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0210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604400.8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向隔振器,包括底板、内壳、中壳、外壳、螺柱、螺套、内球壳和外球壳,通过组成内球壳和外球壳的金属橡胶材料内部相互咬合钩连的金属丝之间的摩擦,耗散由结构输入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阻尼减振的目的,利用不同内球壳和外球壳的刚度匹配,实现不同振动量级下有效隔振频段的调节。本发明隔振器由底板、内壳、中壳、螺柱、螺套和外壳构成一空腔,将内球壳和外球壳封闭在内部,并通过中壳对分别置于其两侧的内球壳和外球壳施加压缩载荷,从而保证其刚度和阻尼性能的稳定输出。本发明隔振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极端环境条件、可实现对不同量级载荷的有效抑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2797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616864.0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行走机器人,包括着陆平台(1)、环绕设置在着陆平台(1)四周的多套缓冲行走机构(2)、降落伞包(3)和控制器(4),每套缓冲行走机构(2)包括一套多功能支柱(21)、两套单功能支柱(22)和一个足垫(30);在机器人着陆时,多功能支柱(21)能够实现着陆缓冲功能,在机器人着陆后,多功能支柱(21)与两套单功能支柱(22)共同实现行走功能;本发明的行走机器人着陆稳定、步态灵活、行走平稳、承载力强、安全可靠,可显著增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行走能力,能够实现空中投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1279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16864.0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行走机器人,包括着陆平台(1)、环绕设置在着陆平台(1)四周的多套缓冲行走机构(2)、降落伞包(3)和控制器(4),每套缓冲行走机构(2)包括一套多功能支柱(21)、两套单功能支柱(22)和一个足垫(30);在机器人着陆时,多功能支柱(21)能够实现着陆缓冲功能,在机器人着陆后,多功能支柱(21)与两套单功能支柱(22)共同实现行走功能;本发明的行走机器人着陆稳定、步态灵活、行走平稳、承载力强、安全可靠,可显著增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行走能力,能够实现空中投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06055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87050.2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E01F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超塑性安全限高杆,包括两个立柱基座、两根立柱、两根拉杆、一根横梁、一根缓冲梁、两个拉杆基座。立柱基座和拉杆基座固定至地基;立柱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立柱基座,第二端固连至横梁;拉杆采用超塑性材料,其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立柱第二端,拉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拉杆基座;缓冲梁具有蜂窝结构,其连接至横梁并且,当安装到位后朝向迎面驶来的车辆。本发明通过缓冲梁和超塑性拉杆的变形吸能,有效降低了撞击车辆本身受到的损失,减轻司乘人员受到的伤害,此外,撞击后可以只更换拉杆和缓冲梁,更换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500020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41609.7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防误判带信号反馈的柔性对接杆,包括外杆、内杆、霍尔接近开关、球头、电磁铁开关、安装架和转接头。对接时柔性杆可以在对接机构被动部分导向锥的辅助作用下发生适当的柔性变形,能更好的适应对接过程,降低了对接过程中两航天器位姿偏差对对接过程的影响。对接杆为杆套杆结构,锁定前外杆和内杆都能发生适当变形以降低位姿偏差的影响,解锁时内杆能够与外杆沿轴线发生相对运动,即内杆能够沿轴线伸出,解除锁定状态。在柔性杆的顶端设置了霍尔接近开关,对接过程中只有在对接入位后,霍尔接近开关与被动部分磁缸的相对距离小于10mm时才会有反馈信号,防止了锁定的误判,且保证被动端无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30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210452823.9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2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软着陆用触地信号装置,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主要由微动开关、预紧弹簧、波纹管组件、盖型螺母、随动杆等组成。通过随动杆的轴向运动,触发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给出触地信号,为航天器提供反推发动机的关机信号,保障软着陆安全。本装置结构简单,受温度交变、电磁辐照等空间环境的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10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265962.X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展开的多层球形缓冲装置,包括外缓冲层、内缓冲层、连接层、刚性支撑层、悬挂支架、缓冲体以及解锁分离装置。外缓冲层、内缓冲层通过胶接的方式与连接层相连,内缓冲层通过胶接的方式与刚性支撑层相连。外缓冲层、内缓冲层、连接层上开有缝隙,且该缝隙一直贯穿到刚性支撑层。刚性支撑层由两个半球层组成,两个半球层之间通过解锁分离装置连接为一个整体。要缓冲的有效载荷与悬挂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n个缓冲体对悬挂支架进行支撑和缓冲。本发明的缓冲装置设计简单、调整方便,降低了着陆要求,提高了着陆的可靠性,降低了缓冲器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8823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86163.0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塑性拦石网,包括钢丝网、钢柱、钢柱基座、锚杆、以及锚杆基座。钢柱基座和锚杆基座固定在地基上。钢柱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钢柱基座。锚杆采用超塑性材料,其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钢柱的第二端,并且锚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至锚杆基座。并且钢丝网采用超塑性材料,其两侧分别连接至相邻的两根钢柱。本发明去除了被动式边坡防护系统的减压(器)环装置,通过钢柱与钢柱基座、锚杆与钢柱、锚杆与锚杆基座三处可转结构的设计,改变了拦石网的传力路径,有效地将集中载荷分散到不同的受力单元中。从而有效防止钢丝网在大载荷冲击下开裂,大大提高防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06055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87050.2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E01F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超塑性安全限高杆,包括两个立柱基座、两根立柱、两根拉杆、一根横梁、一根缓冲梁、两个拉杆基座。立柱基座和拉杆基座固定至地基;立柱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立柱基座,第二端固连至横梁;拉杆采用超塑性材料,其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立柱第二端,拉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拉杆基座;缓冲梁具有蜂窝结构,其连接至横梁并且,当安装到位后朝向迎面驶来的车辆。本发明通过缓冲梁和超塑性拉杆的变形吸能,有效降低了撞击车辆本身受到的损失,减轻司乘人员受到的伤害,此外,撞击后可以只更换拉杆和缓冲梁,更换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106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5962.X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展开的多层球形缓冲装置,包括外缓冲层、内缓冲层、连接层、刚性支撑层、悬挂支架、缓冲体以及解锁分离装置。外缓冲层、内缓冲层通过胶接的方式与连接层相连,内缓冲层通过胶接的方式与刚性支撑层相连。外缓冲层、内缓冲层、连接层上开有缝隙,且该缝隙一直贯穿到刚性支撑层。刚性支撑层由两个半球层组成,两个半球层之间通过解锁分离装置连接为一个整体。要缓冲的有效载荷与悬挂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n个缓冲体对悬挂支架进行支撑和缓冲。本发明的缓冲装置设计简单、调整方便,降低了着陆要求,提高了着陆的可靠性,降低了缓冲器的重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