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9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74495.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赵红专 , 张鑫 , 吴泽健 , 王可怡 , 张蓓聆 , 李文勇 , 王涛 , 周旦 , 展新 , 许恩永 , 石胜文 , 何水龙 , 王文瀚 , 李育方 , 张波 , 张继康 , 李文圳 , 赵楚铃 , 黄典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2X环境下车辆动态安全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交通数据;步骤二,路面附着系数融合估计;步骤三,考虑路面附着系数的动态路径规划。所述系统包括交通数据获取模块、通信模块、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本发明的路径规划模块根据交通数据获取模块、通信模块、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模块提供的多种信息,利用改进人工势场法的路径规划算法,计算出车辆的最优路径,并根据实时的交通情况动态调整势场引力增益和斥力增益系数,让车辆行驶更安全、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462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13858.8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20/54 , G06V10/2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20/62 , G06V10/44 , G06V10/762 , G06V10/766 , G06V10/77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驾驶者头盔佩戴检测方法与装置,通过对图像提取图像特征进行目标分类筛选检测佩戴头盔行为并实时发布。由于采用深度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正确识别率,并将未佩戴头盔的非机动车乘坐者的图像以及其乘坐的非机动车车牌号码发送至相关交警部门并且在检测到不佩戴头盔骑行行为的灯杆的顺车流方向前方所有的LED显示屏实时发布车牌信息,利用有效的监督检测技术对非机动车进行约束监管,可以有效减少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规范非机动车骑行者的出行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909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49527.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交叉口信号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交通状态信息进行高精度采集;基于初始信息控制的智能车轨迹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后的所述智能车轨迹的信号控制进行优化。这样,避免了混合交通模式下,智能车渗透率较低,存在大量的智能车跟驰人工驾驶车辆及仅仅控制智能车单车,未考虑多车跟驰状态,优化作用将有限的缺点。同时,通过采用了轨迹与信号协同优化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保障了数据来源更精确、微观,并且控制策略更合理、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8637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06939.2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8G1/14 , G08G1/017 , G08G1/042 , G08G1/0968 , G08G1/09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停车位智能引导系统及停车后反向寻车方法,包括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控制系统、服务终端和灯光路径带。本发明针对地下停车场的特殊环境基于NB‑IOT、车牌识别技术与车位检测技术实现车牌与车位的信息采集;考虑驾驶员视觉和心理因素,基于改进的蚁群算法设计最短路径算法,对路径进行双层优化以获取最佳停车诱导路径;采用颜色灯光路径带指引司机进行泊车诱导,帮助司机快速找到停车位,提高地下停车场的利用率,并基于WiFi、激光扫描仪与3D‑MAP软件等设备,引入反向寻车技术与3D地图导航技术,将灯光诱导路径与实时车辆场景三维地图模型相结合车设计“停‑寻”车一体化服务,大大提高大型地下停车场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35640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68466.1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0W40/02 , B60W40/105 , B60W40/109 , B60W30/09 , G08G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车辆辅助行驶方法,用于辅助第一行驶车辆行驶,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车联网技术采集预设的范围内至少一辆第二行驶车辆的行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行驶车辆的行驶信息以及预设的基于鱼群效应改进人工势场算法建立的车辆辅助行驶模型确定第二行驶车辆作用力;根据至少一个第二行驶车辆作用力的合力确定目标行驶方向及行驶速率;根据当前行驶方向及行驶速率控制车辆按照所述目标行驶方向及行驶速率行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辅助行驶方法通过采集周围行驶车辆的行驶信息,并确定车辆的最佳行驶速度,并根据当前行驶速度进行调整,能够自动规避潜在的碰撞风险,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91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17453.1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0W30/14 , B60W30/16 , B60W30/09 , B60W30/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通电螺线管原理的跟驰辅助控制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传感器、螺线管、滑动变阻器和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车车间距,通过车联网传输间距信息,依据间距采取吸引还是排斥策略,从而达到车辆安全跟驰的目的,避免车辆在跟驰过程中因驾驶员对距离的误判、判断不准确不能及时采取制动措施而发生追尾碰撞事故;一般的协同驾驶与命令时延和通信可靠性密切相关,本发明可以避免直接碰撞,在轻量化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正在推广的新能源电动车尤为显著,实现了车辆在跟驰状态下由被动防止碰撞向主动避免碰撞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75721.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16B20/30 , G06F18/2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皮尔逊共线性选择(PCS)的方法,用于从高维基因组数据中筛选与目标表型密切相关的特征。PCS方法通过计算特征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有效去除冗余特征,减少多重共线性问题,显著提高了特征选择的质量,并增强了模型预测的稳定性。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分析等领域,能够优化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此外,PCS方法具备较强的跨种群适应性。通过在多个种群的数据集上进行特征选择与预测验证,证明了多个模型使用PCS方法能够在不同数据集间保持一致的良好预测性能,展现了出色的泛化能力。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预测单一种群的表型,还能成功应用于其他种群的预测任务,进一步拓宽了其在精准医疗和作物育种等领域的应用范围。相较于传统特征选择方法,PCS方法在降低特征冗余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与目标表型强相关的特征,从而显著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为基因组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加高效且可靠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64707.X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徐奇 , 严妍 , 赵红专 , 王嘉浩 , 韦德鉴 , 程耀飞 , 潘剑 , 王宇龙 , 覃晓凤 , 郑建安 , 宁春平 , 李洋 , 范子武 , 刘国庆 , 乌景秀 , 廖轶鹏 , 陈雨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HFACS与贝叶斯网络的水上交通事故致因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结合HFACS与贝叶斯网络的理论框架,构建水上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展开卡方检验、敏感性分析等定量分析,对事故致因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深入分析不同类型事故的致因链,可深入揭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护人员安全、财产及水域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1402.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Q10/04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特征融合改进注意力机制结合LSTM车辆轨迹预测方法。主要由两个模块组成:安全距离分级注意力机制模块,交互注意力机制模块。主要步骤包括获取目标车辆以及周围交互车辆的历史行驶数据,计算目标研究车辆与周围交互车辆实际距离与理论安全距离比值划分为三个等级,安全距离分级注意力机制模块使用编码器分别处理每组的信息获取三组上下文向量;交互注意力机制模块将历史数据分为目标车辆组和周围交互车辆组,目标车辆组输入通过线性层转换成查询矩阵Q,周围交互车辆组通过两个线性层转换成键矩阵K、值矩阵V,通过点积和Softmax运算,得到加权结果,最后将两个模块的输出融合,输入到LSTM解码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909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349527.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交叉口信号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交通状态信息进行高精度采集;基于初始信息控制的智能车轨迹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后的所述智能车轨迹的信号控制进行优化。这样,避免了混合交通模式下,智能车渗透率较低,存在大量的智能车跟驰人工驾驶车辆及仅仅控制智能车单车,未考虑多车跟驰状态,优化作用将有限的缺点。同时,通过采用了轨迹与信号协同优化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保障了数据来源更精确、微观,并且控制策略更合理、有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