提高牵引供电系统能量利用效率。

    面向主动配电网的源-荷联合时序场景生成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223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762778.6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向主动配电网的源‑荷联合时序场景生成方法和系统,通过原始数据构建初始源‑荷时序联合场景,计算各场景间的DTW距离、欧式距离以及源‑荷相关性距离,利用主成分法生成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场景间相似度衡量指标,利用手肘法、轮廓系数选择典型场景个数,随机选取聚类中心。利用聚类散度判别选取典型场景的合理性。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了时间序列的时移特性,能更准确地描述负荷、分布式电源的相关性,能解决多维数组下连续时间曲线聚类效果差的问题;此外,该方法还能利用较少典型场景更准确地描述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提升主动配电网规划效率。

    一种风电场电压分层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00714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10150662.1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电压分层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近似灵敏度建立各风电机组与风电场内部所有节点间的电压‑无功、电压‑有功联系;其次,为风电机组工作引入变下垂控制模式,每台风电机组具有单独且可变的下垂增益;以所有风电机组机端电压和并网点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以下垂增益为决策变量,以风电机组的无功约束、电压约束、系统稳定控制约束为限定条件,使得所有风电机组均工作于最优下垂增益以发出适量的感性/容性无功功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电机组端电压和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波动及抬升无法有效抑制的难题,保障了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变压器集成电能质量智能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455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1115102.8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集成电能质量智能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工业配电网、变压器、工业整流负载、三条智能阻抗支路;工业配电网、工业整流负载和三条智能阻抗支路通过变压器连接在一起;变压器网侧绕组采用的是星型接线方式,与工业配电网相连;变压器二次低压绕组中的负载绕组采用的是星型接线方式,与工业整流负载相连;变压器二次低压绕组中的滤波绕组采用三角接线方式,三条智能阻抗支路以星形连接的方式与滤波绕组相连。本发明在实现多目标控制的前提下,降低了感应滤波变压器的设计难度,简化了传统无源滤波器的物理调谐过程,同时负载谐波被屏蔽在变压器二次侧,降低了谐波电流对变压器的损耗,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