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5774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57312.6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2842 , H04L67/283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计算网络基于分级缓存的业务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F-UE产生业务请求,由第一F-UE本身响应业务请求;若不能,将业务请求发送给第一F-AP;第一F-AP指示其连接的其他F-UE响应业务请求;若不能,由第一F-AP本身响应业务请求;若还是不能,将业务请求发送给集中处理中心;集中处理中心指示其连接的其他F-AP响应业务请求;若不能,从大规模集中缓存中获取数据业务,响应业务请求;若还是不能,从数据中心中获取数据业务,响应业务请求。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实现了高效可靠地数据业务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98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309023.6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中继网络中的信道估计方法,包括:多个激活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在所有可用频带上同时向中继设备发送导频信号;中继设备在每个可用频带上接收来自多个激活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的混合导频信号,对混合导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将放大处理后的混合导频信号发送给基站设备;基站设备利用导频信号的似然函数对回程链路在当前频带上的信道衰落幅度值进行估计,根据回程链路在当前频带上的信道衰落幅度值的估计结果、导频信号的似然函数、联合先验信息函数对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链路在当前频带上的信道衰落幅度值进行估计。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降低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信号开销,减少中继设备向基站设备的信息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0448602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02600.5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77 , H04L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天线双向中继高分集增益的网络编码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中继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第一用户发送信息和的第二用户发送的第二用户发送信息的模拟网络编码信息;中继根据由第一用户到该中继的信道衰落引起的相位偏移信息,以及由第二用户到该中继的信道衰落引起的相位偏移信息,生成预编码矩阵;中继利用预编码矩阵对模拟网络编码信息进行预编码,生成中继发送信息;中继对中继发送信息进行放大转发,以使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分别对接收到的中继发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另一用户的用户发送信息。在本发明中,解决了传统双向中继网络编码传输可靠性低的问题,提高了双向中继网络编码传输的分集增益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4611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028791.X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调制星座图旋转的无线中继系统的符号级网络编码方法,该方法是根据无线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网络编码符号的旋转角度集,进而确定要进行网络编码的两个配对用户信号的符号叠加系数。基站预知叠加系数后,联合接收到的网络编码信息和用户直传信息进行检测,能够正确恢复该两个用户的信息,并获得更高的传输分集增益。本发明能在降低无线中继引入导致的传输性能下降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上行传输的可靠性,其适用于Type I或非透明中继的上行多址接入中继场景,也适用于双向中继和多播中继场景,兼容现有的无线空中接口协议,且未修改终端现有的通信协议,故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2630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41216.2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密集无线网络中基于博弈的下行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将各个远端射频单元建模为下行传输资源博弈中的参与者,各参与者在参与博弈与竞争过程中,部分远端射频单元选择相互合作来提升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各个远端射频单元之间因其采用不同的博弈竞争策略,使得所有参与者划分为不同的联盟,联盟内成员采用包括时分多址、干扰对齐和波束赋形的特定技术合作方式,并消除联盟内干扰;但不同联盟之间并不合作,故其他联盟的远端射频单元仍对非联盟内的远端射频单元造成干扰,即该联盟模型是划分形式的联盟博弈。本发明方法极大简化各参与者的信息交互,且保证用户服务质量不受影响,消除联盟内其他成员的干扰,进而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0157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73832.5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云无线接入网中抑制导频污染的导频分配方法,根据每个用户到所有射频拉远头的大尺度衰落信息平方和的大小对全部用户进行降序排列,将大尺度衰落信息平方和最大的前K个用户分配到采用正交导频信息对应的用户集合中;再按照大尺度衰落信息平方和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剩余用户依次分配至信道估计误差的均方误差值增加最小的导频信息对应的用户集合中;最后,所有用户都向射频拉远头发送导频信息,各射频拉远头将接收信息反馈至云端的基站处理单元池,用于信道估计,就得到全部用户到每个射频拉远头的信道信息。该方法抑制了云无线接入网中进行信道估计时,因正交导频序列数量不足引起的导频污染,提高了云无线接入网信道估计的精度和传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58891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107023.9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编码的接收检测方法,应用于双向中继系统中,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根据中继站发送的导频信息估算自身到中继站链路的信道衰落信息;两用户设备同时向中继站发送用户发送信息,中继站将接收的网络编码信息进行放大转发;用户设备接收到转发的网络编码信息后,利用估算的信道衰落信息抑制自身发送的用户发送信息造成的干扰;之后利用自身信道衰落信息的估计值和对端用户设备到中继站的信道衰落统计特征,检测得到对端用户设备发送的用户发送信息。本发明解决了无线网络编码通信中由于无法获得全局即时信道状态信息导致无法进行接收检测的问题,简化了网络编码传输系统设计,提高了传输的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08263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593859.X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网络编码的上下行中继传输方法,基站先对发送信息进行基站预处理,再与多个用户终端同时向中继发送信息;中继对接收到的多个用户终端的发送信息与对应基站发送信息的网络编码信息进行中继预处理,消除多个叠加的网络编码信息间的下行传输干扰。然后,中继将处理后的信息分别向基站和各用户终端进行放大转发,基站从接收到的多个网络编码信息的叠加信息中消去自身发送信息后,利用多用户检测算法获得用户终端发送信息;用户终端分别从其接收到的自身发送信息与对应基站发送信息的网络编码信息中消去自身发送信息,获得所需的基站发送信息。该方法只用两个资源块完成基站和多个用户终端间的上下行通信,降低传输时延,提高系统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922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234111.5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6 , H04B7/08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基于干扰规避的波束选择方法,包括:步骤1,基站对波束进行扫描,用户依次测量成形波束信道特性,从中选出候选波束反馈给基站;步骤2,基站收集用户反馈的候选波束信息,建立基站候选波束集及每个候选波束的干扰波束表;步骤3,基站根据用户反馈的候选波束信息向用户发送参考信号,用户利用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基站;步骤4,基站根据波束间的干扰关系表、用户反馈的信道测量信息、用户的候选波束为每个天线面板分配波束。所述方法能够通过减少波束间干扰改善信道质量,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既能反映两波束间干扰强度的近似情况,又可以简化波束间干扰强度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74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81311.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6 , H04B7/0413 , G06N3/04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联合压缩反馈方法,基站对小区内的所有用户发送下行导频序列,用户将已知导频序列和接收信道对比,通过信道估计获取实时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数据集训练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联合压缩反馈神经网络模型,用户使用编码器网络对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压缩并且量化形成反馈码字,用户上行传输反馈码字,基站接收用户组的混合码字,基站使用解码器网络对混合码字进行解码,重构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下,多个用户设备能够更高效地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同时不增加反馈延时和资源占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