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多目标不确定性分析进行湖泊水质模型预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4568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060156.1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多目标不确定性分析进行湖泊水质模型预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进行水质预测的模型及其参数;(2)确定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及分布特征;(3)确定进行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的多个目标函数;(4)确定对应情况下目标函数的取值;(5)比较获得目标函数下的帕累托集对应的占优参数集;(6)进行双参数不确定性分析:(7)利用核函数估计并画出每一个参数在占优集中的密度分布,概率密度最高处对应的取值即为模型参数率定结果;(8)搜集预测所需边界条件和率定的参数一起代入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本发明能够同时给定水质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参数率定,并进行预测,能够极大的节省模型运用所需要的时间,为湖泊水质管理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

    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考虑虚拟水的水库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7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68338.7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库优化调度领域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考虑虚拟水的水库优化调度方法,1)获取水库‑受水区信息;2)建立水库‑受水区系统数据库;3)构建考虑虚拟水的水库优化调度模型:使用C++连接数据库,读取2)中水库‑供水区系统各字段数据信息,以各时段各用水区域供水量和农作物年流通量为决策变量,以调度期内水库供水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同时需满足产品进口、水库水量平衡约束、水库供水约束、水库库容约束、水库弃水约束和决策变量的非负约束,建立数据库互馈的考虑虚拟水的水库优化调度模型,4)通过改进的C‑A‑WWOA算法求解得到水库优化模型的最优调度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区域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取得调度期内的最大经济效益。

    一种城镇环状给水管网的管径优化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66476.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镇环状给水管网的管径优化布置方法,属于市政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领域,包括:建立当地管材数据库;基于C语言生成管网系统.inp文件;自动创建与当地管材数据库互馈的管径优化模型;提出一种ICS‑EPANET算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寻优,具体算法如下:通过随机游走方式和逼近原则生成初始管径矩阵,通过自适应螺旋Lévy飞行和动态发现概率的更新方式,实现与当地管材数据库形成互馈的管径矩阵的更新迭代,通过.inp文件和当地管材数据库的互馈进行EPANET水力判断,获得总投资最小的一组管径组合和一套管网系统信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启发式算法确定管径时的不精确性,并适用于复杂系统的管网设计,可全局优化管网建设投资。

    一种土壤采集及间隙水、渗漏液收集的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3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424362.8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采集及间隙水、渗漏液收集的实验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土壤间隙水采集系统、渗漏液收集系统、螺纹连接装置;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内为中空腔,中空腔内放置有土壤,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下开口处固定有一个圆形筛孔板,底部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和柱形渗漏液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右侧垂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用来取土样的柱式取样口,柱式取样口与污染物迁移实验柱的中空腔贯通;土壤间隙水采集系统包括土壤间隙水采集管和土壤间隙水收集器;渗漏液收集系统包括柱形渗漏液过滤装置和渗漏液收集器。通过本发明,利用土壤间隙水采集管采集土壤间隙水的方法可有效消除边壁效应,有利于渗漏液中污染物准确收集。

    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89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429069.0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的干湿交替控制平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滤液收集系统;污染物迁移实验柱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和滤液收集系统的锥形过滤装置连接,其通过软管连接装置和干湿交替控制平台顶部水箱相连;干湿交替控制平台包括顶部水箱和底部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柱式取样口和管式取样口;滤液收集系统还包括可更换滤液收集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模拟方法。本发明通过调节干湿交替控制平台上升、下降的高度和频率来实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中上覆水层的高度和干湿交替频率,能有效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98262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67474.3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的干湿交替控制平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滤液收集系统;污染物迁移实验柱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和滤液收集系统的锥形过滤装置连接,其通过软管连接装置和干湿交替控制平台顶部水箱相连;干湿交替控制平台包括顶部水箱和底部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柱式取样口和管式取样口;滤液收集系统还包括可更换滤液收集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干湿交替控制平台上升、下降的高度和频率来实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中上覆水层的高度和干湿交替频率,能有效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98260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66374.9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包括喷淋供水系统,污染物迁移实验柱,滤液收集系统,多层支撑平台;整个装置置于多层支撑平台上,喷淋供水系统顶部供水水箱和下部喷淋水箱两者之间通过计量泵和橡胶软管相连接,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上下两端均为开口设计,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分别与喷淋水箱和滤液收集系统的柱形过滤装置固定连接;喷淋供水系统包括上部供水水箱和下部喷淋水箱,喷淋水箱底部安装有板式喷头。本装置可在室内操作,模拟降雨周期远小于自然降雨周期,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实验所需数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模拟土壤干湿交替状况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98261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67473.9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土壤干湿交替状况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干湿交替控制系统、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土壤间隙水采集系统、渗漏液收集系统;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与干湿交替控制系统的顶部水箱形成U形连通器结构,污染物迁移实验柱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和渗漏液收集系统的柱形渗漏液过滤装置固定连接;干湿交替控制系统还包括底部电动折叠式升降装置;土壤间隙水采集系统由土壤间隙水采集管和间隙水收集器组成;渗漏液收集系统还包括渗漏液收集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干湿交替控制系统上升、下降的高度和频率,能有效模拟干湿交替状况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土壤间隙水分层取样及渗漏液收集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98259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63306.7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间隙水分层取样及渗漏液收集的实验装置,包括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土壤间隙水收集器、渗漏液收集系统,螺纹连接装置;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外套有外套管,外套管与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之间的腔体内设有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外套管与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之间的腔体分割为若干土壤间隙水采集通道,土壤间隙水采集通道经间隙水进水口与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内的中空腔贯通;土壤间隙水收集器设置于间隙水出水控制阀门的下方;渗漏液收集系统包括锥形渗漏液过滤装置和渗漏液收集器,渗漏液收集器置于锥形渗漏液过滤装置底部出水阀门下方。通过本实用新型,在土壤间隙水采集过程中,不会对土壤原位环境造成干扰,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