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5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69861.1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代理报价在中长期集合竞价交易的实现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竞价者的态度,分别获取报价调整系数,所述态度包括保守型、中立型和进取型;根据所述报价调整系数,分别计算机组与用户的初始化申报曲线;根据所述初始化申报曲线与预设的市场出清规则,分别获取所述机组与所述用户的报价调整策略;基于所述报价调整策略进行竞价过程迭代,模拟实现中长期市场集合竞价交易过程。本发明根据市场出清结果及市场参与者面对风险的态度确定报价调整策略,基于报价调整策略迭代竞价过程,从而实现模拟中长期市场集合竞价交易,降低了市场改革的试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327451.8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增量配电多主体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增量配电系统基础数据,确定增量配电网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投资运行风险指标值;其次,综合考虑配电网、终端综合能源和分布式发电之间的协调运行,在满足配电网、终端综合能源和分布式电源三种主体参与增量配电投资运行的约束条件下,以增量配电投资运行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多主体协调优化模型;然后,结合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投资运行风险指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各主体风险偏好值;最后基于风险评估改进Shapley分配方法,得到增量配电多主体利益分摊的优化配置;该方法在吸引不同主体投资运营增量配电网的同时,提高增量配电网运营的经济性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64637.0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可调容量边界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以虚拟电厂现货市场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分时电价引导的虚拟电厂电能量调度模型;并分别以虚拟电厂调节时段的出力最大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虚拟电厂调节容量边界刻画模型;虚拟电厂调节时段的出力最大和最小分别对应虚拟电厂调节容量边界的上限和下限;再求解虚拟电厂电能量调度模型,得到虚拟电厂在电能量市场的调度策略;最后,根据虚拟电厂在电能量市场的调度策略,对虚拟电厂调节空间容量刻画模型进行全局优化,得到调节时段的虚拟电厂可调容量边界;本发明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推动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490048.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侧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能力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外部市场特性以及内部资源特性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序关系赋权法计算得到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乘法合成法计算出各指标综合赋权;构建基于熵权‑序关系法改进的云模型市场能力评估模型;求解云模型市场能力评估模型,得到辅助服务市场下需求侧资源的综合云特征值;根据综合云特征值作出需求侧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能力评估云图,根据所述云图展示综合评价结果。有益效果:实现需求侧资源市场互动的综合风险的降低;为需求侧资源的有效参与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电力市场向更加高效、灵活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07611.9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4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电力市场的成本与效益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评估模型,所述评估模型包括传统能源模型、风电模型、储能模型和需求侧响应模型;S2:建立源网荷储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电力市场的成本与效益评估模型;S3:生成深远海风电与源网荷储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电力市场中对建设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调整前后成本及收益变化。本发明可以量化不同参与主体在深远海风电项目中的成本与效益,为深远海风力发电项目的初期规划提供有效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17607.X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H02J3/46 , C25B15/02 , G06Q50/06 , G06Q10/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解制氢最优容量配置方法,包括,根据电氢系统耦合约束,构建电氢系统经济调度模型;采用最优性条件分解算法将电氢系统经济调度模型分解为电力系统运行模型与氢能系统运行模型;计算电力系统运行模型与氢能系统运行模型的碳排放,根据所述碳排放基于黄金分割法确定最小化电氢系统经济调度模型的电解制氢容量配置。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建立电氢系统的联合经济调度模型并采用最优性条件分解方法进行分解协调,采用黄金分割法确定电解制氢最优容量配置,为降低电氢系统碳排放的行为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70835.7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02 , G06Q40/04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用能权配额约束的发电商竞价策略双层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了发电商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考虑了用能权交易的参与,提出了具有主从博弈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针对模型非线性问题,采用了带均衡约束的模型重构方法将双层模型简化为单层模型,最后利用GAMS获得发电商竞价策略,实现从源头控制一次能源消耗量,以达到兼顾经济性和环保性的目的,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有利于推动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在节能降耗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061753.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6/25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光伏电站选址的光伏发电潜力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地理信息和气象数据,较为精细地体现了区域内光伏资源的分布差异,同时将光伏空间资源与地形地貌匹配,为光伏电站选址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将光伏电站的规划建设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地表网格单元,并将数字高程数据、地表覆盖类型数据以及光照强度及地表温度历史数据进行空间分辨率统一,得到地表网格单元分辨率下的数字高程数据、地表覆盖类型数据以及光照强度及地表温度历史数据,因此本发明评估方法获得的评估结果准确度更高,为光伏电站选址提供精确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2711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71847.7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响应参与调频市场的优化决策方法,属于需求响应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需求响应资源的成本基础模型;2)确定需求响应机组参与调频市场的收益函数;3)基于粒子群算法,以发电和提供调频服务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形成优化决策建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需求响应参与调频市场的标准优化决策建议,所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对需求响应资源成本的数学建模,实现了对不同需求侧资源响应建设和维护成本的统一评估,并考虑政策、调频市场规则和物理约束条件,形成了需求响应机组参与调频市场的优化决策方法,为需求侧资源的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11525.9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优潮流的储能接入位置选择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首先大规模新能源侧配备储能可以很好地平抑其出力的功率波动,增加电源的可控性和可调性,从而降低其所需的备用容量,是促进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有效手段。其次,优化规划的储能系统是降低容量电费的有效措施之一,用户可根据历史负荷曲线和分布式发电曲线,在自身用电负荷较低时对储能设备充电,在自身用电负荷较高时利用储能设备放电。最后,使用储能设备为用户最高负荷供电,还可降低输变电设备容量,节约整个电力系统成本。通过采取控制措施,用户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工作的情况下,有效抑制负荷波动,降低最大用电负荷需求,进而节省容量电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