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全双工无人机通信基站的低能耗鲁棒安全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68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354953.4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全双工无人机通信基站的低能耗鲁棒安全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系统的安全能效优化指标;根据获取的安全能效优化指标,构建以安全能效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无人机发射功率与飞行航迹为优化变量的联合优化问题;基于构建的联合优化问题,设计基于连续凸近似和半正定转换方法的鲁棒优化求解算法;利用鲁棒优化求解算法计算获得具有应对非法窃听位置误差的最佳无人机发射功率与飞行航迹。本发明在考虑安全性和能效性的同时还考虑了系统的鲁棒性,在无法准确获知非法窃听者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无人机发射功率与飞行航迹进行优化,提高了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安全能效。

    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下的无人机基站最佳高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6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047902.3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下的无人机基站最佳高度计算方法,针对实际场景中信道存在估计误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空-地无线链路传输特性建立无人机基站空-地链路信道误差模型;以无人机基站与地面用户俯仰角及信道误差系数为优化变量,推导无人机基站空-地传输信号中断概率函数表达式;以中断概率为优化目标,获取基于一维搜索的低复杂度无人机基站最佳高度计算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下的无人机基站最佳高度计算方法,给出了符合空地无线传输特性的无人机基站中断概率函数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实际场景中信道误差对无人机基站最佳高度的作用机理。

    一种频谱共享场景下的星地融合网络通感一体化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82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59536.0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谱共享场景下的星地融合网络通感一体化传输方法,包括:星地融合网络的控制中心获取覆盖范围内卫星用户和地面用户的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根据获取的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卫星网络采用多播技术服务多个卫星用户,地面网络则通过通感一体化技术为多个地面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同时,对特定的区域进行感知;在满足通信和感知需求的条件下,通过对卫星平台和基站的波束成形权矢量进行鲁棒优化设计,不仅使得系统总的发射功率最小化,而且使得卫星和地面网络间的干扰进行有效抑制,实现两个网络的频谱共享。本发明针对星地融合网络,提出的通感一体化传输方法既满足了未来移动通信需要同时提供通信和感知服务的需求,而且能有效提升频谱效率。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星地融合安全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2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577918.9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星地融合安全传输方法,获取作为合法用户的地球站无线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窃听者的位置信息;基于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以卫星和基站的总发射功率最小化为目标,添加约束条件,对卫星波束成形权矢量、基站发射功率及智能反射面相移矩阵进行联合优化,建立相应的安全传输问题模型;对安全传输问题模型进行求解,计算获得核心网设计方案;卫星、基站和智能反射面依据核心网设计方案实现卫星通信的安全可靠传输;本发明保证地球站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智能反射面产生友好干扰,使得窃听者的输出信干噪比低于解调所需的门限值,实现卫星通信的安全传输。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星地融合安全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2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77918.9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星地融合安全传输方法,获取作为合法用户的地球站无线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窃听者的位置信息;基于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以卫星和基站的总发射功率最小化为目标,添加约束条件,对卫星波束成形权矢量、基站发射功率及智能反射面相移矩阵进行联合优化,建立相应的安全传输问题模型;对安全传输问题模型进行求解,计算获得核心网设计方案;卫星、基站和智能反射面依据核心网设计方案实现卫星通信的安全可靠传输;本发明保证地球站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智能反射面产生友好干扰,使得窃听者的输出信干噪比低于解调所需的门限值,实现卫星通信的安全传输。

    基于非正交多址技术的星地联合波束形成和功率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763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147087.0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技术(NOMA)的星地联合波束形成和功率分配方法,在该网络中,卫星通信子网络服务多个地面站,地面蜂窝子网络服务多个蜂窝用户,两个子网络实现频谱共享。首先,地面蜂窝子网络中采用NOMA技术,基于蜂窝用户之间信道的相关性和信道增益的差异性,提出了多用户分簇方法;其次,在用户服务质量得到保证,以及卫星和基站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建立整个系统的和速率最大化的优化问题;接着,采用S-Procedure和泰勒展开法,将该非凸问题转换成凸优化问题,并进一步利用迭代罚函数法得到卫星和基站的最优波束形成权矢量和功率分配因子。本发明将波束形成和非正交多址技术相结合,为提升星地融合网络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提供技术方案。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逆稀疏表示的灰度-热目标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4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41432.6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逆稀疏表示的灰度-热目标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粒子滤波器来产生目标候选矩阵Y1和Y2;提出一种基于逆稀疏表示的灰度-热跟踪框架,并通过该模型来联合估计Y1和Y2目标候选编码,得到逆稀疏表示矩阵U1和U2;将U1和U2放入支持向量机进行判别,区分最佳目标和目标候选。本发明将典型相关性分析和逆稀疏表示集成到统一的联合优化模型中,通过探索公共子空间中灰度和热视频序列之间的相似性来突出跟踪目标的有用信息,确保从不良照明场景中获得针对目标候选者的鲁棒编码结果;提出了一种交替重构算法来解决联合优化问题,具有快速收敛性及较强的鲁棒性;使用支持向量机对目标候选的编码结果进行判别,提高跟踪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