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甲烷溯源监测模型反演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58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72306.X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甲烷溯源监测模型反演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S1、基于研究点源或无组织面源划设出研究区箱型监测空间;S2、在研究区箱型监测空间分层规划出无人机规划航线,启动无人机执行无人机检测任务;S3、在地理空间模型中构筑研究区箱型监测模拟空间,提取经纬度、高度信息作为位置信息,提取甲烷浓度数据、空气密度数据、风速数据分别作为研究区箱型监测模拟空间中点的三个属性;S4、对研究区箱型监测模拟空间进行网格细分并进行插值处理;S5、甲烷反演计算模型计算反演得到研究区箱型监测空间的甲烷排放通量。本发明经过分层甲烷数据监测和模型数据反演,实现了快捷准确地获取矿区上空甲烷排放通量。

    一种巷道掘进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2422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610837543.8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巷道掘进相似模拟实验装置,由法兰顶盘、法兰底盘、焊接顶法兰、焊接底法兰、外筒、内管、垫片、堵头构成,适用于定性模拟井巷掘进过程中巷道前方岩体受力状态。利用膨胀剂反应后体积膨胀的特性,外筒罐体产生弹性形变,在密闭空间内能够为周围岩体提供压力,并由罐体有效保持膨胀力。模拟掘进过程中,打开法兰顶盘上的堵头,即可进行掘进。该装置结构简单,膨胀剂反应后体积恒定,能够保持对周围岩体的压力,可以定性分析巷道掘进过程中前方岩体受力状态,有效解决了传统设备操作复杂、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千斤顶难以长时间稳压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种含瓦斯煤的霍普金森冲击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2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124312.6

    申请日:2019-02-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含瓦斯煤霍普金森冲击实验装置及方法,由围压缸缸体、耐油橡胶套、排气孔、带气体流动槽的承压固定块、充气管件及压力表、高压油管件及压力表组成;其中带气体流动槽的承压固定块上半块与充气管件连接,承压固定块包裹在耐油橡胶套内部,耐油橡胶套与围压缸缸体内壁连接,围压缸缸体下方连接高压油管件及压力表,将装置连接到霍普金森压杆上,向围压缸缸体内注入一定压力的压力油,向耐油橡胶套包裹的区域内注入瓦斯,试样吸附瓦斯完毕后,开始冲击试验。该发明同时解决了围压对试样的影响和含瓦斯对试样的影响的研究,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种基于物体热容差异的煤岩识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785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43465.7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煤矿井下煤层基于物体热容差异的煤岩识别装置及方法,适用于综合机械化采掘工作条件下工作面煤岩界面自动识别。识别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红外热成像仪、喷雾器、水箱、装置基座。基本方法是:据煤炭与岩石两种物质遇水后由于热熔比不同而呈现的温度差异表现,温度表现不同,用装置喷雾器喷雾洒水,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对待掘进区域检测,通过有线电缆活无线信号传输到计算机端,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红外热像图对煤与岩石进行区分,获得煤矿井下工作面煤岩的具体分界情况,从而实现采煤机采煤工作路线的修正。该装置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准确度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钻孔轨迹测量与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961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3575.7

    申请日:2019-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钻孔轨迹测量与可视化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姿态数据采集设备、密封保护装置、测量设备推进机构、牵引装置和钻孔轨迹可视化软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钻孔轨迹测量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后塞入钻杆中的注水孔;二、将钻孔轨迹测量设备推入钻杆前端钻头附近;三、使用连接线拽出钻孔轨迹测量设备;步骤四、采用钻孔轨迹可视化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得到钻孔轨迹;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水力推进、高压气体推进和钛合金软杆推进这三种。本发明能准确测量钻孔轨迹,提高钻孔施工质量,保障矿山安全。

    一种煤矿井下常规钻孔轨迹弯曲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3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18746.5

    申请日:2019-02-08

    Abstract: 一种煤矿井下常规钻孔轨迹弯曲度测量装置及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常规抽采钻孔轨迹偏离弯曲度的测定。实验系统装置包括碳纤维杆、RFP薄膜式弯曲传感器、RFP薄膜压力传感器垫片、薄膜传感器延长线、RFP压力测试系统;碳纤维杆放置在钻孔内部用于测量钻孔的弯曲度从而得到钻孔的轨迹;RFP薄膜压力传感器垫片用于固定RFP薄膜式弯曲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延长线用于连接传感器和测试系统。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常规钻孔轨迹偏离弯曲度的测定及描绘,简化了测定步骤,提高了测定的效率。

    一种井下钻孔内沿程温度红外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11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35953.1

    申请日:2019-02-25

    Inventor: 解北京 严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钻孔内沿程温度红外测试装置及方法,由碳纤维管、滚轮、小型红外测试仪、测试仪电源延长线、保护罩、信号处理器、信号显示器、信号传输线组成。第一个碳纤维管两端安装滚轮,顶端安装小型红外测试仪,外侧安装保护罩,电源延长线和信号传输线在碳纤维管内部穿出,信号传输线连接信号处理器、信号显示器。以一定的速度将碳纤维管缓慢推入钻孔,小型红外测试仪测得数据通过信号传输线至信号处理器,经处理的信号通过信号显示器显示,反映出钻孔内温度场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温度场判断钻孔内裂隙情况。本发明设计简单,可以测试井下钻孔内沿程裂隙,为井下预测煤岩动力灾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立体式爆炸物爆炸压力多方位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9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910017683.4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式爆炸物爆炸压力多方位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爆炸物爆轰冲击波超压信号测量领域。测量装置包括立体式传感器装配架、套筒装置、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测量装置、引爆装置;立体式传感器装配架由方形框架、U型组合框架、外套筒、吊钩组成,装在传感器辅助套筒内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内旋螺丝固定在外套筒内。本发明将立体式传感器装配架放入水池,把水作为传压介质来获取爆炸物多方位爆炸压力信号。本发明的测量装置可以开展多方位、多距离、多种爆炸物的水下爆炸测试,便于研究爆炸物爆炸波时空分布情况,为爆炸物爆炸压力信号采集与测量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种交叉钻孔约束爆破网络增透瓦斯抽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4473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075935.5

    申请日:2016-02-03

    Abstract: 一种交叉钻孔约束爆破网络增透瓦斯抽放方法,属于煤岩瓦斯抽放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透气性低厚煤层布置交叉钻孔,上排钻孔为瓦斯抽放钻孔,下排钻孔间隔布置瓦斯抽放钻孔与爆破孔,在下排爆破孔与上排瓦斯抽放钻孔交叉点位置约束固定药包,实施增透爆破产生网络裂隙。两药包之间采用水袋间隔,隔爆降尘的同时能够割裂煤岩体,形成有效抽采裂缝。使用本发明能够达到增大煤层透气性、增加交叉钻孔抽放孔瓦斯流量和延长瓦斯抽放流量有效持续时间而又不会过度破坏煤体的目的。

    一种U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随动瓦斯抽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06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67143.7

    申请日:2017-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7/00

    Abstract: 一种U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随动瓦斯抽采方法,属于瓦斯抽放技术领域。在回风巷每隔40m,倾斜向上施工两组穿透孔。每组穿透孔共两排10个钻孔,孔径为113mm,钻孔必须穿透安全煤柱打入相邻采空区内部。两组穿透孔贯穿安全煤柱后作为采空区瓦斯向邻近采空区运移的通道。由于相邻采空区三角区会形成一个负压区,采空区的瓦斯在负压作用下顺着第一组穿透孔流入相邻采空区三角区;相邻采空区三角区的瓦斯又会因为负压作用顺着第二组穿透孔流入瓦斯抽放管路。通过对回采工作面通风的分流作用,减小了采空区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的瓦斯来源,提高了工作面的瓦斯抽采率,达到了安全高效回采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