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8174.2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38 , G06F18/23213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分布式光伏并网的接入方式和并网节点类型,分别以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容量最大、网络损耗最小以及电压灵敏度最低为目标构建对应的第一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第三目标函数以及对应的约束条件;根据约束条件,对第一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以及第三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容量最大,网络损耗最小以及电压灵敏度最低时分布式光伏并网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案,根据选址定容优化方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的选址定容进行优化。通过本发明可以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的选址定容进行优化,提升分布式光伏并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94789.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自愈方案的动态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各设备的运行数据、状态数据、以及外部环境数据,预测配电网的故障场景,并生成故障场景的故障自愈方案;根据故障自愈方案,生成故障自愈方案的若干项预设的评估指标的初始评估分数;根据配电网中各设备的历史故障信息、状态数据、以及外部环境数据,生成各项评估指标的指标权重,继而结合初始评估分数,生成各项评估指标的目标评估分数,最后生成故障自愈方案的综合评分。因此,本发明通过动态调整各项评估指标的指标权重,以计算故障自愈方案在实际环境中各项评估指标的目标评估分数,进而准确的计算出用于表征故障自愈方案在当下环境可行性的综合评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76293.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侧电力资源聚合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对待聚合的目标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子区域,根据各子区域的负荷资源信息综合计算各子区域的整体负荷侧资源指标合格系数,并以此综合判断各子区域的所属区间,进而将位于同一区间内且存在相邻属性的子区域进行负荷侧资源聚合,即通过综合分析的方式提高各子区域负荷资源聚合的合理性,提高后续确定负荷侧资源调度的合理性,解决了现有的负荷侧电力资源聚合方法中并未对负荷侧资源的指标进行合理监测分析,进而使得部分区域的负荷侧资源无法合理聚合,从而影响后续负荷侧资源调度合理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09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19606.4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40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边缘网关安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边缘网关漏洞同源性判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CPU接口实时采集配电边缘网关的负载情况和配电边缘网关漏洞数据集;当配电边缘网关的负载情况小于预设负载阈值时,对配电边缘网关漏洞数据集进行聚类处理,得出漏洞数据聚类结果;基于漏洞数据聚类结果,采用孤立森林算法检测配电边缘网关漏洞数据集,得出离群点检测结果;根据离群点检测结果,判别配电边缘网关漏洞数据集对应的配电边缘网关漏洞的同源性。本发明在配电网关漏洞检测中,提高了同源性漏洞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保证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0394.7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12/66 , H04L67/10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接入调度的边缘网关,通过在软件平台层设置有第一类软件模块以及第二类软件模块,所述第一类软件模块可用于接收外部调度系统对各类新能源设备的调度指令,从而将调度指令发送至第二类软件模块;所述第二类软件模块可用于根据第一类软件模块传输的调度指令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下发至对应的新能源设备,从而实现对新能源设备的远程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通过与外部调度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一类软件模块以及与各类新能源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类软件模块,实现外部调度系统通过本发明网关对新能源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新能源设备的运行问题,提高新能源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14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99249.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电边缘网关远程自动测试架构云平台及测试方法,所述配电边缘网关远程自动测试架构云平台用于与边缘设备群测试平台进行数据交互,自动生成所述边缘设备群测试平台的测试报告,所述配电边缘网关远程自动测试架构云平台包括:前端用户操作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测试应用模块、数据模型模块、服务平台模块和物联业务模块。解决现有技术以手动测试为主导致测量结果准确度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通过更清晰的测试流程操作以及更规范的数据管理模式,使得运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配电边缘网关远程自动测试架构云平台进行边缘设备群测试平台自动测试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50503.1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志勇 , 赵伟 , 黄缙华 , 王圣 , 范心明 , 李新 , 关家华 , 曾瑞江 , 黄曙 , 杨世哲 , 刘宇豪 , 代仕勇 , 陈永秋 , 汪绪先 , 吴跃隆 , 陆荟颖 , 宋旭东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指标体系的配电系统弹性评价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若干个一级指标,在每一个一级指标下设置若干个二级指标,在每一个二级指标下设置的若干个三级指标,基于各一级指标、各二级指标和各三级指标,构建配电系统的弹性指标体系;在弹性指标体系下,根据获取的历史统计数据与模拟仿真数据,对各三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计算,获得各三级指标数值;基于专家经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三级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获得各三级指标权重;将各三级指标数值和各三级指标权重进行弹性评分计算,获得弹性评价得分,评估配电系统的弹性水平。本实施例实现了有效评价配电系统的整体弹性水平,提高对配电系统弹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9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52100.6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代仕勇 , 蒋屹新 , 吴跃隆 , 汪绪先 , 匡晓云 , 洪超 , 黄缙华 , 陆荟颖 , 张宇南 , 徐文倩 , 黄曙 , 刘宇豪 , 袁小凯 , 杨祎巍 , 杨世哲 , 李志勇 , 梁志宏 , 黄安妮 , 曾瑞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隔离防护方法,包括:获取经过身份认证的节点的节点数据,并根据所述节点数据为对应的节点进行评估,得到节点评估结果;根据所述节点的节点代理部署应用,学习节点间的业务流量,得到若干第一业务学习结果,并根据预设的业务归类模型,对所述第一业务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将得到的业务系统类型作为最终的第二业务学习结果;根据所述第二业务学习结果对应的业务分组,生成微隔离策略,并根据所述节点评估结果,对所述微隔离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以使节点接收到对应的微隔离策略之后进行调整;能够提高防御能力,进而增强基于微隔离策略的电网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51433.8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曾瑞江 , 黄曙 , 李志勇 , 刘宇豪 , 林江龙 , 黄缙华 , 杨世哲 , 郑文杰 , 代仕勇 , 汪绪先 , 吴跃隆 , 陈永秋 , 陆荟颖 , 张彬 , 章坚 , 赵瑞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设备的二次侧接入装置的接入方法和装置,所述光伏设备的二次侧接入装置包括:电感电容并联谐振网络、光伏设备、LCL滤波器和并网逆变器电路;所述接入方法包括:根据连接在所述光伏设备的二次侧前级的所述电感电容并联谐振网络,产生高压增益;根据所述高压增益和连接在所述光伏设备的二次侧后级的所述并网逆变器电路将电流经过所述LCL滤波器滤波后,进行并网接入;能够实现光伏设备的二次侧两级并网,能够提升光伏设备二次侧接入系统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9704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941059.5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nventor: 代仕勇 , 卢建刚 , 付佳佳 , 汪绪先 , 吴勤勤 , 黎皓彬 , 吴跃隆 , 古振威 , 李志勇 , 刘宇豪 , 赵瑞锋 , 杨云帆 , 黄缙华 , 崔丽华 , 郭文鑫 , 李玎 , 曾瑞江 , 赵东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指令防篡改装置的测试系统,包括与配网指令防篡改装置通信连接的单机测试装置和系统测试装置,单机测试装置包括签名正确性验证模块和单机性能测试模块,支持对防篡改装置的单机测试,系统测试装置包括通信模拟测试模块,支持对防篡改装置的系统级测试;通过签名正确性验证模块对配网指令防篡改装置的签名功能和解签功能进行正确性验证,通过性能测试模块测试配网指令防篡改装置的最大并发连接数、签名速率和解签速率,以及通过通信模拟测试模块,用于测试配网指令防篡改装置在通信模拟环境下的业务性能,以从单机和系统级两方面实现对防篡改装置的有效验证,降低防篡改装置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