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提升电力系统效益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232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39818.2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提升电力系统效益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退役动力电池的运行技术特性模型;建立计及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模型;建立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储能对电力系统运行性能提升效益的评价指标集;求解计及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模型,获取计及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方案;基于调度运行方案计算评价指标参数,并基于评价指标集得到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储能对电力系统运行性能提升效益的评估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退役动力电池容量及技术性能受损,导致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低,并且造成退役动力电池能量价值浪费,降低用户对退役动力电池的使用意愿等问题。

    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485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1987.8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由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流率计算电力系统的总体碳流率,其中,碳流率根据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排放流得到;判断总体碳流率是否大于碳排放响应阈值;以及如果总体碳流率大于碳排放响应阈值,则根据目标碳排放响应需求计算一位或多位碳表用户在碳排放响应时段内的目标碳减排量,按照目标碳减排量启动碳排放响应。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无法辨别碳表用户需求侧的实际用能碳排放强度,导致电力系统无法对碳排放量进行有效调节,使得需求侧响应技术的碳排放调控能力较低,无法满足低碳排放需求等问题。

    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建设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93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38517.4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建设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发电站点的初始的策略;所述策略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或非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各所述发电站点的初始的策略输入至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建设模型,以输出各所述发电站点的优化的策略;其中,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建设模型是基于动态的复杂网络构建得到的演化博弈模型;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建设模型用于基于各所述发电站点的期望收益和合作收益,分别对各所述发电站点的策略和所述复杂网络的网络结构进行迭代更新,直到满足预设迭代终止条件,以输出各所述发电站点的优化的策略。本发明能够实现各发电站点的策略的优化,从而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建设。

    一种可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分布式云储能调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531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324053.4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分布式云储能调度控制方法,属于电网中储能技术应用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分布式云储能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日前优化模型并求解;然后分别建立分布式云储能充电功率实时修正优化模型和分布式云储能放电功率实时修正优化模型,利用日前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对该两个修正优化模型求解,分别得到实时运行中各时段云储能提供商的各分布式储能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的最优解,实现调度。本发明方法能够拓宽云储能系统中储能资源的来源,同时为电网的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需求提供有益的支撑,还可以提高云储能系统中所集成的分布式储能资源的利用率,使得分布式云储能的调度控制更加合理、有效。

    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P2X建模与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14093.0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P2X建模与优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规划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构建每种X对应的P2X电能制取约束、季节性X储能全年时序耦合运行约束和X的区域间转运约束,构成该X对应的P2X模型;然后建立考虑P2X运行的电力系统规划优化模型,将每种X对应的P2X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嵌入到该模型中;对该模型求解得到电力系统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在传统电力系统规划优化模型中考虑多类型P2X引入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影响,有助于电力设计与运行调度人员科学配置机组线路容量,有效分析电力系统内P2X调度运行情况,合理安排各类型发电机组协调出力,从而保证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一种基于5G和泛在资源的二次调频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08472.3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5G和泛在资源的二次调频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电网中二次调频技术应用领域。该系统包括:调度专用通信网、调频云中心、多个边缘计算节点和多个终端;调度专用通信网与调频云中心之间通过光纤连接,调频云中心与每个边缘计算节点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每个边缘计算节点与该节点聚集的多个终端之间通过5G网络连接;其中,所述终端为可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泛在资源。本发明对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系统进行了拓展,能够让海量的泛在电力资源参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一方面拓展了能够参与电力系统辅助服务的资源,有助于降低电力系统调频压力与调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泛在电力资源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