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45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3731.X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换能的清洁供热集成系统,属于分布式储能领域,集成供热系统包括:换热站、电锅炉、光热集热器、电热泵、第一循环泵、一次网供热管路及二次网供热管路;换热站通过一次网供热管路与总供热源连通,通过二次网供热管路与建筑用户的供热入口及回水端连通,以形成第一支建筑用户供热回路。电锅炉与建筑用户的供热入口及回水端连通,以形成第二支建筑用户供热回路。光热集热器与建筑用户的供热入口连通;电热泵与建筑用户的回水端及光热集热器连通,以形成第三支建筑用户供热回路。在第一循环泵的作用下驱动工质在二次网供热管路内流动,对建筑用户进行供暖,提高了二次网的供热效率,并实现了大热网的稳定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97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80184.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4D19/10 , F24D3/10 , F24D3/14 , F28D20/00 , F28F27/00 ,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9/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网动态供热策略确定方法,属于供热领域,首先通过结合供热系统中换热器、管道、围护结构的动态标准热阻模型,构建供热系统的整体动态热量流模型,从而建立了热源供水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函数关系,然后确定以室内温度波动最小和全天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热网动态协调优化模型,最后根据实时的室外温度,迭代计算维持室内温度稳定的热源供水温度,为基于温度调节的热网动态优化运行提供了供热策略,在降低了碳排放的同时提升了用户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77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44978.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热‑地源热耦合的双蒸发器混合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光热集热器、地埋管、地暖盘管、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冷凝器;光伏光热集热器用于获取光伏发电产生的余热;地埋管用于在冬季运行模式下获取地热并传递至第二蒸发器,在夏季运行模式下释放热量;第一蒸发器用于将获取的余热热量交换至热泵循环回路;第二蒸发器用于在冬季运行模式下将获取的地热热量交换至热泵循环回路,在夏季运行模式下将吸收的房屋热量交换至热泵循环回路;冷凝器用于对热泵循环回路输出的蒸汽进行冷凝;地暖盘管用于在冬季运行模式下进行供热,在夏季运行模式下吸收房屋热量,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太阳能热电利用、地源热泵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24874.4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8 , H01M10/6563 , H01M10/6569 , H01M10/615 , H01M10/6556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式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热泵循环系统、循环水系统和控制器,其中,循环水系统包括电加热储热装置、储水箱、循环水泵、散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出口依次通过电加热储热装置和储水箱并联连接动力电池堆和负载的进口;动力电池堆和负载的出口均通过循环水泵连接散热器的进口,循环水泵用于对循环水进行加压,所风冷散热器用于对循环水进行风冷散热;散热器内设置有用于实时采集循环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散热器的出口连接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进口;控制器分别连接制冷‑热泵循环系统和循环水系统,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2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31770.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为了实现热源与热汇的大范围温差的高效换热,显著提升传热效率,并根据热源及热汇的温度流量需求自动改变运行方式以实现大范围变工况下高效换热,该发明提出了一种拼装式自适应冷热联供超级热泵机组及运行方法。该机组的热源与热汇采用一级或者多级拼装方式实现热源及热汇的大温差换热过程,相比现有技术,采用了基于热源热汇温度流量信号自动改变运行方法的模式在各种换热工况下均可实现高换热效率,进而显著的降低了运行成本,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24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09789.4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属于能源高效利用领域。该系统采用能源塔阵列满足大功率制热需求,并采用两级或多级热泵系统实现大范围空气温度变化的需求,同时可以外界条件采用不同循环方式进行工作,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温度工况,进而显著的提升了系统性能,并可在持续制取热水的同时完成设备除霜。
-
公开(公告)号:CN11064562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27392.X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空气能自适应热泵,属于能源高效利用领域。具备较大制热负荷同时占地面积较小,同时解决了多台空气能热泵同时使用空气侧相互影响的难题,此外,空气能自适应热泵还可在不同的室外温度下自动调节内部循环工质的质量和调节不同风机转速,进而解决了空气温度变化时制热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难题,同时,空气能自适应热泵采用新型智能热水除霜系统,可以自动判断结霜区域并进行分区除霜。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3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39476.6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超低温空气制取高温热水自动变负荷空气源热泵,属于电动热泵应用范畴。配备有变工质充注量和变工质配比的两级汽液分离器和储液罐,其可以工作在超低温空气(-40℃以下)制取高温热水(80℃以上)满足供热及工艺生产用热水的需求,该热泵采用高压级氟利昂循环、低压级氟利昂循环和工质分离及充注循环,该热泵采用混合工质,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外温度改变循环工质的流量以及改变混合工质的配比,该热泵解决了严寒地区的空气源热泵应用性能过低的难题,并且具有较好的运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287902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0609125.3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热泵和蓄热装置联用的热电机组及其调峰方法。机组的基本构成元素为汽轮机、电动热泵和蓄热装置,能用于电网调峰。通过电动热泵和蓄热装置联用,根据热电厂的发电调度要求进行蓄热模式和放热模式切换,实现保证供热同时改变热电厂的上网发电量的目的;通过凝汽器和电动热泵的蒸发器回收乏汽热量,降低热电厂的供热成本。本发明提升了热电厂的发电调峰范围,进而增加电网的电力调节范围,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多的上网发电时间,最终解决“弃风”等问题;对于供热能力受限的热电厂,通过使用本发明回收乏汽热量,能提升对外的供热能力。本发明适用于参与电网调峰的热电联产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44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16953.2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热泵与吸收式热泵复合的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包括:电动热泵冷凝器、双侧相变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发生器、吸收式热泵冷凝器、吸收式热泵蒸发器和管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低品位余热废热回收场合,该换热机组采用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和电动热泵蒸发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相比只采用吸收式热泵的技术而言,解除了热泵流程和工质导致的自身最高出口温度限制;相比只采用电动热泵的技术而言,大幅度的减少了耗电量,显著的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该新型机组在节能环保领域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