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6484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35466.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换流母线与换流器的短路容量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两个时刻交流母线的第一电压数值和第二电压数值,以及实时获取对应两个时刻换流器的第一无功变化数据、第二无功变化数据和第三无功变化数据;对第二电压数值与第一电压数值作差处理,得到交流母线的电压变化值;对第一无功变化数据、第二无功变化数据和第三无功变化数据作和处理,得到换流器的无功变化量;将无功变化量与电压变化值的比值作为交流输电系统的实时短路容量。该基于换流母线与换流器的短路容量计算方法能够实时得到交流输电系统的实时短路容量,解决了目前无法实时知晓交流输电系统的短路容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08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212192.7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双十二脉动换流器中点24次谐振的开环控制方法,包括:根据上下十二脉动阀组电压计算上下十二脉动接入的交流系统的相位差以及24次谐波电压相位差;判断24次谐波电压相位差及上下十二脉动电压相位的差值之和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果在预设范围内,则输出当前对应的上下十二脉动的触发角;如果不在预设范围内,则通过调整上十二脉动的触发角或下十二脉动的触发角,使两者之和在预设范围内,并输出调整后的触发角。该方法采用开环的方式消除上下十二脉动阀组24次谐波电压的相位差,从而抑制24次谐振的发生,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6394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88715.1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直流滤波器设计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读取谐波电压信号;构建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侧模型,其中直流侧模型是由谐波电压源、电抗器、直流滤波器、电容器和极线组成的回路;根据谐波电压信号向谐波电压源施加相应的谐波电压;测量得到电抗器、直流滤波器以及电容器的电压参数和电流参数;根据电抗器、直流滤波器以及电容器的电压参数和电流参数来计算直流侧模型中输电线路的等效干扰电流和直流滤波器定值,等效干扰电流和直流滤波器定值用于设计直流滤波器。上述的直流滤波器设计方法基于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构建不同场景下的直流侧模型从而设计出不同的直流滤波器,不用开发计算程序,大减少了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1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12282.1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端化主回路改造方法,包括: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站的参数,其中,换流站包括新增换流站和改造换流站;对于每个改造换流站,分别计算并判断改造换流站的额定角度、换流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和换流变压器的分接头档位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计算随交流电压系统变化的直流降压系数,确定系统的降压运行能力。本发明提供的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端化主回路改造方法,通过对原有设备改造后的能力进行校核计算,能够在保留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原有设备的运行能力;还可以校验原有设备是否适应改造后的运行,确定原有设备改造后的运行能力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82948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20634.X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利用全桥MMC结构实现大地回线金属回线快速转换方法,利用IGBT导通时间短的特点,借助全桥MMC结构的IGBT和二极管,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实现大地回线到金属回线的快速转换,大大减小直流电流入地时间,减小对周围设施的影响。同时在无接地极或接地极不可用的情况下,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双极闭锁的概率,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62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151053.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控制参数调制的换流器直流谐振抑制方法及装置,本申请通过构建直流阻抗模型替代现有的阻波器等一次设备,当换流器出现了不同频次的谐振电流时,只需要基于反馈控制调整直流阻抗模型的参数,即可模拟出不同阻值,实现对直流回路谐波阻抗的灵活宽范围的调整,无需对硬件设备进行拆装和调整,解决了现有的换流器通过加装阻波器等一次设备的方式抑制直流侧的谐振,导致的谐振抑制调整不灵活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5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22509.X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系统谐波阻抗的多边形边界构建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交流系统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阻抗并构建谐波阻抗区域;扫描谐波阻抗区域以提取最大X轴坐标点、最小X轴坐标点、最大Y轴坐标点和最小Y轴坐标点;根据最大X轴坐标点、最小X轴坐标点、最大Y轴坐标点和最小Y轴坐标点,从所述谐波阻抗区域的其他阻抗点中获取N个候选点;将最大X轴坐标点、最小X轴坐标点、最大Y轴坐标点、最小Y轴坐标点及N个候选点按照邻近原则进行连线处理,获得具有多边形边界的谐波阻抗多边形区域;通过构建具有多边形边界的阻抗区域,有效减小谐波阻抗的区域,降低交流滤波器与交流系统谐振的概率,从而降低交流滤波器的投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0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64746.2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架空线与海底电缆连接的高压直流主接线结构及方法,包括整流侧和与之通过直流线路连接的逆变侧;整流侧和逆变侧各有A、B和N母线;整流侧对应的A母线与N母线、B母线与N母线之间分别连接有整流侧换流器;逆变侧对应的A母线与N母线、B母线与N母线之间分别连接有逆变侧换流器;整流侧对应的A母线、B母线和逆变侧对应的A母线、B母线与直流线路的正极之间分别连接有极线隔离开关L1、L2和L3、L4;整流侧对应的A母线、B母线和逆变侧对应的A母线、B母线与直流线路的负极之间分别连接有极线隔离开关L5、L6和L7、L8。能在完成直流系统极性反转的同时,不改变直流线路电压极性,从而避免海底电缆击穿导致的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12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48070.8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直流系统中单阀组在线退出方法,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当串联的换流器主回路发生故障或由于绝缘问题需要降压运行时,可只停运发生故障的单阀组,避免出现系统停运的问题。该混合直流系统中单阀组在线退出方法包括:将VSC换流站中待退出第一阀组分别与断路器和旁路隔离开关并联;闭合与待退出第一阀组并联的旁路隔离开关,断开与待退出第一阀组并联的断路器,使流经断路器的电流转移至待退出第一阀组并联的旁路隔离开关,完成待退出第一阀组的退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直流系统中单阀组在线退出方法用于在线退出单阀组。
-
公开(公告)号:CN118485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70870.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戴甲水 , 庄志发 , 金涛 , 郭树永 , 蒋益 , 蔡宏涅 , 王振 , 罗鸿 , 陈锦松 , 王金玉 , 张依宁 , 辛清明 , 卢毓欣 , 侯婷 , 黄一洪 , 邹常跃 , 袁智勇 , 赵晓斌 , 李凌飞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6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源光器件的弹光系数优化方法及其相关装置,根据无源光器件的物理结构和压力传导特征,设定无源光器件材料的优化前弹光系数;根据无源光器件材料的优化前弹光系数和应力应变进行压力与应力应变的有限元分析,获取无源光器件材料的优化后弹光系数;以无源光器件材料的优化前弹光系数为输入,以无源光器件材料的优化后弹光系数为训练目标对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弹光系数优化模型;对弹光系数优化模型进行精度验证,若验证结果满足预置要求,则通过弹光系数优化模型进行无源光器件的弹光系数优化。本申请降低了无源光器件在循环压力负载作用下的失效率,提高了无源光器件的运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