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178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911148319.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结构硅基点阵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一硅片表面旋涂光刻胶;采用光刻方法在所述硅片表面形成特定尺寸的点样区;采用溶液法在含点样区的所述硅片表面自组装微纳米球;对沉积了微纳米球的所述硅片进行刻蚀,使所述点样区形成微纳米结构阵列;去除所述硅片表面的所述光刻胶;且去除所述硅片表面的所述微纳米球。本发明阵列结构硅基点阵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硅基点阵在质谱检测、拉曼检测、生物传感器或者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硅基点阵在物理、化学、能源、催化、生命科学及信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178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149134.9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网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硅基底,上表面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球状孔洞;材料层,位于所述硅基底上表面,所述材料层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半球状穿孔,其中所述半球状穿孔正好位于所述球状孔洞上方并且连通所述球状孔洞,而共同组成多个阵列分布的葫芦状孔洞;包覆层,设置于所述硅基底与所述材料层表面上,沿着所述葫芦状孔洞的内表面分布,其中,所述包覆层包括金属、金属化合物或高分子材料层。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成本低,同时能够制备多种不同材料复合的葫芦状微纳米阵列结构,该结构能够在发挥微纳米阵列结构独有优势的同时综合多种材料的性质,在催化、生物检测、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17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11148305.6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网络结构硅基点阵的方法,包括:在硅基底上表面自组装微纳米球阵列;在具自组装微纳米球阵列的所述硅基底表面旋涂前驱体溶液;将所述硅基底放置在退火炉中退火,以在所述硅基底表面形成微纳米碗阵列结构;以等离子刻蚀技术对所述经退火的具有微纳米碗阵列结构的硅基底进行刻蚀,形成微纳米葫芦状阵列结构;将所述硅基底进行掩膜光刻以制备点样区再制成靶板。本发明所提供的网络结构硅基点阵能够提高质谱的分辨率,在催化、生物检测、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85516.6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温区高温合成金属掺杂富勒烯材料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气路控制系统、双温区加热系统、高温控制系统和样品收集与尾气在线检测系统;所述双温区加热系统的腔体内设有由三个电极分割形成第一温区石墨管和第二温区石墨管,通过调节相邻电极间距控制第一温区石墨管和第二温区石墨管的长短实现温区的控制。其中,第一温区石墨管(1500~2000℃)用于金属的蒸发,第二温区石墨管(2000~2500℃)用于金属掺杂富勒烯特种材料的合成。相比于电弧放电法,解决了在合成金属掺杂富勒烯特种材料时的,合成条件不确定性;相对于离子注入法,大大的降低了空富勒烯的产生,提高了合成的效率和提高了特种材料的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962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11148689.7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J49/04
Abstract: 一种电喷雾质谱传输毛细管的加热装置,涉及质谱分析领域。设有柔性加热膜、热电偶和固定套管组件;所述柔性加热膜为金属电加热膜,柔性加热膜的外部为聚酰亚胺制绝缘薄膜,柔性加热膜的内部为金属箔制电阻性电路;所述热电偶用于测量传输毛细管受热温度;所述固定套管组件由两个相同的铝制半圆形柱体杆组成,每个铝制半圆形柱体杆的横向截面上设有两个半圆形凹槽,所述两个半圆形凹槽用于固定传输毛细管和热电偶;固定套管组件对齐安装,固定套管组件将两片柔性加热膜夹在中间,传输毛细管和热电偶被固定在半圆形凹槽中,并被两片柔性加热膜包裹受热。
-
公开(公告)号:CN107946167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212978.4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配合物质谱分析装置,涉及质谱分析。设有电喷雾/纳升喷雾离子源、喷嘴、机械泵、漏勺、推斥极、电离室、聚焦极、飞行时间质谱加速区、飞行时间质谱无场区、飞行时间质谱反射区、检测器和分子泵;推斥极上设有一层薄栅网;喷嘴、第1漏勺、第2漏勺、推斥极、电离室和聚焦极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依次组成离子传输装置;从喷嘴经第1漏勺、第2漏勺到离子传输装置;机械泵连接在喷嘴与第1漏勺之间;第2分子泵连接在第1漏勺与第2漏勺之间;第1分子泵位于离子传输装置和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所在腔室;飞行时间质谱加速区无场区反射区和检测器共同组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离子传输装置的中轴线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垂直正交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96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48689.7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J49/04
Abstract: 一种电喷雾质谱传输毛细管的加热装置,涉及质谱分析领域。设有柔性加热膜、热电偶和固定套管组件;所述柔性加热膜为金属电加热膜,柔性加热膜的外部为聚酰亚胺制绝缘薄膜,柔性加热膜的内部为金属箔制电阻性电路;所述热电偶用于测量传输毛细管受热温度;所述固定套管组件由两个相同的铝制半圆形柱体杆组成,固定套管组件的轴向截面上设有两个半圆形凹槽,所述两个半圆形凹槽用于固定传输毛细管和热电偶;固定套管组件对齐安装,固定套管组件将两片柔性加热膜夹在中间,传输毛细管和热电偶被固定在半圆形凹槽中,并被两片柔性加热膜包裹受热。
-
公开(公告)号:CN1079372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84328.6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M1/36 , C12M1/34 , C12Q1/68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 C12Q2565/301 , C12Q2565/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掌上焦磷酸测序系统,属于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所述数字微流控芯片、电磁模块与集成电路连接,集成电路与化学发光采集模块连接至计算机。本发明所述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掌上焦磷酸测序系统使用印制电路板为芯片基底,基于芯片上介电润湿原理通过对芯片上电极通电顺序的调控实现测序过程中的液滴生成、运输、混合和分裂,易于操控和小型化,所产生的光信号可以被快速实时读取,从而实现芯片上单碱基的测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集成,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极大地降低了测序的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基于焦磷酸测序的基因检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99494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52334.8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 , C12Q1/30 , G01N7/18 , G01N33/54373 , G01N33/56983 , G01N33/581 , G01N33/587 , G01N233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压检测的高灵敏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无机离子、小分子、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质、DNA、甚至病毒、细菌、细胞等多种靶标的高灵敏度定量检测。本发明利用酶或纳米粒子等催化双氧水生成大量气体,将检测靶标分子的信号转换为气体压强信号,实现信号放大,并最终通过气压计将压强变化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读取,实现高灵敏定量检测。本发明中,利用气压计以三个不同的检测体系,分别为:DNA水凝胶、功能化DNA传感、ELISA体系,证明了该发明的可行性、广泛适用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18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111152.8
申请日:2009-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一种富勒烯燃烧合成装置,涉及一种富勒烯燃烧合成装置。提供一种安全、易控、成本低廉,且具有一定产量的富勒烯燃烧合成装置。设有燃烧炉、燃烧喷嘴、套筒式冷凝管、滤罐、液滤器、热交换器、真空泵、真空调节系统、点火系统、气体供应与控制系统、真空度测试与显示装置。燃烧喷嘴固定于燃烧炉底盘;套筒式冷凝管接燃烧炉的炉盖下游;滤罐通过真空快卸法兰与套筒式冷凝管相连;液滤器通过管路与滤管相连;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与液滤器相连;真空泵通过真空球阀与热交换器相连;真空调节系统设有通气阀和真空球阀,点火系统与炉体相连;真空度测试与显示装置与燃烧炉炉体相通;气体供应与控制系统通过供气管道与燃烧喷嘴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