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749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37692.1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上桩头引流线安置器,包括支撑杆和辅助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段和下段,下段滑动设置于上段中,上段端部与辅助支撑杆铰接,还包括设置于下段端部的夹子。由于三相引流线的固定位置不同且不能相隔太近,设置的支撑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段和下段,下段滑动设置于上段中,能随时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大小来保持三相引流线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在突发天气变化(如在微风环境下)拆卸下来的引流线摆动而引起的引流线接地或是相间短路的情况发生,达到快速拆卸引流线、安全高效地更换刀闸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06402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451929.7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50V无线智能蓄电池在线监测及维护系统,包括:用于实时采集蓄电池组各项参数数据的无线控制、数据采集和功能模块,通过接入互联网与无线控制、数据采集和功能模块进行数据通信的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述无线控制、数据采集和功能模块与蓄电池组相连;无线控制、数据采集和功能模块依顺序连接服务器及客户端。该系统是在蓄电池内阻测试技术的基础上,将蓄电池组全在线放充电技术、蓄电池组在线除硫养护技术、蓄电池内阻测试技术合而为一,进一步通过无线远程自动控制及数据库管理分析功能,实现蓄电池组运行状态诊断,并对蓄电池寿命进行评估,对蓄电池进行在线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2312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710271748.9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67/1004 , H04L67/12 , H04L67/30 , H04L67/56 , H04L51/212 , H04L9/40 ,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微服务隔离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定义电网信息物理系统中的微服务,以及所述微服务的类别和对应的CIM主题域,并根据微服务构建微服务矩阵;定义电网信息物理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并从微服务矩阵中选取与应用服务对应的微服务集合;将微服务集合中的微服务加载到虚拟容器中,各虚拟容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并通过CIM主题域实现对微服务的隔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依据统一的CIM实现基于微服务的信息流隔离,信息流隔离需遵循的规则在统一的微服务管理平面中执行,保障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应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66453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711233045.3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6/28 , G06F16/35 , G06F16/2458 , G06F40/2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设备疑似家族性缺陷的自动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输变电设备数据,对输变电设备缺陷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得到设备缺陷信息特征词频矩阵;基于设备缺陷信息特征词频矩阵,计算词频向量矩阵之间的相关性和不同输变电设备缺陷信息之间的相似性;基于不同输变电设备缺陷信息之间的相似性,对输变电设备缺陷信息进行聚类,辨识疑似家族性缺陷设备。本发明对输变电设备缺陷信息进行聚类,并根据分组统计结果自动辨识疑似家族性缺陷设备,大大削减了人力和时间等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010301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1074960.2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电能质量管理平台、及与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连接的同步功能单元。所述电子式互感器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及模数转换功能;所述电子式互感器主要完成数据处理及数据发送;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主要完成基于IEC 61000‑4‑30的电能质量数据处理并将数据按IEC 61850‑7进行建模;所述同步功能单元主要完成数据采样率的设置和同步功能;所述电能质量管理平台主要完成电能信息发布。该系统能够覆盖数字化变电站的各层装置并且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数字化变电站高采样率和可设置同源采样率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53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848503.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安徽宏源电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沟沟底作业一体化平台,涉及施工建筑领域。本平台包括设置在电缆沟上方并可沿电缆沟移动的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上设置有便于电缆沟收光作业时人员工作的作业台面。本平台还包括便于向电缆沟沟底送料的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安装在移动支架上。该平台能够实现两种作业模式:下料作业模式及收光作业模式,即本发明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一次性解决下料和收光难题。收光作业模式下工作人员可在作业台面上进行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沟底收光作业的效率和工艺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345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10059587.7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按评定的新任务处理请求的优先级别,将任务分配到对应的优先级别等待队列;根据获得任务的优先级等待队列,选定当前调度队列;根据选定的调度队列,调用资源分配策略分配可用的分布式节点资源;该系统包括队列管理器、队列调度器、任务监视器和资源分配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根据用户需求有效地平衡了任务总完成时间和任务完成总成本,既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加快了任务执行效率,同时还保障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8125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272904.3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接入线路输出功率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待测线路各节点接入风力发电机位置的平均风速大小;(2)获取待测线路每个季节历史风速分布数据,根据风速分布数据确定风速分布系数;(3)根据平均风速大小及风速分布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发电机接入功率波动值;(4)获取发电机风机轮毂高度处的风速;(5)计算发电机输出功率。本发明通过构建简易估算模型,实现了风力发电机配电网后线路输出功率的估算,并具有较高精度,无需依赖电力系统软件建立详细模型仿真计算,有助于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快速判定风力能源接入对线路末端电压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39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550347.8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
IPC: H02G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导线剥皮工具,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夹体,固定座为开口型挂接座,包括导线挂接体和连接于其长度方向中部下侧的导向连接体,活动夹体连接于导向连接体上,可沿导向连接体的内侧壁上下移动与导线挂接体一起将绝缘导线夹住,导线挂接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刀具和传动构件,传动构件可带动固定座绕绝缘导线旋转,通过刀具的旋转运动将绝缘导线的绝缘外皮剥除露出金属导体。采用棘轮机构作为传动构件,利用其单向间歇运动而且停止运动时能自锁防止反转的特性。刀具切割剥除绝缘外皮时,运动稳定,不损伤金属导体部分。活动夹体的移动及整个工具的转动及移动均可通过绝缘操作杆来完成,工作人员远离绝缘导线,作业环境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5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8503.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安徽宏源电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沟沟底作业一体化平台,涉及施工建筑领域。本平台包括设置在电缆沟上方并可沿电缆沟移动的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上设置有便于电缆沟收光作业时人员工作的作业台面。本平台还包括便于向电缆沟沟底送料的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安装在移动支架上。该平台能够实现两种作业模式:下料作业模式及收光作业模式,即本发明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一次性解决下料和收光难题。收光作业模式下工作人员可在作业台面上进行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沟底收光作业的效率和工艺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