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2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01991.0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间接碳排放精细化核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节点平均的碳流混合原则确定节点的节点碳排放因子,其中节点碳排放因子为节点消费单位电量对应的间接碳排放量;根据节点碳排放因子确定与节点相连接的线路的线路碳流密度;根据线路碳流密度计算节点的储能碳排放量。通过节点碳排放因子、支路碳流密度等关键参数指标描述电力系统碳排放流,从而精确辨识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的碳排放细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9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6549.4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域供热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利用预先训练的稳态碳排放流模型获取当前区域供热系统的稳态碳排放量;利用预先训练的动态碳排放流模型获取所述当前区域供热系统的动态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稳态碳排放量与所述动态碳排放量统计所述当前区域供热系统的碳排放量。由此,本申请能够有效辨识区域供热系统源、网、荷各环节的碳排放细节,厘清源荷两侧碳排放责任,实现区域供热系统碳排放的精确计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5745.X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利用预先训练的天然气系统稳态碳排放流模型获取当前天然气系统的稳态碳排放量;利用预先训练的天然气系统动态碳排放流模型获取当前天然气系统的动态碳排放量;根据稳态碳排放量和动态碳排放量统计当前天然气系统的碳排放量。由此,本申请能够有效辨识天然气系统源、网、荷各环节的碳排放细节,厘清源、网、荷三侧碳排放责任,实现天然气系统碳排放的精确计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10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711397656.1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期跨流域多梯级水电优化运行模拟方法,其步骤:构建由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组成的长期水电群运行模拟模型;建立长期水电优化运行模拟模型的决策变量;建立长期水电群运行模拟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长期水电群运行模拟模型的约束条件;对长期水电群运行模拟模型进行简化与求解:对水电出力转换函数进行非线性处理;处理水库与水库之间、水库与机组之间的空间拓扑联系;采用已有混合整数规划算法求解长期水电群运行模拟模型,实现模拟长期跨流域多梯级水电优化运行。本发明可为水电比例较大的电力系统中水电群的优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23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35280.3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多类型负荷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精细化运行模拟方法,属于需求响应领域及电力系统运行分析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时间范围内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信息、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信息以及可参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要素的信息;然后构建可中断负荷参与多类需求响应模型和可转移负荷参与多类需求响应模型;将两模型分别等效化处理,并嵌入到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当中求解,得到电力系统多类型需求响应参与下的实际负荷需求。本发明有助于分析不同类型负荷的需求响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提高未来大规模电力系统运行模拟的精细化程度,并可为多类型负荷需求响应参与下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9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01799.9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热网动态特性端口等值模型的电热协同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调度运行领域。该方法首先将热网全局信息等效为仅包含关键节点信息的端口等值模型,然后建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考虑热网动态特性端口等值模型的电热协同调度模型,将端口等值模型作为热力系统约束嵌入该协同调度模型,对协同调度模型求解得到最优协同调度方案。本发明在精确表示热力网络动态传输时延特性的同时有效保护热力系统数据隐私,减少热力系统所需提供的信息量,降低电-热协同运行中的信息交换成本,降低了优化调度问题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5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21094.4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同步旋转惯量水平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同步旋转惯量水平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模型,然后采用分段线性化算法线性化频率响应特性函数,得到模型中频率安全约束的线性化系数;对模型求解,得到电力系统的最优调度运行结果。本发明能够缓解高比例可再生并网所引起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维持电力系统的同步旋转惯量水平,降低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所引起的频率失稳的风险,提升电力系统在大扰动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64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611268.3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7/5036 , G06F2217/78 , H02J3/005 , H02J2003/007 , Y02E60/7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模型快速生成与求解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在运行模拟时间范围内所有涉及到所有支路及节点信息,计算电力系统考虑所有支路的原始节点阻抗矩阵、负荷转移分布因子原始矩阵以及发电机转移分布因子原始矩阵;并根据每日电力系统支路状态对其进行修正;根据无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优化模型优化求解得到各发电机组各时段出力,再次判断是否有支路过载;通过多次迭代直至没有支路潮流过载,得到考虑安全约束的各机组各时段出力,完成全年考虑安全约束的运行模拟结果。本方法能够提高考虑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的速度,有助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考虑安全约束的运行模拟,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规划的精细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64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11268.3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7/5036 , G06F2217/78 , H02J3/005 , H02J2003/007 , Y02E60/7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模型快速生成与求解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在运行模拟时间范围内所有涉及到所有支路及节点信息,计算电力系统考虑所有支路的原始节点阻抗矩阵、负荷转移分布因子原始矩阵以及发电机转移分布因子原始矩阵;并根据每日电力系统支路状态对其进行修正;根据无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优化模型优化求解得到各发电机组各时段出力,再次判断是否有支路过载;通过多次迭代直至没有支路潮流过载,得到考虑安全约束的各机组各时段出力,完成全年考虑安全约束的运行模拟结果。本方法能够提高考虑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的速度,有助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考虑安全约束的运行模拟,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规划的精细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4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06734.X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时序生产模拟加速求解方法,包括:1)发电机出力转移分布因子矩阵快速计算:在进行未来某一日运行模拟中计算转移分布因子矩阵时,获取当天电力网络拓扑相对于已模拟完毕的第一日网络拓扑的变化,得到当日的发电机出力转移分布因子矩阵;2)机组组合模型快速求解;先求解一种场景下无电力网络潮流约束机组组合模型,然后判断支路潮流是否越界,如果越界重新求解机组组合模型,循环该过程直到所有线路潮流均达标,以完成机组组合计算。有益效果为:1、使用Householder公式,能够快速计算网络改变后的机组出力转移分布因子矩阵,大大减小不同场景下生产模拟的计算量,2、考虑起作用约束,大大缩减原问题的规模,使计算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