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束增大45钢粗糙度及强化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5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22909.X

    申请日:2021-12-14

    Inventor: 张汉卿 王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束增大45钢粗糙度及强化性能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前处理,对切割后的试块工件进行铣削,然后用清洗溶剂对铣削后的工件进行清洗。步骤2:配置镍钨复合粉末,机械压制在45钢表面。步骤3:电子束扫描处理,用电子束流对工件表面连续处理。步骤4:使用粗糙度仪对表面粗糙度测量,通过硬度测量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其表面性能进行测量。即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以在提升45钢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面积的同时,强化其表面性能,利于表面减阻领域、复合材料制造领域以及小面积散热领域等。具有极好的应用场景。

    一种电子束处理5CrNiMo热作模具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4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47551.7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束处理5CrNiMo热作模具钢的方法,涉及高能束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质处理,将试块工件放于烘箱中,进行淬火与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中淬火温度为850℃,高温回火温度为520℃,保温60min后空冷却至室温。步骤2:前处理,对切割后的试块工件进行铣削,然后用清洗溶剂对铣削后的工件进行清洗。步骤3:电子束处理,用电子束流对工件表面连续处理。步骤4:组织与性能测试,通过测量激光显微镜测得表面形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内部组织,显微硬度计测量硬度与摩擦磨损试验检测其耐磨性。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仅能降低5CrNiMo热作模具钢表面粗糙度,还可提高试块的表面硬度等性能,在实际金属加工方面具有极好应用场景。

    一种简易式电子束模具加工机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30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05152.9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式电子束模具加工机器,包括电子枪、聚焦线圈和偏转线圈;所述电子枪的一端设有用于射出电子的出口;所述聚焦线圈和所述偏转线圈依次设置在所述出口的外侧,并在真空的环境下使所述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形成电子束;还包括真空形成机构;所述真空形成机构处于所述电子枪的外周并通过驱使空气流动以形成预设的真空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的电子束加工机器不需在专门的真空室进行,除去真空室也除去抽真空的操作,提高加工效率且节约成本,同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加工,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的便捷性。

    高强韧性低合金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816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132305.7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性低合金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高强韧性低合金耐磨钢,其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0.40‑0.60、Si:0.60‑1.2、Mn:0.30‑1.0、Cr:0.25‑0.35、Mo:0.15‑0.25、Cu:0.40‑0.60、Re:0.10‑0.15、P:0‑0.025、S: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中的热处理工艺为液淬带温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包括:1)将铸造所得的铸件加热到820‑860℃进行奥氏体化;2)铸件放入淬火介质中淬火;3)待铸件表面温度冷却至200‑320℃时取出;4)将铸件带温立即转入260‑330℃保温炉中进行贝氏体等温转变,转变时间1‑2h,然后取出空冷。所得的工件贝氏体组织细小,里层组织为下贝氏体,心部组织为上贝氏体加下贝氏体。这种组织分布表面强度高、硬度好、耐磨,心部组织韧性好。特别适宜于斗齿、曲轴等。

    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0336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78024.3

    申请日:2016-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准备;S2:曲轴装夹:将淬火后的曲轴的两端主轴颈放在测量架上;S3:三维扫描:组装好四目3D扫描仪以及连线,用四目3D扫描仪对曲轴进行三维测量;S4:确定残余应力测点位置:根据扫描得到的3D虚拟模型确定残余应力测点位置;S5:应力测量:将测试探头对准测点位置进行曲轴残余应力测量;S6:数据处理:测试残余应力后,经过低噪声前置放大器放大数倍后,再经过高通滤波器放大、高通滤波后的信号传送至带通滤波器,第一功率放大器将滤波后信号进一步放大;S7:结束检测。本发明设计合理,方便测试探头进行在线无损检测,操作简单,同时降低噪音干扰,提高信噪比。

    自行车无级变速装置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3845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722994.3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行车无级变速装置,主动端与自行车脚蹬连接,从动端安装在自行车后轴上,主动端与从动端由皮带连接;在主动端附近一侧的皮带上安装控制部分;主动端锥形调速座沿轴向设置有均布的滑槽,滑槽外面与皮带支承座接触,滑槽内面与伸缩柱接触,皮带支承座与伸缩柱连接;伸缩柱与活动弧形环配合,伸缩柱连接环均布径向通孔,伸缩柱穿过活动弧形环插入伸缩柱连接环的径向通孔;圆柱形滑动套均布轴向滑道,伸缩柱连接环的连接头嵌入圆柱形滑动套的滑道中;从动端与主动端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无级变速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变速灵敏性好及调速精准、平滑、连续而稳定等优点。

    多功能智能拖把清洗机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9593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40043.9

    申请日:2016-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13/50 A47L13/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面清洗用具,具体涉及多功能智能拖把清洗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脱水组件、水箱、支撑杆和拖把悬挂杆,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底端,所述脱水组件、水箱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机架内,所述传动组件相互对称地安装在机架的两侧,所述支撑杆对称安装在机架内部两侧,传动组件通过带动支撑杆上下运动,在驱动组件驱动传动组件转动时实现拖把悬挂杆随支撑杆上下运动,支撑杆的上下运动而实现驱动脱水组件沿设置在机架内的两根导轨上往返移动,悬挂在拖把悬挂杆上的拖把在往下运动中进入水箱中进行清洗和脱水。本发明用于不同场所,能自动清洗、挤干和晾晒三大功能的适用于公共场合的拖把清洗机。

    一种采用盲孔法测试大型机床用滑枕铸件残余应力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16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615639.5

    申请日:2015-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盲孔测试大型数控机床铸件残余应力分布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滑枕铸件从铸型中取出,选择残余应力测试面,然后进行残余应力测点布置,对各测试点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变进行测试,将测试得到的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合,计算各点的残余应力值,得到残余应力分布,该方法成本低、不需要昂贵的设备,计算简单,测量精度较高、理论完善、技术成熟,能够较为准确、科学地评价的残余应力分布,实现对滑枕铸件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测试,通过获得滑枕铸件残余应力分布,可确定滑枕结构应力集中和薄弱部位,从而可为滑枕铸件铸造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