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535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56190.2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降低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热阻以提高层间粘结性能的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路面层间热阻问题导致层间粘结性能下降,现有方法难以处理层间热阻作用对层间粘结破坏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表面带肋的有孔道钢棒,孔道内填入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做成高导热棒体,设置在层间结构中。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棒体之间的间距,然后采用分段插入的方式,分别在基层施工后、每一层施工后对应位置插入导热棒,且棒体伸出结构层1cm,使上下层间的导热棒能完全接触,形成导热通道。这种方式既可以组建导热通道降低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热阻,又可以在结构层间形成骨架,提高沥青路面层间黏结强度和高温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730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56378.7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杜仲胶提高沥青形状记忆性能的方法,属于沥青改性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改性后,形状记忆性能不明显,或形状记忆效果差,固定率和回复率低,沥青路面裂缝自愈合难以实现,影响道路耐久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70#道路石油沥青与制备好的形状记忆杜仲胶在高速剪切乳化机中加热搅拌,制备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杜仲胶改性沥青,然后利用相关仪器测试其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形态,最后研究杜仲胶改性沥青的形状记忆性能和形状记忆机理,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提高沥青形状记忆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形状记忆杜仲胶改性沥青可以实现沥青路面裂缝自愈合,减少大量维护成本和资源消耗,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369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69094.1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路用超高流动性早强水泥基灌浆材料,所述新型路用超高流动性早强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原料包括水泥、膨胀剂、稳定剂、消泡剂、减水剂、砂和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路用超高流动性早强水泥基灌浆材料,较好地解决了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不足、缺少早期膨胀、凝结时间过长而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超高流动性时出现泌水离析现象问题,提供一种同时满足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要求,具有超高流动性、高早期强度、低收缩、灌注后能够在3-5h形成强度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新型路用超高流动性早强水泥基灌浆材料。本发明的原材料节能环保、性能优异,成本较低、可以快速投入实际工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791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53510.X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一种竹材加固木梁受弯构件,包括木梁、竹板、胶粘剂、角形扣件、锚栓共同组成,竹板使用胶粘剂紧密粘结于木梁的底面,角形扣件沿着木梁的纵向离散间隔布置于木梁的底面和侧面相交的角部位置,角形扣件的底部翼缘固定于竹板的底面,角形扣件的侧面翼缘固定于木梁的侧面,形成构件整体。本发明通过角形扣件对加固竹板多重锚固,有效防止竹板与木梁脱离,提高木梁的抗弯能力,充分发挥竹材抗拉强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1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53509.7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一种竹板弯剪加固混凝土梁构件,包括混凝土梁、竹底板、胶粘剂、角形扣件、锚栓、竹侧板共同组成,竹底板粘贴于混凝土梁底部,若干竹侧板垂直于混凝土梁的纵向而间隔粘贴于其两个侧面,角形扣件沿着混凝土梁的纵向离散间隔布置于混凝土梁的底面和侧面相交的两侧角部位置,竹侧板与竹底板通过角形扣件连接为一体。本发明不仅可提升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还可提高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抗剪加固的竹侧板自然实现对抗弯加固的竹底板的锚固,避免了加固竹板的剥离破坏,保证了加固结构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1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24564.6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9D175/04 , C09D7/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75/04 , C08K2003/2241 , C08K2201/011 , C09D7/62 , C08K9/04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路用超疏水抑冰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借鉴荷叶及昆虫翅膀表面微构造特征,通过对微‑纳米材料进行低表面能处理以达到超疏水性能,采用耐候性良好的粘结料制得新型抑冰涂层。首先,将纳米二氧化钛采用硬脂酸及乙醇进行低表面能结构重组处理,制得具有超疏水性的改性纳米复合颗粒;然后,将环氧丙烷和羟基硅油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湿固化型聚氨酯;最后,将复合颗粒与湿固化型聚氨酯制备成新型抑冰涂层。本发明在结冰前期对冰晶成核起延缓作用,在结冰中期对冰晶生长起抑制作用,在结冰后期使冰雪易清除。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路面,对主动除冰雪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00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30038.8
申请日:2013-09-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高效阻燃剂的多元复配方案的设计方法,解决目前沥青阻燃剂阻燃效果差、不能对沥青热分解全过程进行高效阻燃的问题。先根据沥青各组分热重试验,了解沥青各组分热分解性能梯度分布特征;再分别优选与沥青各组分热分解温度区间相匹配的阻燃剂及其添加量,先在各组分层面上实现阻燃;其次,根据沥青中各组分含量,初步设计出阻燃剂复配方案,考察该复配多元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效果及各阻燃剂之间协同效应,对阻燃剂复配方案进行初步优化;最后,评价复合阻燃剂对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进一步优化阻燃剂复配方案,完善阻燃剂多元复配方案设计。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实现对沥青热分解全过程进行高效阻燃,提高沥青路面火灾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3477.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4B2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纳米颗粒‑丙烯酰胺共聚型抗冲刷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颗粒进行部分改性;再以改性纳米颗粒、丙烯酰胺、丙烯酸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偶氮二异丁脒为引发剂,在氮气条件下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改性纳米颗粒‑丙烯酰胺共聚型超支化聚合物凝胶;最后经造粒、干燥、粉碎处理得到一种絮凝剂粉末。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以纳米颗粒为核、有机高分子为支链的超支化聚合物分子作为絮凝剂来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拌合物抵御动水冲刷的能力和抗分散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减水作用,可有效改善混凝土流动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62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1811264291.X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肋加气混凝土企口楼板体系,由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纵肋(2)、螺栓连接件(3)和型钢支座(4)共同组成,预制加气混凝土企口板(1)底面紧贴纵肋(2)上表面,二者长度相同,通过外部包裹了橡胶衬垫(33)的螺栓连接件(3)将二者组合形成楼板整体,楼板的纵肋(2)搭设在型钢支座(4)上,型钢支座(4)固定在承重墙楼板抗弯刚度低,跨越能力不足,楼板企口位置水平方向装配不便,两种材料组合易产生温度应力等缺陷,具有质量轻、抗震性好、工业化生产程度高、装配化程度高、无湿作业、可拆卸重复利用的综合优点,可应用于土木建筑领域。(5)上,形成装配体系。本发明解决了加气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2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811007099.2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环向搭接方法,通过预制FRP壳体、粘结外金属片、粘结内金属片、环向缠绕FRP壳体、搭接金属片、拧紧搭接螺栓实现一种加固桥梁水下结构FRP壳体环向搭接,一端内金属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阳扣,另一端内金属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阴扣。本发明融合胶结和机械连接为一体,胶结部分水上实现,机械连接部分水下操作,水下操作简单,施工快捷方便,固定牢靠。FRP壳体的两端的搭接宽度根据实际缠绕情况自由调整,实现金属片的不同搭接宽度,避免了对FRP壳体下料长度的高精度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