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841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848492.2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M1/72484 , H04M1/72403 , H04M1/72454 , H04M1/57 , G10L25/54 , G10L2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呼叫方属性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到第二设备的通话请求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通话连接;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提取所述语音数据的噪声特征,作为待处理噪声特征;所述噪声特征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期望、熵和超熵;在预先建立的噪声特征与属性标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待处理噪声特征对应的属性标签,作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本发明通过噪声特征来识别呼叫方的属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提升了识别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4535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713518.2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M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线路特征提取方法、通信线路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运营商通信线路建立位于主叫地的主叫终端与位于被叫地的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连接;在所述主叫终端处播放语音;在所述被叫终端处获取所述语音对应的音频;从所述音频中提取音频特征作为通信线路特征,所述通信线路特征为所述主叫地与所述被叫地之间的所述运营商通信线路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准确且高效的识别相应的运营商和来源地,进而提高用户通话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309397.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40/30 , G06F40/2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关键词特征嵌入语言模型的意图识别方法,包括:采用前后向最大分词算法,对提取的有效文本的语言信息进行分词,获得不同类别的分词结果;针对获得的不同类别的分词结果,获得不同类别的分词结果对应的候选意图相关的关键词列表;剔除每一种类别的分词结果对应的候选意图相关的关键词列表中的通用高频词和领域无关词,获得每一种类别的分词结果对应的最终关键词表,进而获得不同的关键词特征向量;将获得的每一个关键词特征向量嵌入至预先训练好的语言模型,获得带有关键词特征的有效文本的语音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类,获得该有效文本的语言信息的意图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023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708779.5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线路特征提取方法、通信线路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通信线路特征提取方法包括:获取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的通话音频;对所述通话音频进行处理,以去除所述通话音频中的人声音频;分别采用差分方法、频率划分方法和自编码网络方法从处理后的通话音频中对应提取第一噪声特征、第二噪声特征和第三噪声特征,并将所述第一噪声特征、所述第二噪声特征和所述第三噪声特征作为所述主叫端与所述被叫端之间的通信线路特征,从而能够准确且高效的提取通信线路特征,进而提高通信线路识别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高电话通信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2646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542365.2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空图的诈骗号码识别方法,包括:由全量通话记录生成电信通联网络,并构建识别诈骗号码的时空图,使用Snapshot方法按时间间隔T、从图中连续截取出多张时空子图;基于用户在每张时空子图对应时间周期下的通话记录,计算每个用户在每张时空子图对应时间周期下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同时,为每个用户从时空子图中提取和其有相同被叫的邻居用户;构建、并训练识别诈骗号码的时空图神经网络;将待识别目标用户和其所有邻居用户在所有时空子图中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输入时空图神经网络,并根据输出判断待识别目标用户号码是否是疑似诈骗号码。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动态的捕获到号码呼叫行为的变化,从而实现诈骗号码的精准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21344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413883.1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漫游诈骗号码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所有待识别漫游号码的主叫话单,并将话单划分成多个开卡渠道‑开卡时间组,然后根据待识别漫游号码的通信指标,分类确定疑似诈骗和非疑似诈骗的开卡渠道‑开卡时间组,并据此计算所有待识别漫游号码的诈骗标识值,将所有诈骗标识值构成一个诈骗标识集;选取多个特征属性构成特征属性集;对所有待识别漫游号码进行M次诈骗号码的判定分类,将每次进行判定分类后获得的所有待识别漫游号码的诈骗特征分类判定值构成一个诈骗特征分类判定集;根据诈骗标识集和M个诈骗特征分类判定集,计算所有待识别漫游号码的诈骗判定值,以识别出诈骗号码。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从现有话单中精确识别漫游诈骗号码。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6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54413.X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40/295 , G06F40/30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DRNN模型的意图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S1:将输入序列输入到DRNN循环神经网络中进行阻断信息流动,使输入序列传递固定的步长K;步骤SS2:将DRNN循环神经网络的每个隐层标识送入MLP多层感知器中,来抽取更高层的特征信息;步骤SS3:通过Max Pooling池化操作来抽取整个输入序列的文本中最重要的特征信息;步骤SS4:通过一层MLP多层感知器送入softmax逻辑回归模型中进行分类,输出文本分类结果。本发明通过改进的DRNN(Disconnect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进行意图识别分类,以提高文本分类的准确性,使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达到更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629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05265.2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机器人的虚假宣传治理应用方法及装置,包括:对接入的信令及媒体数据进行语音分析,得到实时媒体流和/或文字数据;智能语音机器人根据实时媒体流及文字数据进行语义理解和意图判断,根据所述语义理解和意图判断生成对应的回复语句,进而生成相应的通话媒体数据,将通话媒体数据发送至主叫;记录每次虚假呼叫档案信息,用于在后续的呼叫识别时,将虚假呼叫档案信息作为对应的应用场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引入智能语音机器人进行语音互动,可有效占用虚假宣传源头的通话时间,间接的减少了受害人等接通次数;对虚假宣传源头进行干扰,降低其诈骗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59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94712.1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VoIP网络流量所属平台的识别方法,包括:根据流量特征从流量数据中过滤出VoIP流量,并根据五元组信息对VoIP流量进行拆分,生成新的流量文件;识别每个流量文件中的上下行流量,提取和计算上行、下行、合并流量的特征指标,并构成每个流量文件的特征向量;使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建模,构建VoIP平台识别模型,输入是由多个流量文件的特征向量构成的特征向量矩阵,输出是多个流量文件分别对应的VoIP平台标签;将待识别的多个流量文件的特征向量构成的特征向量矩阵输入至VoIP平台识别模型,并获得每个待识别的流量文件分别对应的VoIP平台标签。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有效识别加密后的VoIP流量及其平台归属。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92800.1
申请日:2024-12-0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脸匿名化方法,包括:筛选从视图数据中检出的人脸图像;从所述人脸图像中获取关键点的特征向量和高维嵌入的表征向量;构造与所述表征向量同维度的随机向量,将所述表征向量结合所述随机向量和为所述随机向量设定的噪声系数,计算扰动表征向量;将所述扰动表征向量和所述特征向量拼接后获得随机扰动后的人脸图像,以所述随机扰动后的人脸图像替换所述人脸图像。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对人脸属性特征的的修改,不改变人脸基本状态的情况下就可以隐藏特定个人的属性特征信息,同时不会影响视觉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