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98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007141.5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局部边浪控制能力的变凸度工作辊辊形及设计方法,涉及板带轧制技术领域。工作辊辊形为八次多项式曲线,根据变凸度调控需要选择空载辊缝二次凸度的调节范围;根据局部边浪的大小选择边浪控制系数;根据调节范围和边浪控制系数计算得到辊形系数;根据中部辊径差最小原则计算得到其它辊形系数,将上述数据带入工作辊辊形的八次多项式函数得到工作辊辊形。辊形具备凸度调控能力和对轧制大纲内宽规格带钢进行局部边浪控制的能力;辊形用同一曲线方程进行整体表达,适用于采用整体多项式方式录入辊形的数控磨床;窜辊对局部浪形的控制效果无影响,可在各窜辊位置保证局部浪形控制能力的有效发挥;不会增大轧辊两端辊径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6470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81582.5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线综合板形检测仪及检测方法,涉及板带轧制技术领域。检测仪包括龙门框架式检测平台,在龙门框架式检测平台上安装有传感器移动机构,板带放置在龙门框架式检测平台上;在传感器移动机构上安装有两组激光测距式传感器,传感器移动机构带动两组激光测距式传感器同步沿着板带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移动,两组阵列式布置的激光测距式传感器上下对齐,两组激光测距式传感器分别检测到板带上表面的距离和到板带下表面的距离;数据处理装置将每组激光测距式传感器检测到与板带之间的距离数据处理后得到板带横截面厚度及平坦度。实现了离线同时检测板带横截面厚度及平坦度,而且检测安全、快速,检测仪结构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58882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1210218.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连轧机机型及板形控制方法,包括:上游机架采用UVC(Universal Variable Crown,通用变凸度)工作辊,下游机架采用基于k‑WRS轧机的VSS(Variable Stroke&Step,变行程和步长)窜辊策略和适应长/短行程液压窜辊系统的ASR(Asymmetry Self‑compensating Rolling,非对称自补偿轧制)工作辊,全机架均采用VCR(Varying Contact Rolling,变接触轧制)支持辊。采用本发明的热连轧机机型及板形控制方法的热连轧机在边降、凸度和同板差等重要板形控制指标上均可达到国际上先进板形控制效果,可实现板形高精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92209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58688.8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轧辊辊形测量仪,属于板带轧制过程技术领域。该测量仪包括测量小车、激光测距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数据记录与处理装置,测量仪利用安放在轧辊辊面上的测量小车沿轧辊长度方向上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缓慢平移,激光测距传感器连续测量激光测距传感器与轧辊辊面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到数据记录与处理装置,数据记录与处理装置连续记录测量结果,并实时计算转换为轧辊的辊径值,从而连续获得轧辊的辊径即辊形曲线。本发明的轧辊辊形测量仪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适合工业生产现场进行轧辊辊形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92209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58688.8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轧辊辊形测量仪,属于板带轧制过程技术领域。该测量仪包括测量小车、激光测距传感器、数据传输装置及数据记录与处理装置,测量仪利用安放在轧辊辊面上的测量小车沿轧辊长度方向上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缓慢平移,激光测距传感器连续测量激光测距传感器与轧辊辊面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到数据记录与处理装置,数据记录与处理装置连续记录测量结果,并实时计算转换为轧辊的辊径值,从而连续获得轧辊的辊径即辊形曲线。本发明的轧辊辊形测量仪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适合工业生产现场进行轧辊辊形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941271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671411.1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帝尔保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截面超高强钢构件辊弯成型回弹控制方法—UDI融合集成回弹控制法,属于辊弯成型技术领域。该方法在辊弯成型完整工艺设计过程中,融合集成多质量控制域,综合考虑回弹控制,即在板带横向弯曲过程前,利用反弯法将直线段部分反向弯曲8°~15°,并在之后道次进行回弯;在弯角最终成型前的一道次或几道次利用小弯角半径法,将设计半径减小0.5~1mm,并在最终道次成型为所需的弯曲半径;将弯角部分利用计算出的补偿角度进行过弯法设计。本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复杂截面超高强钢构件连续辊弯成型回弹大且难以控制的难题,为超高强钢连续辊弯成型回弹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稳定批量实现超高强钢复杂截面冷弯型钢的高精度辊弯成型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2347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315342.6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弹性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电薄膜技术领域。该导电薄膜包括预拉伸的弹性基底、弹性连接体和纳米导线,弹性连接体位于预拉伸的弹性基底和纳米导线之间;预拉伸的弹性基底与弹性连接体接触形成粘接面;弹性连接体材料部分嵌入到纳米导线中形成混合过渡区用以增强粘接性能。本发明柔弹性导电薄膜采用弹性材料和纳米材料,并采用预拉伸工艺制成,具有很好的柔弹性,能够在拉伸、弯曲、扭转状态下保持稳定的导电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覆盖智能机器人、人体、衣物、医疗设备等领域复杂或动态表面的电子皮肤,以及对柔弹性有特殊要求的触摸屏、显示器、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94127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71411.1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帝尔保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截面超高强钢构件辊弯成型回弹控制方法—UDI融合集成回弹控制法,属于辊弯成型技术领域。该方法在辊弯成型完整工艺设计过程中,融合集成多质量控制域,综合考虑回弹控制,即在板带横向弯曲过程前,利用反弯法将直线段部分反向弯曲8°~15°,并在之后道次进行回弯;在弯角最终成型前的一道次或几道次利用小弯角半径法,将设计半径减小0.5~1mm,并在最终道次成型为所需的弯曲半径;将弯角部分利用计算出的补偿角度进行过弯法设计。本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复杂截面超高强钢构件连续辊弯成型回弹大且难以控制的难题,为超高强钢连续辊弯成型回弹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稳定批量实现超高强钢复杂截面冷弯型钢的高精度辊弯成型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234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15342.6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5/14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B13/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弹性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电薄膜技术领域。该导电薄膜包括预拉伸的弹性基底、弹性连接体和纳米导线,弹性连接体位于预拉伸的弹性基底和纳米导线之间;预拉伸的弹性基底与弹性连接体接触形成粘接面;弹性连接体材料部分嵌入到纳米导线中形成混合过渡区用以增强粘接性能。本发明柔弹性导电薄膜采用弹性材料和纳米材料,并采用预拉伸工艺制成,具有很好的柔弹性,能够在拉伸、弯曲、扭转状态下保持稳定的导电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覆盖智能机器人、人体、衣物、医疗设备等领域复杂或动态表面的电子皮肤,以及对柔弹性有特殊要求的触摸屏、显示器、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56664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91159.3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10M173/02 , C10N30/06 , C10N30/10 , C10N30/12 , C10N4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轧制用水基纳米润滑剂,所述润滑剂由氧化石墨烯、氧化物纳米粉、聚磷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去离子水组成,其制备步骤为:先将聚磷酸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完全溶解得到初级溶液;再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溶液中搅拌至澄清液体;加入氧化物纳米粉进行表面改性与分散;最后加入氧化石墨烯粉末并通过水浴超声波分散,防止氧化石墨烯和其他纳米粒子的团聚。本发明提供的润滑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磨持久性,同时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冷却性能,并对基底的腐蚀性极低,而且因为形成的润滑膜吸附性强,附着性好,对轧辊表面的氧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冷轧与热轧环境下均可达到较为优良的润滑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