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88005.2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霍普金森压杆的测试混凝土‑岩石界面冲击抗剪性能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设备支座上的下剪切盒,下剪切盒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钢板,其中一块为下剪切盒可滑动钢板,另一块与固定装置一体化设置;下剪切盒上方设有上剪切盒,上剪切盒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钢板,其中一块钢板外侧设有入射杆,另一块钢板外侧设有透射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所述装置优化了整体结构,大多采用可拆卸安装方式,并将入射杆和上剪切盒一体化设置,保证在施加荷载时二者共同运动;所述装置和方法能够直接测量不同冲击速率下的剪切荷载;且适用于多尺寸的试件,实现复杂应力下的压减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95504.7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14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力荷载作用下三平面Y型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峰值计算方法及应用,属于土木及海洋工程钢管结构疲劳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工程上多采用基于热点应力的S‑N曲线法开展疲劳设计,因此准确地预测出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是进行疲劳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尚缺乏三平面Y管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公式。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建立了具有不同几何参数的三平面Y型管节点数值模型库,通过计算及分析提出了三平面Y型管节点受荷载平面应力集中系数峰值计算公式。该公式完善了空间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体系,为三平面Y型管节点疲劳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便捷且可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33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110484.9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水环境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模拟装置及应用方法,装置由带有试件架、排水阀和支撑腿的罐体,带有压力表、进水阀、排气阀和安全阀的顶盖组成。该罐体外壁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既可以对罐体内的液体加热也可以降温。顶盖上的进水阀可供连接一高压注水装置,为罐体内液体加压。本发明提出的水泥基材料深水环境影响模拟装置可用于研究深水环境下水泥基材料水下强度等性能变化规律、带损伤水泥基材料深水环境下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温度加速模拟深水环境下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等问题。本发明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组装拆卸方便、可有效模拟多种深度、温度以及不同溶液介质下的深水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724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91451.1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动态加载的模拟环境液压稳压装置及其应用方法,装置包括上缸体、下缸体、加载单元和加压单元;下缸体的底部设有排液阀,内部设有承载面;上缸体与下缸体相盖合,且在盖合处形成供加载单元穿过的预留孔;上缸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阀;加载单元包括加载杆、稳压杆、刚性系杆、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加载杆与稳压杆通过刚性系杆连接成一个刚性整体,分别从上缸体与下缸体两侧的预留孔伸入缸体内;加载杆、稳压杆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限位器;加压单元包括进液阀、进液管、高压注液装置和压力表,进液阀与上缸体连接,高压注液装置通过进液管与进液阀相连;压力表设于进液管上。此种技术方案可以为各种加载方式提供稳定的液压。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8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94985.8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7/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硫酸盐物理侵蚀加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温度湿度监控装置、温度湿度检测装置、加热系统、鼓风装置、加湿装置、控制系统和电源;所述温度湿度监控装置、温度湿度检测装置、加热系统、鼓风装置和加湿装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电源;温度湿度监控装置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系统和加湿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温度湿度检测装置采集试件内部温度湿度实时数据。此种技术方案可明显提高硫酸盐物理侵蚀试验速度,试验装置结构安全简单,廉价易操作,误差小,能够实时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0207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55765.3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B28C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C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泥搅拌过程中的浆液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冷却系统和搅拌筒,温度传感器设于搅拌筒中,感测搅拌过程中的水泥浆液温度并送入温控器;温控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如果需要降温,则启动冷却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水泥搅拌过程中的浆液温度控制方法,首先设置压缩机开启温度和压缩机关闭温度;搅拌过程中,当水泥浆液温度高于压缩机开启温度时,对水泥浆液进行降温;当水泥浆液温度低于压缩机关闭温度时,停止降温。此种技术方案可克服水泥灌浆材料在搅拌过程中浆液温度过高的问题,对搅拌过程中的浆液进行降温,控制浆液温度不超过设定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12994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361216.0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GFRP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体,其组成及重量配比为:水泥15%~30%、水5%~15%、粉煤灰5%~15%、砂子20%~40%、石子15%~30%、减水剂0.1%~1%和改性聚丙烯单丝纤维0.23%~0.6%。还公开了一种用于GFRP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体的制作方法,采用纤维先掺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配合比称量出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砂子、粗骨料、减水剂和纤维;将砂子和粗骨料加入搅拌机,启动搅拌机,搅拌1-2分钟;再加入水泥和粉煤灰,搅拌1-2分钟后,边搅拌,边手动加入纤维,使纤维均匀分布;加完纤维后,再搅拌6分钟,使纤维分散均匀;将减水剂加入水中,适当搅拌,向搅拌桶里缓慢加水,加完水以后,再搅拌3-5分钟。本发明制成的基体有良好的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可施工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55814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471086.1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泥基材料流水侵蚀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装置由上水箱、下水箱、水流控制阀门、流水槽、上水箱支撑平台、流水槽支撑平台、砂粒垫层、水泵、水管组成。上水箱中的水从水流控制阀门中流出后,进入流水槽中对砂粒垫层上的试件进行冲刷侵蚀,流水槽末端留有一开口,水流从开口流出,进入下水箱中,下水箱中的水通过水泵重新注入上水箱,形成循环流水。试验中对流水侵蚀和普通养护(静水)中的试件进行力学强度的测试,将同龄期强度与普通养护试件强度之比定义为耐蚀系数,利用耐蚀系数对水泥基材料的耐侵蚀性能进行评价。本发明试验装置及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组装方便、造价低、适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4650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20344.0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E02D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特定土层进行加固的喷搅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施工时在尽可能不对上层土进行扰动的情况下,对下层土进行加固处理。该喷搅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浇筑管和套管,其中:装置主体上设有两根搅拌棒,搅拌棒一端与装置主体铰接,另一端自由外伸;装置主体上设置有能将搅拌棒向上牵拉从而展开的牵拉弹簧,牵拉弹簧一端固定在装置主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搅拌棒棒身上,牵拉弹簧内置于弹簧收容管里;浇筑管设计为旋转式浇筑,浇筑管一端与装置主体相接,另一端连接喷射泵,浇筑管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喷射固化剂的喷射孔。本发明能将搅拌棒方便的收起与展开,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加固下部土层时对上部土层的扰动,简单有效、经济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12994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1216.0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GFRP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体,其组成及重量配比为:水泥15%~30%、水5%~15%、粉煤灰5%~15%、砂子20%~40%、石子15%~30%、减水剂0.1%~1%和改性聚丙烯单丝纤维0.23%~0.6%。还公开了一种用于GFRP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体的制作方法,采用纤维先掺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配合比称量出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砂子、粗骨料、减水剂和纤维;将砂子和粗骨料加入搅拌机,启动搅拌机,搅拌1-2分钟;再加入水泥和粉煤灰,搅拌1-2分钟后,边搅拌,边手动加入纤维,使纤维均匀分布;加完纤维后,再搅拌6分钟,使纤维分散均匀;将减水剂加入水中,适当搅拌,向搅拌桶里缓慢加水,加完水以后,再搅拌3-5分钟。本发明制成的基体有良好的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可施工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