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737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421751.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在乌菜花蕾采摘24h前,在乌菜植株的花蕾上喷施0.05~0.2mg/L芸薹素内酯BR;同时,在乌菜花蕾采摘后的小孢子培养阶段,在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100~300m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研发了一种喷施芸薹素内酯在乌菜植株上,同时添加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PVP用以提高乌菜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乌菜出胚率,而且更容易建立乌菜小孢子培养体系,加快乌菜单倍体育种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3808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41248.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缓乌菜组培苗继代生长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乌菜嫩叶叶柄剪切成叶柄段后清洗干净;将叶柄段置于无菌环境中消毒;将无菌的乌菜嫩叶叶柄段切成叶柄块,再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将愈伤组织转到继代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同时,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50~200mg/kg TIBA,控制培养温度为10~18℃,调整光质为红蓝复合光,且红/蓝光比例为1:3、1:1,控制光照强度为10~70μmol/(m2·s),控制光照时间为光照1天/黑暗1~3天。本发明通过将红蓝光间歇光照、低温培养和添加TIBA方法相结合,获得一种能有效延缓乌菜组培苗继代生长速率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7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178227.X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不结球白菜烟酰胺和海藻糖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为:将不结球白菜的叶片浸泡于含25~200μg/L纳米二氧化钛与0.5~4g/L独角金内酯的混合溶液中,并超声处理2~4min。本发明利用外源施加纳米TiO2‑独角金内酯混合溶液并辅以超声波处理,来提高不结球白菜烟酰胺和海藻糖的含量,为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及培育抗冻、抗旱植物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经测定,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不结球白菜的培育,白菜叶片中烟酰胺浓度达7.48μg/100g,海藻糖浓度达0.156μg/100g。
-
公开(公告)号:CN1153162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25686.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乌菜子叶形胚形成率及一步成苗率的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于抽薹开花期,获取处于单核靠边期的乌菜花蕾样本,并获取其纯化小孢子;向NLN培养基中加入0~2.0mg/L的茶多酚,并重悬所得纯化小孢子;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置于33℃下热激处理24h后转入25℃下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置于25℃摇床上振荡培养5~10天,然后转移至固体MS培养基中培养,25天后统计成苗情况。在添加0~2.0mg/L的茶多酚的NLN诱导培养基中,子叶形胚的形成率提高了1.14~1.54倍,子叶形胚的成苗率提高了1.10~1.44倍,一步成苗率提高了1.19~1.80倍。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乌菜的子叶形胚的形成率以及一步成苗率,缩短育种周期,进而提高乌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育种资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88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25129.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结球白菜种子耐高温包衣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纳米TiO21~5份,油菜素甾酮0.15~0.25份,植哺肽0.1~0.5份,泛醌10 0.1~0.5份,番茄红素0.1~0.5份,芦丁0.1~0.5份,噁霉灵5份,吡虫啉7份,复合肥12份,淀粉22份,乳化剂5~1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包衣剂的制备与使用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该包衣剂可显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不结球白菜种子耐高温能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其活性,增强幼苗的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82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25220.3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乌菜小孢子再生植株褐化率的方法,步骤如下:待乌菜植株现蕾后,摘取花序;用酒精与HgCl2消毒花蕾,并用无菌水冲洗;释放出小孢子,经过滤、离心得纯化小孢子;将小孢子用NLN培养基稀释、分装到培养皿,并添加0.5mg/g~4mg/g类黄酮和5μg/100g~40μg/100g角黄素;最后,热激处理转至黑暗培养,待出现胚状体振荡培养;将培子叶期胚状体转移到MS培养基上分化培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小孢子培养基中同时添加类黄酮和角黄素这两种成分来有效提高小孢子抗氧化能力,从而使胚胎发育再生植株的褐化率有效降低,为加快乌菜杂交育种速度、提高育种效率和种质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9081.1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褪黑素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包括在盛花期对乌菜花蕾喷施浓度为0‑15mg/L的褪黑素,喷施处理24h后采摘相应的花蕾,并置于4℃条件冷激,用于后续小孢子的游离和培养;培养过程包括挑选单核靠边期的花蕾样本进行消毒后研磨,使花药中的小孢子游离出来,然后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纯合小孢子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323325.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不结球白菜耐高低温胁迫相关的基因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首先所述基因为BccrGLU1,其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次本发明提供了包含上述基因的重组载体,本发明验证了上述基因与不结球白菜耐高低温胁迫之间的关系,为培育耐逆性不结球白菜新品种提供了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23340.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辣椒亲缘关系分析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属于蔬菜育苗及分子辅助选择领域,SSR分子标记引物对具体为43对引物对,对应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 1~86所示核苷酸序列,还包括构建待选辣椒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选取亲缘关系经的接穗和砧木,砧木比接穗提前3‑5天播种,在接穗2叶1心期进行嫁接,嫁接时,先去除砧木心叶,用刀片沿垂直砧木叶片展开方向劈开砧木胚轴,深度0.6‑0.8cm,保留其中一侧表皮,不要将茎秆完全劈开,然后切取接穗,沿真叶下部1cm处向下斜切,切口长0.5cm左右,背侧再斜切一刀,形成楔形,插入砧木劈缝中,用嫁接夹固定;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辣椒嫁接成活率,实现接穗和砧木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6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21456.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低温胁迫后不结球白菜内H方2法O2,和涉M及D遗A传含育量种的技术领域,喷施0.1μmol·L‑1油菜素内酯(BRs)和0.1μmol·L‑1独角金内酯(SL)的混合液(含0.1%吐温80)。对照为清水喷施,和BRs、SL喷施。BRs、SL浓度同上。所有处理在低温前两天的8:00和20:00分别喷施,喷施部位为叶片背面,喷施至叶片表面滴水为止。共喷施4次;本发明提供的混合液可有效提高不结球白菜幼苗的抗低温胁迫性能,为提高不结球白菜低温胁迫后的品质和产量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