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95811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038024.0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168 , Y04S3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活化敏化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的主体材料是供体和受体构成的激基复合物,主体材料中掺杂TADF材料。供体的三线态能级高于激基复合物的单线态能级,二者能隙≥0.2eV,供体的HOMO能级绝对值≤5.3eV;受体的三线态能级高于激基复合物的单线态能级,二者能隙>0.2eV,受体的LUMO能级绝对值>2.0eV。TADF材料的CT激发态的三线态能级高于n‑π激发态的三线态能级,相差0~0.3 eV;或TADF材料的CT激发态的三线态能级高于n‑π激发态的三线态能级,相差1.0 eV以上,且其n‑π激发态的第二三线态能级和CT激发态的第一单线态能级的相差‑0.1~0.1 eV。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26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310692266.2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67 , C09K11/025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88 , H01L51/0051 , H01L51/0054 , H01L51/0056 , H01L51/006 , H01L51/0061 , H01L51/0065 , H01L51/0068 , H01L51/007 , H01L51/0071 , H01L51/0072 , H01L51/5012 , H01L51/5016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51/56 , H01L2051/0063 , H01L225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CT激发态的三线态能级高于n‑π激发态的三线态能级,并且相差为0~0.3 eV之间的材料;或者,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CT激发态的三线态能级高于n‑π激发态的三线态能级,其差值为1.0 eV以上的材料,并且,所述主体材料的n‑π激发态的第二三线态能级和CT激发态的第一单线态能级的差值为‑0.1~0.1 eV;发光染料为荧光染料。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利用了新的发光层主体材料,能够充分利用发光层中产生的三线态,实现荧光器件中100%的发光效率,并且无需使用贵金属,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36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310749045.4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1L51/52 , H01L27/32 , G09G3/3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混合型显示器包括OLED显示装置,所述OLED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有机功能层的一侧还设有反射电极,所述反射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有机功能层的面积;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外侧还设有反射型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混合型显示器,在环境光线好的时候可以采用反射型显示装置显示,功耗低且显示效果好;在环境光线较弱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反射型显示装置显示,并采用OLED显示装置中的反射电极进行辅助照明或主照明;而在环境光线较弱的时候或者无环境光的时候,可以采用OLED显示装置实现主动发光式显示,从而实现优良的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70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56740.7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92 , H01L51/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叠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电子注入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物理接触设置。所述电子注入层包括式(Ⅰ)所示苯并咪唑的有机离子盐、式(Ⅱ)所示苯并咪唑类中性有机材料和式(Ⅲ)所示苯并咪唑类有机材料的二聚体中的一种或多种,这类材料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有机电子传输层界面之间的势垒降低,提高了载流子的传输能力,从而可以使电子注入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直接物理接触设置,不再需要设置绝缘缓冲层,具有提高器件效率、延长器件寿命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65014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210590897.9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n为1或者2;R1--R5彼此相同或者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H原子或C1-C20的脂肪族直链或支链烃基或芳香族基团;Ar为芳香基团;A为N原子或者CH;L为单键或者选自C4-C10的芳环或芳杂环。本发明还保护此类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尤其是作为OLED的电子传输材料和/或发光主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11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33861.7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一种异常电力用户挖掘中类分布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SMOTE算法、ROSE算法,其有益效果是:从训练集入手,通过重采样改变训练数据的分布,即构造一个样本数相对平衡的合成数据集,并在新数据集上进行建模,从而提高分类器的性能,解决类分布不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2881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34281.9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6 , C07C211/61 , C07C255/58 , C07C317/36 , C07C2603/24 , C07C2603/97 , C07D209/80 , C07D209/86 , C07D219/02 , C07D221/20 , C07D241/48 , C07D265/38 , C07D285/14 , C07D403/10 , C07D403/14 , C07D413/10 , C07D413/14 , C07D417/04 , C07D417/10 , C07D417/14 , C07D471/20 , C07D487/14 , C07D487/16 , C07F1/02 , C07F3/02 , C07F3/06 , H01L51/0008 , H01L51/0052 , H01L51/0056 , H01L51/0059 , H01L51/0061 , H01L51/0067 , H01L51/0068 , H01L51/0069 , H01L51/007 , H01L51/0071 , H01L51/0072 , H01L51/0077 , H01L51/0092 , H01L51/50 , H01L51/5016 , H01L51/5024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2051/0063 , H01L2251/5376 , H01L2251/558 , H01L51/5028 , H01L51/001 , H01L51/005 , H01L51/0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是由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组成;所述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染料;所述主体材料为是由具有空穴传输能力和空穴传输能力的材料构成;所述主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的三线态能级T1高于三线态能级S1,并且T1-S1≤0.3eV;或者,所述主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的三线态能级T1高于三线态能级S1,并且T1-S1≥1eV,并且第二三线态能级和第一单线态能级的差值为-0.1~0.1eV。本发明采用的器件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主体材料和染料中的三线态能量,提高发光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31696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82456.3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7D235/18 , C07D235/02 , C07D235/2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并咪唑类n-型掺杂剂,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含苯并咪唑卤素阴离子的有机离子盐、式(2)所示结构的中性n-型掺杂材料或式(3)所示结构的二聚体类n-型掺杂材料,其用作电子传输材料的掺杂剂时可增强电子注入,提高薄膜电子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增加器件电流密度,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09180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374907.5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519/00 , C07D471/04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如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Ar选自C6~C30稠环芳烃基团;Ar1~Ar3独立地选自H、C1~C20的脂肪族烷基、C6~C20的芳香族基团或C4~C30的含有杂原子N或S的芳香杂环基团的其中之一;Ar1和Ar2不能同时为H;n等于1或2。该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层,能够较明显的降低驱动电压,提高电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0699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10700.8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客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中,主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大于客体材料的禁带宽度,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光谱与客体材料的光致吸收光谱在归一化后,峰值对应的波长之差在50nm以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