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板迷宫球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1583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847486.0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平衡板迷宫球装置,包括下底座与上底座,上底座中央上方设置有球铰,球铰上方设置有平衡板,平衡板上部与电路盒下部连接,电路盒上部与平衡球下部连接,平衡球外部罩有透明盖,透明盖下部与平衡板上部连接,透明盖两旁有踏板,踏板下部与平衡板上部连接,下底座上相连有多个环形均布的弹簧和阻尼器,上端不与平衡板接触,下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通过焊接固定在立柱底盘,扶手通过焊接固定在立柱上,球铰上部通过联轴器与平衡板下部连接,本发明培养儿童的平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通过身体的摆动、扭转等方式使平衡板运动,进而利用重力势能操纵平衡板内滚球的运动,到达平衡板迷宫内的各个结点,已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种硬质合金研磨抛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173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828670.1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研磨抛光方法,具体步骤为:(1)使用国产7μm金刚石研磨膏,利用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金刚石研磨液;(2)利用标准黄铜盘,其沿径向开有均匀沟槽,将硬质合金试件平放其上,并置于修正轮内,施加重块,保证试件运行过程平稳研磨,要求重块质量使得试件表面比压约为17kPa;黄铜盘外径线速度约为0.75m/s;每隔30秒加入约10mL配制的研磨液,研磨时间为3分钟;(3)抛光过程:将呢绒抛光布粘于抛光机旋转盘上,将研磨好的试件,按照步骤2中相同描述进行抛光,时间为7分钟;本发明采用了最小的成本并且能够快速有效地同时保证硬质合金试件宏观平面度以及微观粗糙度的双重要求。

    抗热瞬态变形包边式水润滑推力瓦

    公开(公告)号:CN108506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07482.3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热瞬态变形包边式水润滑推力瓦,由工作瓦面和轴瓦基体两部分构成。工作瓦面与液膜直接接触,具有耐高温、耐冲击的特性,并且具有较好的自润滑作用,具有较低的热扩散系数;轴瓦基体为载荷的主要承担及传递者,具有较高的热扩散系数。工作瓦面嵌入轴瓦基体上,当介质发生热瞬态时,高热扩散系数基体材料迅速均温使得工作瓦面均匀受热,抑制工作瓦面边沿与内部的温差,进而控制工作瓦面在热瞬态下的凹变形,便于快速恢复瓦面形状并重新运转。

    用户互联网身份标识及生成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62848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373628.0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互联网身份标识及其生成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身份标识颁发机构接收管理域发送的申请作为用户互联网身份标识提供者的请求及该管理域内部的用户数量;网络身份标识颁发机构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管理域的分界位及组织位;网络身份标识颁发机构将管理域的分界位及组织位发送给管理域;管理域接受网络身份标识颁发机构发送的分界位和组织位;管理域为该管理域内部的用户生成唯一的用户位;管理域将该管理域的分界位、组织位和用户位顺次组合在一起,得到管理域内部用户的用户互联网身份标识。本发明为不同管理域下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网络身份标识,便于不同管理域之间的跨域登录及管理。

    一种竖直使用具有挠性偏移补偿功能的扭矩传递测量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6569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66388.6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09 G01L5/0061

    Abstract: 一种竖直使用具有挠性偏移补偿功能的扭矩传递测量结构,包括传动带轮,齿式联轴器Ⅰ连接到传动带轮上,齿式联轴器Ⅰ上放置齿式联轴器Ⅱ,齿式联轴器Ⅱ与齿式联轴器Ⅰ之间通过齿轮传递扭矩,轴向采用深沟球轴承进行支撑和减摩,齿式联轴器Ⅱ上方与扭矩传感器的转子的下部连接,扭矩传感器的转子上部与齿式联轴器Ⅲ连接,齿式联轴器Ⅲ与位于其上方的齿式联轴器Ⅳ用齿轮啮合传递扭矩,齿式联轴器Ⅳ与轴周向连接并用挡板将齿式联轴器Ⅳ进行轴向固定,将扭矩传递给轴;本发明中,齿式联轴器和扭矩传感器组成的结构,就能够传递及测量具有挠性偏移的竖直轴系中的扭矩和转速,并且齿式联轴器也不会因为竖直放置而出现部件之间的端面摩擦。

    一种顺逆流泵送结合的径向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1268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149217.9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顺逆流泵送结合的径向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包括随轴旋转的密封动环,柔性固定于密封腔体的静环作为补偿环;在静环内开有引入外部流体压力的通道,通道沿周向均匀分布在静环内;静环(1)端面上开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上布置有与通道相通的小孔;在环形凹槽两侧分布有形成动压效应的外侧动压槽和内侧动压槽;由小孔输入的外部流体在外侧动压槽和内侧动压槽相对于外部流体同时分别产生逆流和顺流泵送效应,分别控制外部施加流体向密封环内外侧的泄漏量,进而减小密封介质的泄漏量,本发明通过同时利用顺流逆流泵送效应来减少密封接合面的泄漏量,适用于密封介质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场合。

    具有停车密封的动静压机械密封组合式核主泵轴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21757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060888.8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具有停车密封的动静压机械密封组合式核主泵轴封系统,包括主轴、第一级流体动压密封组件、第二级流体动压密封组件、第三级接触式密封静环和动环,三级机械密封串联,在第三级接触式机械密封的上方,装有停车密封组件,前两级流体动压密封均可承受绝大部分工作载荷,互为备份,第三级接触式机械密封采用清水作为密封介质,可对密封静环表面进行冲洗,减小硼结晶,在保证一定冗余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同时,克服了三级流体动压机械密封串联反应堆冷却剂泵第三级仍有放射性介质排出的缺点,相对现有技术,在三级密封均失效的情况下,位于上端的停车密封在高压气推动下闭合,保证不向外界泄漏带有放射性的介质,提高了密封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用户互联网身份标识及生成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628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373628.0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1/6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互联网身份标识及其生成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身份标识颁发机构接收管理域发送的申请作为用户互联网身份标识提供者的请求及该管理域内部的用户数量;网络身份标识颁发机构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管理域的分界位及组织位;网络身份标识颁发机构将管理域的分界位及组织位发送给管理域;管理域接受网络身份标识颁发机构发送的分界位和组织位;管理域为该管理域内部的用户生成唯一的用户位;管理域将该管理域的分界位、组织位和用户位顺次组合在一起,得到管理域内部用户的用户互联网身份标识。本发明为不同管理域下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网络身份标识,便于不同管理域之间的跨域登录及管理。

    跨多管理域的追溯系统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45625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375084.1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1/3015 H04L61/2007 H04L61/60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多管理域的追溯系统,包括:NID客户端、NID追溯客户端、NID追溯服务器、NID管理服务器和地址生成服务器;网络中有多个不同的管理域,每个管理域内有一个NID管理服务器,所述NID管理服务器与其所属管理域内NID客户端连接;每个管理域内有一个或多个地址生成服务器,每个地址生成服务器与其所属管理域内的NID管理服务器、NID客户端分别连接;所有管理域共享一个NID追溯服务器,所述NID追溯服务器与NID追溯客户端、各个管理域内的NID管理服务器分别连接。上述系统可以追溯每一个IPv6地址对应网络用户网络身份标识,配置简单,便于运营商部署。

    基于内容的数据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903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540788.6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内容的数据中心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属于内容数据网络技术发明,其特征在于使用以NDN(Named Data Network)为基础的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转发策略。考虑到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有限存储资源和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我们采用Hybrid Content and Location路由策略,只需要存储完整的PIT(Pending Interest Table)和部分FIB,保证了CCDN的组播特性和可扩展性。考虑到数据中心网络的大数据量特性以及冗余的主机存储能力,不同于NDN的on-path缓存策略,我们采用off-path的主机提供数据缓存的机制。根据数据中心网络的multistage拓扑特点,如Fat-Tree,CCDN通过FIB learning保证Distance-aware Content based Forwarding,减少数据传输平均路径长度,提高网络吞吐力。自适应的转发策略保证了CCDN在网络故障的情况下仍然提供正确、高效的数据转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