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菌粘膏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17592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05212.2

    申请日:2011-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菌杀虫制剂的制作与林间应用方法,所述真菌粘膏的原料组分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真菌孢子粉1~3份;红糖80~100份;淀粉40~60份;水25~40。将上述各原料混合制成粘膏状,然后加工封装在空牙膏壳或乙烯管子里则制成真菌粘膏。本发明材料来源广,成本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在生产上易于推广应用,可根据不同靶标害虫选用其致病力较强的菌种以及专化性菌株生产出的孢子粉,从而可提高防治效果;将粘膏加工封装在空牙膏壳或乙烯管子里,则可以携带上树防治蛀干害虫,更为方便。

    一种白僵菌固体发酵箱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37477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078702.3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僵菌固体发酵箱,发酵箱被放置于发酵室中,发酵箱包括箱体、门体、支撑架、托盘、传感器组和循环组件;箱体的内部具有发酵腔;支撑架设置于发酵腔中,支撑架具有多个呈竖直方向平行分布的支撑框架,每个的支撑框架上均设置有托盘,托盘的底面阵列式分布有多个通孔;托盘与相邻托盘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0.18m;传感器组包括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基质温度传感器;循环组件设置于发酵腔中,循环组件用于实现发酵腔内空气的内循环和发酵腔内空气与发酵腔外空气的外循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发酵过程中“烧盘”现象的发生,并促进箱体内白僵菌生长均一。

    一种松墨天牛防治装置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01384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70430.1

    申请日:2016-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持续控制松墨天牛的防治装置,包括引诱木及防雨装置,所述引诱木放置在所述防雨装置内,所述引诱木包括完整的木质部和完整的树皮,所述引诱木的表面沿引诱木长度延伸方向缠绕菌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诱木的表面缠绕菌条,使得被引诱的松墨天牛成虫到引诱木上交配、活动时感染病原菌后再去传染其他健康松墨天牛虫体,同时,将引诱木集中除害处理,达到传播病原菌及消灭引诱木上松墨天牛虫卵的双重效果,实现持续、有效控制松墨天牛的目的。

    一种松墨天牛诱集传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101383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70356.3

    申请日:2016-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持续控制松墨天牛的松墨天牛诱集传菌装置,包括诱集装置及传菌装置,所述传菌装置包括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开口,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诱集装置的侧壁连接,所述通道的内壁沿通道的轴向设有多条菌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诱集装置的侧面增加传菌装置,使得被诱集的松墨天牛成虫感染病原菌后再去传染其他健康松墨天牛虫体,达到传播病原菌的效果,实现持续控制松墨天牛的目的。

    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897895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438530.4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包括容器壁、容器底面、筋板和底座,所述容器壁与容器底面连接以形成具有开口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的高度为5-10cm,所述容器底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6mm,所述发酵容器在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通过筋板与所述容器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容器底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配合的开口槽,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堆叠设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简单、效率高,生产环境稳定,省时省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