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341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01581.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量测电压差值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通过利用母线出口处和线路末端安装的同步量测装置,采集配电网线路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数据。根据故障前后同步量测装置处节点的量测电压差值与计算电压差值,构建故障支路辨识原则。进一步地,结合母线出口处和故障支路末端的电压、电流量测数据,实现线路故障点的精确定位。本发明的定位方法无需考虑配电网中同步量测装置的全局可观性,只需在母线出口处和线路末端安装量测装置,且能够实现故障点的精确故障定位。故障定位方法一方面减少了配电网量测装置的数量,另一方面提高配电网故障定位精度,具有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6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280672.4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狼群等级分子动理论(以下简称WR‑KMTOA)的多目标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在WR‑KMTOA中,借鉴狼群等级制度中根据体能情况将狼群成员分为头狼、乙狼、亥狼的思路,将狼群成员的体能视作变量、体能指标视作适应度,将算法寻优过程中的数值个体分为最优、优秀、较差三个等级,并采用体能分级、引导协作、学习训练三个阶段设计算法,分别将数值个体进行等级分类、提高优秀数值个体适应度、提高较差个体适应度,最终实现寻优结果优化。该算法能改善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KMTOA)易陷入局部最优、寻优精度不高等问题,且将其应用于微能网多目标协同调度工程问题时,比KMTOA的优化效果更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1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574409.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交直流系统机组出力与拓扑结构的随机优化方法,步骤包括:S1.构建优化模型;S2.将优化模型中所有支路开关的状态设置为闭合状态;S3.将步骤S2处理后得到的优化模型分解为多个子模型,每个子模型只含一个N‑1故障或不含任何故障;S4.对各个子模型分别进行求解,得到第一阶段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S5.根据各子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获取有效开关集合;S6.在步骤S1所构建的优化模型中将有效开关以外的其余开关的状态设置为闭合状态,得到第二阶段优化模型;S7.求解第二阶段优化模型,得出最终的拓扑结构和机组出力联合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同时高效优化交直流系统机组出力及拓扑,具有计算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63269.X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长沙新奥湘江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微网鲁棒优化的不确定集构建方法和系统,生成不确定性量误差样本集,求解样本集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矩阵;利用PCA找到样本的相关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信息。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将用于决定内部椭球的半轴长和轴方向;将样本集区域划分为k个区间,建立高维椭球区域;基于Quickhull凸包算法将k个区间的点集构造出k个凸包,最终建立基于多区间凸包的不确定集。基于多区间凸包的不确定集,考虑了不确定性量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设置合适的多个区间,避免了实际中出现概率较小的场景,减小了鲁棒优化的保守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811580314.8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综合评估和优选配电网自愈恢复方案的方法,步骤如下:判断是否存在环网,保留无环网的自愈方案;评估剩余自愈方案的节点电压有效值、短路电流、线路传输电流是否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要求,评估重要负荷所在节点的电压谐波总畸变率、特征谐波电压畸变率是否满足电能质量要求;计算开关动作次数、总失电重要负荷、总失电负荷、电压质量合格率,计算综合评估指标,并按其对自愈方案排序。如有多个方案综合评估指标最优,按总失电重要负荷筛选;如有多个方案总失电重要负荷最小,则再按总失电负荷筛选;如有多个方案总失电负荷最小,则再按开关动作次数筛选;如有多个方案开关动作次数最少,则再按电压质量合格率终选。本发明实现简单且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8223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762778.6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向主动配电网的源‑荷联合时序场景生成方法和系统,通过原始数据构建初始源‑荷时序联合场景,计算各场景间的DTW距离、欧式距离以及源‑荷相关性距离,利用主成分法生成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场景间相似度衡量指标,利用手肘法、轮廓系数选择典型场景个数,随机选取聚类中心。利用聚类散度判别选取典型场景的合理性。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了时间序列的时移特性,能更准确地描述负荷、分布式电源的相关性,能解决多维数组下连续时间曲线聚类效果差的问题;此外,该方法还能利用较少典型场景更准确地描述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提升主动配电网规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7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21508.0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交错的电池脉冲充电变换器,包括两级,前级为受控电流源,后级为多路脉冲控制单元,每路脉冲控制单元包括串联的脉冲控制开关和防反二极管;所述受控电流源用于产生幅值可调的连续电流,完成对脉冲充电电流幅值的控制;所述脉冲控制开关交错导通,完成对脉冲频率和各路脉冲电流占空比的控制,用于产生多路交错的脉冲充电电流;所述防反二极管与电池负载串联,当被充电电池或电池组压差较大时,用于避免被充电电池或电池组之间的直接并联,防止大的反向冲击电流。本发明可以消除脉冲间隔对充电时间的延长,缩短充电时间;实现了对脉冲充电中脉冲幅值、频率和占空比的灵活控制;能很好的实现被充电电池或电池组之间的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01581.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量测电压差值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通过利用母线出口处和线路末端安装的同步量测装置,采集配电网线路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数据。根据故障前后同步量测装置处节点的量测电压差值与计算电压差值,构建故障支路辨识原则。进一步地,结合母线出口处和故障支路末端的电压、电流量测数据,实现线路故障点的精确定位。本发明的定位方法无需考虑配电网中同步量测装置的全局可观性,只需在母线出口处和线路末端安装量测装置,且能够实现故障点的精确故障定位。故障定位方法一方面减少了配电网量测装置的数量,另一方面提高配电网故障定位精度,具有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74409.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交直流系统机组出力与拓扑结构的随机优化方法,步骤包括:S1.构建优化模型;S2.将优化模型中所有支路开关的状态设置为闭合状态;S3.将步骤S2处理后得到的优化模型分解为多个子模型,每个子模型只含一个N‑1故障或不含任何故障;S4.对各个子模型分别进行求解,得到第一阶段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S5.根据各子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获取有效开关集合;S6.在步骤S1所构建的优化模型中将有效开关以外的其余开关的状态设置为闭合状态,得到第二阶段优化模型;S7.求解第二阶段优化模型,得出最终的拓扑结构和机组出力联合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同时高效优化交直流系统机组出力及拓扑,具有计算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98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83857.0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接入电网的无功电压两级分区及控制方法,包括:首先根据风电场对电网各节点无功电压灵敏度的大小,结合聚类算法将电网节点初级分区,使区域无功就地就近平衡,实现以最小的无功量达到区域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目的;其次,提出了综合考虑无功电压灵敏度、风电场无功裕度以及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能力的次级分区指标,将含有两个及以上风电场的初级区域进行二次划分形成若干次级区域,次级区域内节点的无功电压由无功裕度、无功电压控制能力和对节点电压影响度综合性能更好的风电场优先参与,增强了风电场的高/低电压穿越能力,提高了电网的电压稳定性。本发明也适用于电网内其余无功源,如发电机、光伏电站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