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4230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37956.9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6M11/83 , D06M1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83 , D06M16/00 , D06M2101/04
Abstract: 一种负载纳米银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负载纳米银抗菌纤维。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物纤维粉碎过筛,得植物纤维粉;2)将氧化剂溶解在水中,配成氧化剂溶液,将氧化剂溶液与植物纤维粉混合,避光反应后,过滤,洗净,烘干,得氧化植物纤维;3)将氧化植物纤维与银氨溶液配制的微乳液反应后过滤烘干,即得负载纳米银抗菌纤维。采用氧化剂与植物纤维作用,产生具有还原性的醛基,通过反相微乳液控制银镜反应,将银负均匀的负载在植物纤维表面。通过该微乳液方法获得的抗菌纤维具有大约99.9%的抗菌特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水洗稳定性,经过多次水洗后抗菌性几乎无明显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24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51542.2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木聚糖水解液的方法,涉及木聚糖。1)取配制好的糖标准品溶液或生物质水解液加到NaOH溶液中,加入PMP甲醇溶液,反应后取出冷却,用HCl中和,用氯仿萃取,漩涡震荡后除去有机溶剂,离心,取上清液稀释检测;2)采用C18反相色谱柱进行HPLC检测,当衍生物通过检测器时获得峰面积响应值,即可实现定性分析;3)若需定量分析,将糖标准品溶液逐级稀释,依次进样,根据步骤2)测定的峰面积响应值对相应标准糖的进样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方程,表征峰面积响应值与糖的进样浓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峰面积响应值判断未知样品中的糖浓度,再计算当信噪比为2~5时对应的标准溶液浓度以确定最低检测限。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007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56496.1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3K1/02
Abstract: 一类弱极性酸双液相催化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的方法,涉及葡萄糖。将水、纤维素原料、非极性溶剂和弱极性酸催化剂置于反应釜中得到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水解,将水相分离,得葡萄糖液,非极性相为非极性溶剂和残留弱极性酸,滤渣为未水解的纤维素原料;将非极性相和滤渣补充水后,重复水解和分离。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水解产物中的副产物含量低,有利于后续发酵反应制备乙醇。具备水解产物及催化剂易分离的优势。水解反应的效率大大提高,缩短了水解时间。充分利用弱极性酸和纤维素原料。水解残渣中主要是未水解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加入水和回收催化剂后能继续水解,必要时可补加新鲜纤维素原料,实现再次水解。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45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39001.8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生物油品质的方法,涉及一种生物油。将生物油与乙酸酐、固体碱混合,加热回流,得催化提质后的生物油;将催化提质后的生物油进行常压蒸馏,弃去120℃以下馏分,收集120~250℃馏分,即为精制生物油。无需加入大量醇类,而只需加入少量羧酸苷,即可通过催化实现生物油提质;精制后生物油稳定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560263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05733.0
申请日:2004-0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 Y02E60/527 , Y02P20/59
Abstract: 利用农作物生物质制氢及氢能发电装置,涉及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生物质制氢及氢能发电的成套装置。提供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的微生物分解及微生物制氢的应用,将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的微生物分解、制氢、储氢及氢能—电能转化结合的装置。设有生物质分解装置、发酵制氢装置、反应液后处理装置、水封装置、气体洗脱装置、气体干燥装置、储氢装置、燃料电池。利用分解微生物将各种农业秸秆和淀粉类物质分解为糖类物质,利用微生物发酵糖类物质产氢,发酵废液通过后处理排放,生物氢通过洗脱后储存于储氢系统,并通过燃料电池将氢能转化为电能或直接供热。可用于大规模生物质制氢和发电和分散的小规模生物质制氢发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