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7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79651.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照片的地理要素快速变化发现方法,包括:S1,通过移动终端采集照片图像与拍摄参数数据,针对移动终端照片提取地物集;S2,根据在线地图提取候选地物轮廓;基于历史矢量数据得到候选地物数据;基于地物轮廓和候选地物数据确定候选地物;S3,计算移动终端照片地物和候选地物方位角范围,通过比较候选地物的方位角范围之间的相似性来计算地物匹配度,根据匹配关系确定变化类型。本发明的方法融合移动终端照片和在线地图等多种数据,通过图像目标检测、地物方位角计算、地物相似度匹配等技术,归纳不同匹配关系对应的变化类型,实现地理要素快速变化发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47143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416882.0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影像融合方法,包括:T1,使用第一重编解码器网络用于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空间特征的联合提取;T2,第二重编码器网络用于对高光谱影像提取光谱特征,以及将所述高光谱影像的特征和T1中得到的特征进行融合,并重建影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其使用了如前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影像融合方法。本发明同时使用了全色、多光谱、高光谱影像信息,将三者的优势进行了结合,解决了单独两种影像进行融合中信息差异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362738.7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地理分区数据的植被覆盖度反演方法,包括:基于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得到多光谱波段地表反射率数据;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得到植被和非植被分类数据;对所述分类数据计算得到植被覆盖度样本;利用所述植被覆盖度样本和所述地表反射率数据构建基于生态分区的随机森林反演模型;基于所述反演模型,对该生态分区内的所述地表反射率数据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得到分景的植被覆盖度。本发明还对应提出一种系统。本发明能够通过对每个生态分区建立模型,能提高植被覆盖度反演精度和数据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1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17473.5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形地貌状况测度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关于地形地貌状况测度的测算模型;提取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确定目标区域,并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形成多个分区,根据所述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解算各个分区的测算模型中的各指标因子及其参数;根据所述各指标因子及其参数,计算各个分区的地形地貌状况测算值,所述地形地貌状况测算值用于评价各个分区在地形地貌状况方面的宜居程度;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从人类生产生活宜居性角度科学、客观、高效、量化分析各地区地形地貌的相对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23820.4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削山建设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坡度分析,生成坡度图;根据所述坡度图,确定山区监测范围;基于山体的遥感影像,提取山体阴影区域;采集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根据所述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确定所述山区监测范围内新增人工设施区域;将所述新增人工设施区域和所述山体阴影区域的相交部分确定为削山建设目标区域;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以及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出改变山体结构的削山建设,以便及时制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79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323820.4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削山建设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坡度分析,生成坡度图;根据所述坡度图,确定山区监测范围;基于山体的遥感影像,提取山体阴影区域;采集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根据所述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确定所述山区监测范围内新增人工设施区域;将所述新增人工设施区域和所述山体阴影区域的相交部分确定为削山建设目标区域;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以及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出改变山体结构的削山建设,以便及时制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51616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48309.2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包括:S1,基于PSR模型理论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S2,提取基于多源数据基础的生态环境指标;S3,基于增强学习算法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的方法为新的、高精度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93976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3054.0
申请日:2010-02-24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面向重力异常、扰动重力、高程异常、垂线偏差、重力梯度等地球重力场测量数据,提供了一种全球重力场可视化分析方法,包括步骤:根据不同机构或部门提供的多源地球重力场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清洗,形成标准的地球重力场可视化应用数据集;利用不同时间节点的地球重力场可视化应用数据集,结合全球地形数据,采用四维动态可视化的方法,实现多个时间节点的地球重力场可视化应用数据的表征。该方法能够利用大量观测的原始数据,检查数据资料的一致性,确定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发现和提出有用异常,为地球重力场数据的相关分析、理解及预测提供必要的途径和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