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766384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146876.1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桥梁检测设备,通过在无人机的机架上设置微距摄像机,从而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手柄控制无人机飞至桥梁缺陷的下方,并使微距摄像机的镜头正对缺陷;同时,由于所述微距摄像机镜头的端部设置有快门撞针,所述快门撞针可控制微距摄像机的拍摄;从而当无人机在上升过程时,所述快门撞针会触碰桥梁,进而近距离的拍出清晰的照片,且将照片保存于自身的内存卡上。此外,所述微距摄像机的安装高度大于螺旋桨的高度;所述微距摄像机与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微距摄像机的转动轨迹与螺旋桨的转动轨迹相离;从而保证了无人机在上升的过程中只有微距摄像机会触碰到桥梁,进而保证了无人机的正常飞行。
-
公开(公告)号:CN219625415U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20910214.7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孔道注浆缺陷检测装置及系统,涉及工程结构检测技术领域。该预应力孔道注浆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波纹管、光纤传感器和注浆缺陷检测机构;波纹管内壁设置有波纹凹槽;光纤传感器包括加热丝和传感光纤,加热丝沿传感光纤缠绕布置,且光纤传感器沿波纹管内壁的波纹凹槽旋转布置;注浆缺陷检测机构与光纤传感器连接,注浆缺陷检测机构用于给加热丝加热,以及采集光纤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数据,并通过温度数据获得预应力孔道的注浆缺陷结果。该预应力孔道注浆缺陷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水化热和加热法两种手段,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注浆缺陷的检测,提高预应力孔道注浆检测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8208716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903301.8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对中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辅助对中装置包括:环形柱体;多个支腿,位于环形柱体的外侧,沿环形柱体的周向间隔排布;各支腿均包括第一子支腿及第二子支腿,第一子支腿与第二子支腿铰接,第一子支腿的第一端及第二子支腿的第一端均铰接于环形柱体的外壁上,第一子支腿的第二端及第二子支腿的第二端均设有滚轮;弹簧连接环,套置于环形柱体的外围,且位于各支腿的第一子支腿与第二子支腿之间;多个弹簧,与支腿对应设置,一端固定于第一子支腿与第二子支腿的铰接点,另一端经由套环套置于弹簧连接环上。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对中装置可以在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钻孔成像时实现图像采集装置与钻孔的对中,进而避免图像失真。
-
公开(公告)号:CN217811259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2280397.7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既有桩基完整性的孔内应力波反射法装置结构,用于对上方具有承台和上部结构的桩进行检测;承台位于桩的顶部,上部结构位于承台的顶部,上部结构或承台设有一倾斜孔,倾斜孔自上部结构或承台的侧面延伸至桩的顶部;检测既有桩基完整性的孔内应力波反射法装置结构包括:传感器,通过倾斜孔放置在桩的顶部;激振面,位于上部结构的外侧表面,用作激励锤作用敲击面,在激励锤作用下可产生沿桩纵向方向传递的应力波;传感器用于接收检测波在桩内反射回的反射波。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传感器设置于桩的顶部与承台之间,并在上部结构外侧表面设置激励面,从而能够实现采用低应变检测法对上部具有承台、墩柱等上部结构的桩基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17501078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123504.9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灌浆套筒注浆口设备,包括灌浆套筒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灌浆套筒主体注浆口内的止逆阀;所述止逆阀包括橡胶圆环,所述橡胶圆环一侧端面单向开合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通道开口进行封堵的封堵片。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将橡胶圆环安装在灌浆套筒注浆口内,在注浆时通过注浆力顶开封堵片,实现对灌浆套筒内部进行注浆,在注浆完成后从灌浆套筒注浆口拔出注浆管道,封堵片回位对橡胶圆环内部通道进行封堵,解决了浆料泄露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因浆料泄露造成灌浆套筒内部不饱满的情况发生,进而提升了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7156387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0986057.3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改进型钢筋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包括套筒本体和L形管,套筒本体靠近上方一侧连通有出浆管,所述L形管安装在出浆管的端部,所述L形管上设置有饱满度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套筒本体进行灌浆前,使L形管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出浆管的端部,之后使电学传感器通过第一预留孔与第二预留孔插入出浆管内部,同时在灌浆时,通过L形管能够时刻监测套筒本体内部的灌浆饱满度,当套筒本体内有间隙时,L形管内浆液能够对套筒本体进行补浆,同时通过电学传感器对套筒本体与出浆管连接处的饱满度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的提高对套筒本体灌浆饱满度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0439266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0918600.4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IPC: E02D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监测钻芯工况的地质钻机,通过将扭矩转速传感器两端分别与第二变速箱的输出轴以及取芯机构连接,且所述取芯机构上的取芯转轴随扭矩转速传感器的转动而实现旋转;同时,所述各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均连接有拉压力传感器;此外,所述支撑杆的最顶端固定有拉线传感器,且所述拉线传感器上的拉线固定于钻杆上;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电控系统,且所述电控系统可实时采集各个传感器的信号,并保存,从而检测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地质钻机进行取芯后,可以通过对电控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知在整个取芯过程中,取芯施工人员是否出现了偷工减料、置换芯样以及岩层的一系列信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2679895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0741121.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长大市政工程(广东)有限公司
IPC: B23K37/00 , B62D55/065 , B62D5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焊接箱及预应力管桩焊接用箱体车,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焊接箱包括:具有容纳腔和敞口的箱体,活动地设置于敞口处的箱门,以及具有伸缩撑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连接组件。第三连杆设置于箱门上,第一连杆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三端与敞口的边缘铰接,伸缩撑杆分别与敞口的边缘和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分别与第三连杆和敞口的边缘铰接。本申请提供的焊接箱,箱门主要占用竖直方向的空间,不会过多占用水平方向的空间,更方便施工人员取放物品,也能够减少对施工现场的妨碍。履带式底盘能够使箱体车不借助其他工程机械的辅助,就能快速移动至管桩焊接位置,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6791179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20116428.2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地下结构纵向不均匀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水准仪、位移检测装置以及远程处理平台。本实用新型利用水准仪和移动监测装置的使用,能够分别对地下结构的绝对沉降和相对沉降进行实时检测,配合远程平台,得到地下结构的纵向绝对沉降量和相对沉降量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实时展示及异常报警,实现了地下结构纵向不均匀沉降的高效监测,保证了地下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301393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226281.3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率法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通过在灌浆金属套筒内布置电极探头,以及外接的便携式综合测试仪激发电流信号在线缆和探头上传递,从而当电极探头周围介质发生变化,探头测得的电阻也会发生变化,进而通过便携式综合测试仪接收到的电阻信号也发生变化,并在显示器上显示,最后保存于便携式综合测试仪的数据存储装置;最终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检测数据远程传输与上传,从而有效检测出金属套筒内部灌浆不饱满的区域。相较于其他的检测方法,本实用新型不但检测精度高,而且便于实现,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