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351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35207.3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马齿苋染液同浴媒染蚕丝织物的染色方法,特别涉及采用天然药用植物马齿苋的提取液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一种用马齿苋染液同浴媒染蚕丝织物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马齿苋色素原液、马齿苋粉末染料的制备;2)、染液的制备,染液浓度为1~10%(o.w.f);按媒染剂的加入量为被染蚕丝织物重量的3%~15%,向马齿苋染液加入媒染剂,得到加入有媒染剂的染液;3)、将洗净的蚕丝织物以浴比1∶200放入所述的加入有媒染剂的染液中染色,染液浓度为1~10%(o.w.f),染色的温度60~90℃,pH值4~7,时间30~90min,染毕;经水洗、离心脱水,低温烘干或晾干,得同浴媒染蚕丝织物。该方法染色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97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42083.1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等汇集点羊绒高覆盖率的三轴系复合纺纱工艺,属多轴系复合纺纱技术领域。非等汇集点羊绒高覆盖率的三轴系复合纺纱工艺,是采用在普通的环锭纺细纱机上增加一个用来控制长丝束张力的主动张力盘和两个分别用来控制羊绒须条和羊毛须条位置的定位器,实施羊绒须条、羊毛须条和长丝束以三轴系喂入和非等汇集点复合的方式,形成高羊绒覆盖率的复合纱。该工艺适于高羊绒覆盖率,以获得既复合增强和提高可纺性,又保持羊绒风格的高支羊绒复合纱,还可通过以珍稀毛发类纤维须条替换羊绒须条用于珍稀动物毛发纤维的高覆盖率三轴系复合纺纱,以及作为高档纺织品的用纱。
-
公开(公告)号:CN117682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2652.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C03C25/42 , C03C25/223 , C03C25/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彩色玄武岩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玄武岩纤维预处理后,在玄武岩纤维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使玄武岩纤维着色。通过上述方法,可在玄武岩纤维表面引入不同的适配型氧化物并合理调控薄膜的厚度,实现了对玄武岩纤维颜色的精准调控。所制备的玄武岩纤维不仅颜色种类丰富,色彩丰富度高,而且颜色的耐久性好,此方法解决了玄武岩纤维因其表面惰性无法着色的难题,同时也赋予了玄武岩纤维更好的耐环境服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61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25184.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46 , D06M11/4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涂层与基底材料间牢度的方法,通过对已含有涂层的基底材料及其涂层的内部和表面通过化学键合由内至外的完全渗透生长渗透材料,利用渗透材料与涂层、基底材料间的连续性的键合生长,以提高涂层与基底材料间的牢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727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82140.3
申请日:2023-08-2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纤维挠性连接管,由双层管状织物套在波纹模具上热定型,再用涂层剂涂覆管状织物内外表面制得;所述双层管状织物以高强涤纶或高强锦纶为经纱,高性能纤维为纬纱制备经面斜纹或缎纹组织作为表层组织,以平纹组织作为里层组织。本发明采用高强涤纶和锦纶做机织物的经纱制备双层管状织物,表层显露大量经浮长线,且通过高结构相设计,获得经支持面织物,这样可以获得波纹效应明显的管状织物且实现涂层的便利。而高性能纤维芳纶和聚芳酯则可以提供管壁的刚度,涤纶和锦纶保证轴向的大变形。所得管状织物可用于各种挠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8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3632.0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江苏纳斯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纱线,由表层和芯层组成,表层和芯层共同构成具有双层结构的高强度纱线;表层由蓬松断头长丝加捻抱合构成,芯层由连续不间断的长丝构成。通过利用内外纤维性质不同的长丝来制备纱线,并使外层纤维的表面具有短纤纱的性质,以此提升表层纤维间、表层与芯层纤维间及芯层纤维间摩擦力,从而增大了表层和芯层之间的摩擦力,使表层和芯层之间抱合更紧密,促使纱线的强度得到提升,此外,磨毛处理可赋予纱线表面一定的毛羽感,使最终得到的纱线具有柔软的手感;通过调控表层在纱线横截面上的环宽与芯层在纱线横截面上半径的比值,可制得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纱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5848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50940.2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5/564 , D06M11/74 , D06P1/00 , D06P1/52 , D06P3/52 , D06P3/60 , D03D15/217 , D03D15/283 , D03D15/54 , D03D15/547 , D04B1/12 , D04B1/14 , D04B1/16 , D04B21/08 , D06B3/04 , D06M101/0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热转换可变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制备纱线/PU/ZrC复合纱线和纱线/PU/温敏染料复合纱线;2、将纱线/PU/ZrC复合纱线和纱线/PU/温敏染料复合纱线进行合并加捻后织造或将纱线/PU/ZrC复合纱线和纱线/PU/温敏染料复合纱线织造得到光热转换可变色织物。本发明的织物具有光热转换功能,吸光能力强,光热转换效率高且可调节;具有变色功能,织物具有闪色效应,在低温下的变色效果也非常好;制备过程简单,采用传统上浆工艺即可制得用于功能织物的纱线;加工过程不损害纱线,且增强了纱线的物理性能;织物的规格结构可调可控;可多次循环使用,耐洗涤,循环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53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154296.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2G3/04 , D02G3/36 , D02G3/44 , D06M15/53 , D06M11/74 , D06M15/333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纺相变抗静电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涤纶纱线顺次浸渍在聚乙二醇(PEG)和碳纳米管混合物及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溶液中,得到涤纶‑PEG‑碳纳米管‑PVB复合纱;2、将涤纶‑PEG‑碳纳米管‑PVB复合纱作为芯纱,普通合成纤维作为外包纤维,通过摩擦纺制得涤纶‑PEG‑碳纳米管‑PVB‑合成纤维复合纱线。本发明的优点为:1、复合纱的相变焓值高,储热效果好,传热效率高,抗静电性能好;2、制备方法简单、经济、快速;3、使用寿命长,热循环性能稳定;4、相变温度可调;5、对原料适用性强,可以解决PEG上浆不匀后,环锭纺难以制得包芯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3805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25205.7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1H13/30 , D06M13/144 , D06M15/53 , D06M15/6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H13/30 , D01H13/306 , D06M13/144 , D06M15/53 , D06M15/643 , D06M2101/06 , D06M2101/32 , D06M2200/12 , D10B2201/02 , D10B23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快干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短纤维紧密包缠的特点,对环锭细纱机上长丝筒至前罗拉之间的涤纶长丝运行途径处设置第一改性装置,对棉粗纱筒至前罗拉之间棉粗纱运行路径处设置第二改性装置,在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的细纱运行路径处设置烘干装置。改性装置分别对在线的涤纶长丝和棉粗纱施加改性液,烘干装置对加捻成形的细纱进行烘干,且利用涤纶长丝以空间螺旋状包缠在棉粗纱外侧制备快干纱线。本发明将纺纱和改性同步进行,与常规在纺纱或织造后添加改性工序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2304797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110242100.1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等汇聚点高弹复合纱的制备方法,属纺织复合纱纺纱技术领域。一种非等汇聚点高弹复合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在普通的环锭纺细纱机上增加一个用来控制弹力长丝位置和张力的定位张力盘,增加一个以等张力方式喂入弹力丝的握持棍和两个分别用来控制短纤须条位置的须条定位器;并以此实施两短纤须条和弹力丝以三轴系喂入及非等汇集点的加捻复合,最终纺制成芯层为双螺旋结构的高弹纱芯;外层为短纤须条包覆且螺距伸缩自如的高弹复合纱。该方法可获得具有高弹性且结构稳定的高弹复合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