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乌菜子叶形胚形成率及一步成苗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62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25686.8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乌菜子叶形胚形成率及一步成苗率的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于抽薹开花期,获取处于单核靠边期的乌菜花蕾样本,并获取其纯化小孢子;向NLN培养基中加入0~2.0mg/L的茶多酚,并重悬所得纯化小孢子;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置于33℃下热激处理24h后转入25℃下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置于25℃摇床上振荡培养5~10天,然后转移至固体MS培养基中培养,25天后统计成苗情况。在添加0~2.0mg/L的茶多酚的NLN诱导培养基中,子叶形胚的形成率提高了1.14~1.54倍,子叶形胚的成苗率提高了1.10~1.44倍,一步成苗率提高了1.19~1.80倍。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乌菜的子叶形胚的形成率以及一步成苗率,缩短育种周期,进而提高乌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育种资源的效率。

    一种降低乌菜小孢子再生植株褐化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2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25220.3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乌菜小孢子再生植株褐化率的方法,步骤如下:待乌菜植株现蕾后,摘取花序;用酒精与HgCl2消毒花蕾,并用无菌水冲洗;释放出小孢子,经过滤、离心得纯化小孢子;将小孢子用NLN培养基稀释、分装到培养皿,并添加0.5mg/g~4mg/g类黄酮和5μg/100g~40μg/100g角黄素;最后,热激处理转至黑暗培养,待出现胚状体振荡培养;将培子叶期胚状体转移到MS培养基上分化培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小孢子培养基中同时添加类黄酮和角黄素这两种成分来有效提高小孢子抗氧化能力,从而使胚胎发育再生植株的褐化率有效降低,为加快乌菜杂交育种速度、提高育种效率和种质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