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管材加工生产线的自动上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81563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313871.5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适合管材加工生产线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存储有水平放置的管材的储料箱,将储料箱中的管材出料的倾斜滑道,位于倾斜滑道的出料口处、仅允许单根管材通过的挡板机构,挡板机构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承接通过了挡板机构的单根管材的上料托件,上料托件的一端与支架铰接,上料托件上设有与管材适配的容置槽,上料托件上设有夹紧管材的夹紧件,上料托件水平状态时、压缩弹簧,与上料托件连接、将上料托件及其内的管材从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的气缸。本发明具有适用于管材加工生产线上料,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重力热管的封装装置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74805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312193.0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重力热管的封装装置,包括将热管管体自上料端运输至卸料端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夹持管体的夹具,管体下端封闭、上端设有允许传热工质灌管体内的开口;传送装置的一侧从上料端至卸料端依次设有将工质灌入管体内的定量灌装工位、将销钉准确插入管体上端的开口的销钉定向加装工位、加热管体以排出管体内空气的加热排气工位、将销钉向下敲击固定于热管管体的敲击压装工位、和向管体上端的开口处加焊丝且熔焊以完全封闭开口的封口焊接工位。本发明具有封口效果好,真空度有保障,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自动盘管下料机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35779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86358.1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自动盘管下料机,包括机架,机架一端为管材入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入料端和出料端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与纵向气缸连接,第一导向轮组与沿正交于管材前进的方向推动第一导向轮组的横向气缸连接,导向轮组包括底托、和对称地安装于底托上的一对导向轮,底座上设有与导向轮对应的导向轮安装柱,导向轮与导向轮安装柱之间设有轴承,管材从两个导向轮之间穿过,导向轮相互压紧管材;出料端设有切断管材的切刀机构,入料端设有检测管材焊缝的涡流探伤仪,涡流探伤仪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切刀机构在管材的焊缝处切断管材。本发明具有能够盘管质量,生产效率高,能实现机械自动化、节约劳动力的优点。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电站松动件报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858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54587.0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电站松动件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核反应堆一回路安装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以获取环境噪声和冲击信号;用力锤以不同力度敲击钢板产生的敲击信号,构成振动信号库;提取敲击信号的特征,以敲击信号特征构建支持向量机(SVM)识别模型;对冲击信号进行AR建模,将冲击信号白化,并获取白化信号的均方根,以所述的均方根表征该白化信号的振幅;判断是否发出一级警报,并记录此白化信号;获取引发一级警报的白化信号,提取此白化信号的目标特征,将此目标特征输入SVM内、由SVM根据计算判断此目标特征是否为干扰信号。本发明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报警准确率高,误报率、漏报率低的优点。

    一种快速表面质量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18520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153879.2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表面质量测量系统。包含两套共光路的干涉仪,其中一套补偿噪声用参考干涉仪是专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振动、空气扰动等噪声,通过负反馈消除这些背景噪声干扰的影响。另一套测量用主干涉仪采用声光滤光器控制入射到干涉仪的光波长,利用基于GPGPU的大规模并行运算对产生的干涉信号进行处理,能够迅速地获得被测表面的三维形貌。本发明能实时测量,且测量过程中无需机械光程扫描,可以达到很快的测量速度,平均1-2秒就能更新一次,经过优化后可望更快;加上主动光路补偿技术,减少环境噪声对测量带来的影响;达到亚纳米级的测量精度;造价较为低廉,省去了通常昂贵的高精度平移台,它可用于干扰较多的加工车间里。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松动件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6919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08660.0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松动件定位方法,包括:在核反应堆一回路中安装M个加速度传感器,以获取松动件跌落时产生的冲击信号;同步采集冲击信号,获取接收到冲击信号的时间;建立粒子群,初始化所述的粒子群;获取所有本次待迭代运算的粒子,对于每个粒子计算得到该点的轴向速度的方差和周向速度的方差;寻找当前最优粒子;构建Pareto最优解池,更新Pareto最优解池,更新全局最优值和各个粒子的局部最优值;更新所有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在Pareto最优解池中挑选一个粒子作为最终解,该粒子的坐标即为松动件的跌落位置。本发明具有定位精度高,搜寻速度快的优点。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电站松动件报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858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154587.0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电站松动件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核反应堆一回路安装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以获取环境噪声和冲击信号;用力锤以不同力度敲击钢板产生的敲击信号,构成振动信号库;提取敲击信号的特征,以敲击信号特征构建支持向量机(SVM)识别模型;对冲击信号进行AR建模,将冲击信号白化,并获取白化信号的均方根,以所述的均方根表征该白化信号的振幅;判断是否发出一级警报,并记录此白化信号;获取引发一级警报的白化信号,提取此白化信号的目标特征,将此目标特征输入SVM内、由SVM根据计算判断此目标特征是否为干扰信号。本发明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报警准确率高,误报率、漏报率低的优点。

    数控机床圆轨迹运动误差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1030266C

    公开(公告)日:1995-11-15

    申请号:CN91108580.7

    申请日:1991-08-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数控机床圆轨迹运动误差测试仪,由测球、连接螺钉、组装式平行簧片机构、加长杆组成的可伸缩双球测试部件,传感器及可隔磁的磁支座部件组成。当被测对象的工作台对主轴轴线作圆轨迹运动、圆半径的距离有误差时,测球推动连接螺钉压缩传感器的测头,获得误差信息,通过对误差信息的处理,可诊断出被测对象的误差源。由于本测试仪的结构简单、调试容易、成本低、精度高,可用来对如数控机床、三坐标测量机等带有数控系统装置圆轨迹运动误差的测试。

    一种基于自模态相关与跨模态估计的多模态图像配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255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74637.8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模态相关与跨模态估计的多模态图像配准方法。方法包括:首先构建由图像频率分解、自模态相似性编码、跨模态匹配估计、光流生成与精细化以及图像变换模组构成的初始框架模型,然后将已配准的可见光和热红外图像进行空间变换后构建为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获得可见光与热红外配准模型,通过可见光与热红外配准模型对可见光与热红外图像进行多模态图像配准。本发明可以充分构建可见光与热红外图像的自模态相似性,提升跨模态特征匹配估计的准确性,实现对于视角差异与模态差异显著的可见光与热红外图像的高精度配准,并且在夜晚、雨天、雾天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依旧可以稳定地对可见光与热红外图像进行配准,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基于数据-模型驱动的两阶段主动稳态非视域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834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46632.7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模型驱动的两阶段主动稳态非视域成像方法,包括:搭建主动稳态非视域成像系统;获取成像目标场景反射的非视域信号和镜面反射信号并构建训练数据集;构建非视域信号到镜面反射信号的成像转换模型;构建一阶段传输矩阵估计神经网络,利用训练数据集对其进行迭代优化获取传输矩阵;构建二阶段成像场景估计神经网络,给定待成像隐藏场景的非视域信号,在传输矩阵的参与下进行迭代优化,得到镜面反射估计值。本发明所需硬件组成简单且成本低廉,仅需普通的连续激光源和稳态光学传感器作为激励和探测设备;适应性强,不受环境照明或物体自发光属性的限制;泛化性好,无需依托大量数据训练即可实现有效非视域重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