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波浪推进的自然能驱动无人艇的航线实时优化方法及航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4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96830.0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考虑波浪推进的自然能驱动无人艇的航线实时优化方法及航行方法,涉及海上航行器的路径规划领域。本发明是为了在自然能驱动无人艇原计划航线的航迹点间根据波浪环境、计划航向进行节点间的航线优化。本发明所述的考虑波浪推进的自然能驱动无人艇的航线实时优化方法及航行方法,依靠艇载传感器感知波浪环境,实时对小范围的航行方法做出指导,实时性动态强,更能满足工程要求。同时这种航线修正方法既保证了无人艇能够到达每个任务节点,又能保证增加节点间的波浪能捕获能力,提升机器人的续航力。

    自适应艏向信息融合的波浪滑翔器航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910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0602138.7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艏向信息融合的波浪滑翔器航向控制方法,(1)制导模块给出期望航向角;(2)得到修正后的潜体浮体相对于系统艏向角的比例系数的估计值;(3)计算潜体期望艏向角;(4)计算潜体期望艏向与浮体艏向的夹角的绝对值,将其限制在预先设定的阈值内;(5)进行潜体艏向控制,主计算机向舵机发出舵角指令,舵机驱动舵板转动;(6)计算波浪滑翔器实际航向与期望航向误差绝对值,如果小于设定的阈值并保持一定时间,认为波浪滑翔器航向控制系统实际输出稳定收敛到期望输出,跳出循环,否则返回步骤(2)。本发明通过对潜体的艏向控制间接实现波浪滑翔器系统整体航向的控制,达到航向控制的目的,并使得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

    一种融合弱观测高阶输出数据的无模型自适应艏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48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58562.2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舰船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弱观测高阶输出数据的无模型自适应艏向控制方法。本发明在输入准则函数中引入弱观测条件下舰船高阶输出数据,将舰船艏向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信息作为控制器的负反馈输入,重新设计艏向控制律,加快了MFAC控制器在线辨识、学习和控制过程,解决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直接应用于舰船艏向这类非自衡系统出现震荡发散现象,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控制精度。本发明对传感器的要求不高,弱观测类型的姿态传感器即可满足需求,易于工程实施且控制成本低。

    一种高抗扰自适应路径跟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1542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0106099.1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抗扰自适应路径跟随方法及系统。给定期望路径点,将期望路径点和水中航行装备实时位置信息输入至制导模块,通过高抗扰自适应路径跟随方法解算出期望航向状态ψd;将期望航向状态ψd和通过航向传感器模块获得的并经滤波器模块滤波的水中航行装备实际航向状态信息ψ获得航向状态偏差绝对值e(k),并输入至CFDL_MFAC控制器模块,输出期望指令u(k)至操纵机构模块;操纵机构模块收到并执行期望指令u(k)(如期望舵角)使得水中航行装备不断趋近期望航向ψd。本发明不需要依赖于系统模型,能有效抵御水流干扰,对模型摄动和噪声等不确定影响不敏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能快速驱动无人航行器跟踪上期望路径。

    一种无人艇灵活会遇规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9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58664.5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艇自动航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艇灵活会遇规避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开阔水域中两船的节能避让问题,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的海流情况和他船的位置情况,综合解算出一条安全,且能耗较小的路径用于无人艇规避动态危险障碍物,从而提高无人艇的续航力。

    一种水中变结构多航态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612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50229.0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一种水中变结构多航态航行器,它涉及一种航行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航行器存在水面水下作业能力受限的问题。本发明主艇体上方的流线型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两侧对称安装副艇体,副艇体下部铰接外连接桥,外连接桥外部边缘安装有锯齿,内部嵌套内连接桥,内连接桥下部安装浮筒组件,副艇体和外连接桥内部设置有展开和伸缩组件,所述主艇体内部设置浮态调节舱,结合展开和伸缩组件可实现中低海况高速航行、高海况低速稳定航行和极端恶劣海况半潜隐蔽航行三种航行状态的切换。本发明同时具备小水线面双体船的高速性、三体船高耐波性和半潜艇隐蔽性,可根据外界环境自动进行航态调节,并搭载丰富的水面、水下传感器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科研领域。

    一种能够应急回收的波浪滑翔器

    公开(公告)号:CN10863927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602836.7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应急回收的波浪滑翔器,在潜体的刚性支架上设置有应急回收模块,所述应急回收模块是一壳体结构且其内依次设置发条舱、卷盘舱、丝杠舱、压缩气瓶舱、气囊舱,所述发条舱内设置有发条,卷盘舱内设置有卷盘,发条的旋转轴与卷盘的旋转轴固连,卷盘上设置有一与脐带连接的吊钩,丝杠舱内设置有与卷盘旋转轴固连的丝杠,丝杠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压缩平气囊舱设置有一压缩气瓶,所述气囊舱内设置有大压缩比的气囊,压缩气瓶与气囊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丝杠舱内还设置有压缩瓶触发按钮。本发明在正常航行时提供缓冲机制降低极端工况下脐带断裂风险,脐带断裂情况下避免潜体沉于海底丢失而造成损失,为后续回收工作提供便利。

    一种可升沉的海流能潜标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51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57042.7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潜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沉的海流能潜标。本发明结合潜标和潮流能发电装置的特点,有效地利用了广泛分布的海洋流场,持续为系统提供能源,保证潜标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本发明采用了传统的仿鱼雷结构形式,结构紧凑。在保证系统容积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了系统阻力。本发明通过锚泊系统将潜标固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和悬浮。本发明除了定期浮出水面利用尾部的天线杆进行通信与数据传输之外,其大部分时间悬浮在水下一定的深度,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隐秘性。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隐秘性,长航时,控制可靠,适用于区域海洋环境的长时间不间断监测。

    多无人艇分布式队形重构编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7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41306.2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无人艇分布式队形重构编队控制方法,增加了一种分解行为,引入目标函数,建立指派问题数学模型,从而实现了变换到额定需求队形的任务目标。本发明的多无人艇分布式队形重构编队控制方法,增加了一种分解行为,建立指派问题数学模型,引入目标函数,从而达到了在队变换队形航行的总路径最短的同时,满足了变换到额定队形的任务需求。多无人艇分布式队形重构编队控制方法可以同时兼顾效率与性能,而且4种行为融合的数学模型可以使多无人艇完成更多种类任务,所以在多无人艇编队具有广泛应用。

    一种海流驱动的飞翼型拖鱼

    公开(公告)号:CN1106830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57010.7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流驱动的飞翼型拖鱼。本发明在不依赖浮力调节装置的情况下,通过锚泊基座和锚链固定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调节翼身与海流之间的攻角改变海流的作用升力,实现上浮、下潜和悬浮三种不同的运动效果。本发明不依赖水面通信浮标,可以定期浮出水面,利用水翼型天线杆进行通信与数据传输。本发明采用翼身融合形式的导流外壳,可以极大地提高飞翼型拖鱼的升阻比,保证在海流较小的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同时飞翼式外壳提供了较大的容积空间,可以搭载更多的任务传感器,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本发明具有能耗低、有效载荷量大、安全性高与隐秘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长时间监测区域内的海洋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