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5780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784949.9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多形貌纳米铁/钴氧化物的方法,包括步骤:将非晶态FeCo合金前驱体作为工作电极,铂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饱和KCl)作为参比电极,在0.5mol/L KOH碱性溶液中进行多周期循环伏安扫描;设定循环电位由‑1.25V上升到0.6V再回到‑1.25V为一个循环周期,扫描速度为50mV/s。工作电极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往复的氧化还原和活化,最终在施加n个循环周期后,经冲洗清洁和干燥,在电极表面形成大小尺寸在纳米级的铁/钴氧化物。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绿色环保,其所使用的设备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13705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367826.6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循环伏安法在合金表面制备银纳米粒子枝状团簇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Ag‑Zn合金薄片作为工作电极,铂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饱和KCl作为参比电极,在KOH溶液中进行多周期循环伏安扫描;设定扫描电位由‑1.5V上升到0.9V再回扫到‑1.5V为一个循环周期,扫描速率为10~100mV/s,工作电极在循环的过程中被活化并不断反复被氧化还原,最终在施加多个循环周期后,经清洗和干燥,即得到约100nm银纳米颗粒枝状团簇负载的合金薄片。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绿色环保,其所使用的设备简单。
-
-
公开(公告)号:CN212682315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190875.X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21F2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钛合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海工混凝土耐蚀钛合金网结构的制备系统,包括送丝器、接丝板、驱动器以及焊接系统。送丝器用于将钛合金丝材送至接丝板;驱动器设置在送丝通道的末端,接丝板设置在驱动器上,驱动接丝板在驱动器表面的X‑Y方向运动以及转动;接丝板具有基底以及从基底向上形成的阵列式槽位,阵列式槽位沿着基底的高度方向至少包括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层槽位和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层槽位,驱动器按照逐条、逐层铺设的方式控制移动和/转动接丝板以在接丝板上形成至少两层交叉的网状结构的钛合金丝材;焊接系统用于在所述钛合金丝材的交叉位置进行点焊。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海洋工程用钛合金网生产工艺,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945828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338311.8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腐蚀环境实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3D打印壳体的可用于腐蚀环境实验的试验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根据待测工件的形状设计为预定形状的结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多个插孔以及至少一个工件插入口;其中,待测试工件从所述工件插入口连接到所述壳体,并使待测试工件的测试部位暴露在由待测试工件和壳体所构成的密封测试空间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印形成的壳体能适应的包覆在待测试工件测试部位的外围,为测试部位提供封闭的腐蚀测试环境,同时能让部分结构暴露在外,以便于施加压应力,封闭系统的电化学测试更为稳定,不会出现腐蚀离子产物的浓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212443141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157461.7
申请日:2020-06-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22D11/0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结晶装置,包括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成竖直状态地设置并且位于金属液流流向的下方位置;所述主体部限定了内部的多个位置,所述位置被配置用于装配结晶器;多个结晶器设置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位置上,每个结晶器用于接收一路流入的金属液流并在结晶器内结晶成型;所述每个结晶器的内部还设置有一通过电机驱动的下拉机构,被设置成在电机的驱动下沿着结晶器的内壁在竖直方向移动,以下拉或者支撑钛合金坯棒;其中,所述多个结晶器之间等间隔地竖向排列,结晶器的外表面设置有7YSZ热障涂层,厚度相同并且厚度为5‑10mm。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棒状钛合金高效率、高均匀性、低成本化的结晶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21047661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560018.1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钛合金拉丝处理设备,包括安装板、电机座、电机、连接筒、转动辊、锁紧装置和吸气装置,所述的安装板的右端通过销轴安装有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与连接筒的右端相连,连接筒的外壁套设有转动辊,连接筒的左端位于锁紧装置上,锁紧装置安装在安装板上,安装板的左端安装有吸气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钛合金拉丝后,钛合金的表面仍残留有润滑油,且润滑油上黏附有一定的料屑,人们通常手持吸油毡对钛合金表面进行手动擦拭,擦拭较为麻烦的同时,由于拉丝后的钛合金为磨砂表面,人工擦拭后仍有一定量的料屑与润滑油留在磨砂表面上,且手动擦拭可能会出现漏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231259U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22209518.2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监测装置,包括压应力系统、气液传输系统、钝化膜损伤以及电化学系统。通过应力系统模拟材料受海洋压力的情况,并结合电化学系统实现材料钝化膜损伤时电位的原位观测,通过气体传输系统实现溶液中的除氧操作,液体传输系统实现液体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可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监测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的电化学数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材料在不同应力下进行测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215127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2042639.2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通量多联式压缩蠕变试验装置,包括压力加载系统及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配置以控制通过压力加载系统对多个样品同时加载恒定压力进行不同的压力测试;压力加载系统由压力形成和压力传输系统、压力控制与测量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的高通量多联式压缩蠕变试验装置能够长时间施加恒定的外力、测量精度高,并且能够同时进行多组试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649442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20107575.2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式多通道应变测量装置,包括立式方框框架、加压机构、阵列测量组件、X形状固定组件以及隔离机构。立式方框框架由依次相邻并垂直连接的侧壁面构成。立式方框框架的侧壁面根据测试条件通过螺纹连接相应数量的位移计,周期性阵列式排列的位移计阵列。在每个侧壁面上设置的阵列测量组件,与待测对象接触,用于测量待测对象在受压状态下的应变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应变数据处理,获得每个测量点的应变结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接触式位移计阵列以及样品轮廓变化测量数学模型,测量变形过程中试验材料的整体变形,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保持阵列测量系统相对样品静止,提高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