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硫酸稀释器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54127U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21022229.0

    申请日:2017-08-15

    Inventor: 李志刚 徐鹏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稀释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属于硫酸稀释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分流进液装置、管道混合器和碳化硅冷却器,分流进液装置包括进液外管和进液内管;管道混合器包括混合内管和冷却外管,混合内管进口端与进液内管和进液外管的出口端连通,混合内管的出口端连接碳化硅冷却器的进液端;冷却外管和混合内管之间设有冷却夹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硫酸稀释器的结构,减少设备投入费用;使用碳化硅换热管,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性能优异;稀硫酸与稀释水在管道混合器中混合并初步冷却,在进入碳化硅冷却器中进行二次冷却,冷却效率高;碳化硅冷却器的搪瓷管箱上设有防爆结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管板加工模具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5423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21881361.6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板加工模具,包括管板坯料和夹持在管板坯料两侧的FEP复合层,所述FEP复合层的下侧设有下模,所述FEP复合层的上侧设有上模,所述管板坯料的外缘上均布有法兰孔,上模和下模对应法兰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上模、下模和管板坯料通过通孔及法兰孔内穿入螺栓紧固连接;所述上模的中部设有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钢衬FEP复合管板烧结模压工艺填补了国内碳化硅换热器管板制造技术的空白,完全解决了四氟管板蠕变的问题,使碳化硅换热器使用更加稳定可靠。2、钢衬FEP复合管板烧结模压工艺将氟塑料和碳钢基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四氟材料与碳钢基板粘合力不强,容易脱落,产生裂纹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气体引导机构及碳化硅降膜吸收器

    公开(公告)号:CN208771151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304235.X

    申请日:2018-08-13

    Inventor: 徐鹏飞 李志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引导机构及碳化硅降膜吸收器,涉及工业气体吸收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引导机构包括孔板和与孔板连接的多个气相管,其中:孔板上设有与多个气相管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孔板用于与吸收器管箱连接;气相管的第一端部插接于通孔中,气相管的第二端部具有多个出气孔,第二端部用于伸入碳化硅管,以将进入吸收器管箱内的工业气体直接导入碳化硅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引导机构能够直接将吸收器管箱内的工业气体导入碳化硅管内,能够将吸收时释放的热量通过高效间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带走,有效的避免局部温度升温过高,降低安全隐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硫酸裂解器及制酸装置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61689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1065808.8

    申请日:2018-07-05

    Inventor: 徐鹏飞 李志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硫酸裂解器及制酸装置,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硫酸裂解器包括壳体和管组件;废硫酸由硫酸入口流入第二腔体中,并从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流入外管中,废硫酸沿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流入第三腔体内,废硫酸被热媒加热至900℃以上,经过催化剂催化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蒸气,二氧化硫和水蒸气从内管上的第一通孔进入内管中,并沿内管输送至第一腔体中,由气体出口输送至硫酸裂解器的外部,由于内管、外管、第二管板和第二腔体的侧壁均由耐酸耐高温材料制成能够使废硫酸流经的部件都具有较好的耐酸耐高温性能,防止硫酸裂解过程中的高温强酸环境对废硫酸流经的部件造成腐蚀,防止硫酸裂解器损坏,提高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管板锁紧结构以及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833318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0966546.6

    申请日:2018-06-21

    Inventor: 徐鹏飞 李志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板锁紧结构以及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设置在换热器内的金属管板、金属加强板和四氟管板;金属管板、金属加强板和四氟管板上均对应设置有用于穿接换热管的换热管孔;金属加强板和金属管板上还分别设置有同轴配合的通孔和螺纹孔;通孔和螺纹孔之间穿接有用于固定金属加强板和金属管板的螺栓;金属加强板和四氟管板上还分别设置有同轴配合的销孔和销槽;销孔和销槽之间穿接有用于固定金属加强板和四氟管板的定位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本申请采用的管板锁紧结构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均防止了碳化硅换热管发生断裂,所以,便可以使碳化硅换热管能够正常的工作,避免发生断裂的事故。

    碳化硅换热器管板以及碳化硅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8282671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20676330.6

    申请日:2018-05-07

    Inventor: 徐鹏飞 李志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化硅换热器管板以及碳化硅换热器。该碳化硅换热器管板,包括:管板本体和金属加强件。其中,管板本体由非金属材质制成。管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置碳化硅管的管孔,多个管孔间隔设置。金属加强件设置在管板本体的内部,且每相邻的两个管孔之间均设置有金属加强件。通过在非金属材质制成的管板本体内设置金属加强件,有效增加了聚四氟乙烯材料管板高温高压工况下的机械强度,提高了整个碳化硅换热器管板的使用压力和使用温度,解决现有的四氟管板高温容易产生形变和蠕变,对碳化硅管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带有放空排尽结构的碳化硅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7262999U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21022357.5

    申请日:2017-08-15

    Inventor: 李志刚 徐鹏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化硅换热器,具体的说是带有放空排尽结构的碳化硅换热器,属于碳化硅换热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搪玻璃壳体、管板和管箱封头,管板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放空通道和排尽通道,放空通道和排尽通道的内端连通热器壳体内部,放空通道和排尽通道的外端连通管板外部大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管板上设置放空排尽机构,使得碳化硅换热器内残留气体和液体彻底排尽,大大提高了碳化硅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在管板径向开放空排尽孔基本不影响管板的力学性能,稳定了管板结构强度。

    精馏塔塔顶碳化硅半凝器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53793U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21022105.2

    申请日:2017-08-15

    Inventor: 李志刚 徐鹏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馏塔,具体的说是一种精馏塔塔顶碳化硅半凝器,属于精馏塔冷凝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精馏塔塔体、槽盘式分布器和碳化硅换热器,精馏塔塔体的顶端出气口处设有塔体法兰,槽盘式分布器下端通过塔体法兰连接精馏塔塔体,槽盘式分布器上端通过法兰连接碳化硅换热器下端;槽盘式分布器侧面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连接溢流管路;碳化硅换热器上端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精馏塔塔体和碳化硅换热器、槽盘式分布器直连,简化了精馏塔塔顶冷凝系统的结构,减少了设备投入费用,降低了成本;碳化硅换热管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槽盘式分布器能够均匀分布冷凝液,又能方便冷凝液的采出。

    碳化硅降膜吸收器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85540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1102897.6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碳化硅降膜吸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有上封头,所述壳体的下方连接有下封头,所述壳体内均布有至少两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和壳体中轴线垂直分布,所述壳体内部还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折流板上均布有换热管孔,所述换热管穿过管板上的换热管孔和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封头内的气液混合物充分混合后进入壳体内的换热管中,壳体内的冷媒经折流板折流后充分和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带走热量实现换热管内混合物的降温,混合物然后经过下封头流出。

    扰流式碳化硅换热器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88782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20258983.7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扰流式碳化硅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扰流式碳化硅换热器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封头,壳体内设置碳化硅换热管,碳化硅换热管上穿设有多个折流板,壳体的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开口,用于流体进出,开口上设置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套筒,套筒内设置有扰流板,扰流板扭转呈螺旋状并固定设置在套筒的内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扰流式碳化硅换热器,能够减少流体对碳化硅换热管管束的垂直冲击,避免碳化硅换热管断裂,减少对壳体的振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提高流体在壳侧内的扰流程度,进而能够减少流动死区和碳化硅换热管的管束振动,提高传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