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0448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361932.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布置方法,包括多个救援站点,分别以所述每个救援站点为圆心,以R为救援半径,得到多个圆形的救援区域,所述多个救援区域覆盖整个城市;根据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监控平台的历史数据,统计得到应急救援站点所在救援区域内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数量、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平均每日行驶距离、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千公里故障率。根据上述数据结合各车型的电动汽车每公里平均电耗、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充电里程、单台救援车的电池容量、单台救援车每天工作时间和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所需时间,计算得出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最小救援车数。本发明包括的各救援站点选址合理,能保证城市的任何地区都在救援站点的救援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5245.8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建筑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风电、光伏、储能电池、负荷等初始参数;步骤2:确定场景数Ns,对新能源出力进行抽样;步骤3:判断生成场景数是否达到Ns,若没有,转到步骤2,若生成场景数达到Ns,则转到步骤4;步骤4:设定目标场景的个数N0,计算并对目标场景进行求解;步骤5:输出最终计算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将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集成在一起应用于低碳建筑,通过能量控制系统与上级电网的交换功率以及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实现系统并网运行的弃电量与削负荷量之和最小,以实现建筑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4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25278.2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零碳建筑的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多能互补系统包括集成并应用于低碳建筑的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该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先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对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两种新能源出力进行抽样,生成新能源出力场景;再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新能源出力场景聚类,获得目标场景集合;最后对目标场景集合求解,实现多能互补系统并网运行的弃电量和弃负荷电量之和最小。本发明有效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低碳建筑的购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2873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06080.4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型雷达的山火监测与定位方法,利用多普勒雷达在指定区域内进行立体扫描,通过分析基本反射率和径向速度发现满足山火回波特征的疑似火点,结合红外传感器的结果对火点进行确认,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山火监测与定位。本发明的基于小型雷达的山火监测与定位方法通过结合多普勒雷达立体扫描结果以及红外传感器结果,很好的解决了多普勒雷达在火情监控中无法有效区分火灾回波和强度小的降水回波问题以及红外传感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48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29662.4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现场试验的铜排装置,它的偶数根铜排导体沿绝缘支撑环形骨架的周向均匀固定在绝缘支撑环形骨架内圈,偶数根铜排导体和绝缘支撑环形骨架套入绝缘外筒中,绝缘下盘上开设有与偶数根铜排导体一端对应的偶数个第一长通孔,绝缘上盘上开设有与偶数根铜排导体另一端对应的偶数个第二长通孔,偶数根铜排导体一端一一对应的穿过上述偶数个第一长通孔后弯折,偶数根铜排导体一端的第一弯折部与绝缘下盘的背面贴合,偶数根铜排导体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的穿过上述偶数个第二长通孔后弯折,偶数根铜排导体另一端的第二弯折部与绝缘上盘的背面贴合。本发明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电阻小、载流大、现场使用方便且可模块化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50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53539.X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古建筑群的雷击放电三维路径自动记录系统及其记录方法,系统包括两台雷击放电路径自动记录装置和一个远程服务器,雷击放电路径自动记录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电场平板天线、雷电光探测器、不锈钢外壳、GPS天线、终端,以及放置在不锈钢外壳内的数码相机,不锈钢外壳在数码相机镜头朝向的一面开有一与镜头大小匹配的孔,该孔内填充有透明玻璃;雷击放电路径自动记录装置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INTERNET网络与远程服务器通讯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远程服务器通过两路正交架设的雷击放电路径自动记录装置记录雷击光学图像与雷击时刻GPS时间,并获取雷击放电的三维路径和雷击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维护;实现全自动全天候无人值守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42630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257179.5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其采用需要进行评估的各条线路信息,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得到各条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雷击重合闸成功、重合失败但强送成功、重合失败且强送失败这三部分的概率值,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建立电网雷害分布自动评估系统,针对不同线路雷击跳闸后对电网供电和输电设备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评估,获得电网内多条线路的雷害风险评估结果。优点是,对电网内各线路的雷害风险评估基于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以雷击跳闸率为基础,考虑雷击跳闸后对电网运行、输电设备造成的一系列损失进行综合评估,获得对电网内各线路雷害风险的评估结果,由于对多种因素的影响给以充分考虑,使得电网雷害风险评估结果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97590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71114.1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绕击和反击故障性质的判别方法,采用计算机,进行收集和处理数据,针对某次已经发生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基于运行单位提供的该输电线路资料、线路跳闸故障资料及利用雷电定位系统查询所得的线路走廊雷电活动信息,并采用防雷仿真分析程序,通过计算机分析,运用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对具体发生雷击跳闸的线路故障杆塔进行仿真还原,比较分析,得出判别结果,基本步骤是:(1)采用计算机收集整理输电线路资料及线路跳闸故障资料;(2)利用雷电定位系统查询故障杆塔走廊内的雷电活动信息;(3)利用防雷仿真分析程序,通过计算机分析故障塔的防雷性能;(4)防雷性能校核及故障性质判别。其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79321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15717.7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低频/甚低频电磁波信号强度检测装置,由天线、前端信号处理单元、A/D采样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信号指示单元、输入单元、通信接口和电源单元组成。天线与前端信号处理单元相连,前端信号处理单元与A/D采样单元相连,A/D采样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显示单元、信号指示单元相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与通信接口相连,输入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可实现对低频/甚低频电磁波信号范围的有效检测;可直观显示当前时间段内背景电磁场信号强度,并可灵活设置强度显示类型;具备三路信号实时同步检测能力;有多种信号提示或指示功能;能通过通信接口实现数据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253426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09027.0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W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空间密度聚类进行雷电运动预测的方法,其采用计算机对雷电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建立聚类分析数据库,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分析平台,通过建立密度聚类算法模型对不同时刻雷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数据库中设置雷电数据样本筛选条件,刻画雷电密度的基本参数,按时间顺序取得雷电样本数据并按照时间段分类;通过雷电数据点和距离值,构建出雷电数据空间位置关系表;确定不同雷暴团的位置特征点;根据雷暴团的位置特征点随着时间推移上的位移变化,计算其运动方向和速度,并预测下一个时间段雷暴团将要出现的位置。本发明的优点是,构思新颖,处理雷电数据的方法先进、合理,能反映雷电运动的真实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