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3110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195294.8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基于自动覆膜与微液池的电化学测试方法与装置,涉及金属腐蚀、自动覆膜技术、微区电化学及系统性数据积累应用技术领域。构成包括自动覆膜系统、微液池测试系统、测试液更新系统、高精度XYZ三维移动平台、显微监控系统、电化学测试系统、存储及控制系统及在各系统间控制指令与测试数据有效传输的连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拓展性高,将自动覆膜技术和微液池测试系统结合,对显微镜下试样目标研究区域进行即时电化学封样与测量,精准控制工作电极反应面积,具有高溶液量/工作电极反应面积比,能减小反应产物的影响,消除缝隙腐蚀,降低漏液、堵塞、氧扩散发生风险,测试过程中具有更低的溶液电阻,实现了微区电化学的自动化封样及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0861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69646.9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属于金属表面处理、表征、系统性数据积累与数据智能化应用技术领域,涉及金属箔材表面处理高通量样品制备与表征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金属箔材表面处理高通量样品制备与表征综合控制系统、金属箔材表面处理高通量样品制备系统、金属箔材表面处理高通量样品表征系统、制备与表征数据存储系统以及在上述各系统间实现有效连接的连接系统,并可包含智能化数据应用系统。本发明主要特征及优势在于,将高通量思想和方法应用到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式金属箔材表面处理高通量样品制备、表征及数据积累,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缩短实验周期,大大提高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筛选与优化、金属腐蚀数据系统性积累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46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83966.7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的金属腐蚀高通量表征实验装置,属于金属电化学腐蚀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包括高通量电解池、金属电极、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图像信号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高通量电解池安装在试验台上,底部通过导线与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相连,上部通过参比电极连接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高通量电解池上方设有图像信号采集装置,图像信号采集装置和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都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该装置用于金属腐蚀试验,可以同时进行多个试样同步反应,同时实现电化学信号和图像信号的实时采集,减少重复性实验,提高实验数据的相关性,最终提高金属腐蚀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78258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70507.X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固体表面温湿度的装置及方法,属于仪器仪表技术领域。一种测量固体表面温湿度的装置,包括湿敏元件(3)及2个温敏元件,即第一温敏元件(1)及第二温敏元件(2),所述第一温敏元件(1)置于被测固体表面,精确测量其温度;所述湿敏元件(3)及第二温敏元件(2)布置在被测固体表面附近,测量此处温、湿度;所述第一温敏元件(1)与湿敏元件(3)、第二温敏元件(2)之间采用细柱(4)或网格支架连接,保持湿敏元件(3)和第二温敏元件(2)所在平面与第一温敏元件(1)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厘米,避免其破坏物体附近风速场从而影响温湿度变化。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62102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77678.0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力耦合疲劳实验装置和方法,属金属材料性能测试和分析领域。该装置包括被测材料试样、冷-热疲劳系统以及应力疲劳系统,所述试样包括夹持段、试验段和过渡段;所述冷-热疲劳系统包括高频感应线圈、旋转密封装置、流量泵、温度传感器、加热电源、冷却介质管道及控制系统;所述应力疲劳系统主要包括主动旋转夹具、从动旋转夹具、传动齿轮、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如下:将被测试样与冷-热疲劳系统以及应力疲劳系统进行连接、固定,进行冷-热疲劳的同时进行不同应力下的应力疲劳,得到应力疲劳寿命随循环应力的变化曲线;调整冷热疲劳的参数,即可得到冷热疲劳温度对疲劳极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9694710U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20367987.5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变形原位检测表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适用的材料变形原位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包括拉/压‑扭复合加载系统、环境温度系统、长焦可见光CCD实时监控系统、真空和气氛环境控制系统、实验位移调整系统;拉/压‑扭复合加载系统包括主控柜、高精度多功能力学加载试验机、高温试样卡具、样品空间位移追踪处理器;环境温度系统包括试样加热装置、水冷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长焦可见光CCD实时监控系统包括高速相机和图像采集处理器;真空和气氛环境控制系统包括Ar气纯化装置、自动充气装置;实验位移调整系统包括XYZ载物台和XYZ载物台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在加工过程下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原位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08270397U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20325686.5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变形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型轧制变形模拟同步辐射试验装置,结合X射线成像、衍射、小角散射等技术在线研究加载过程中材料内部的相变,晶粒取向及显微组织形貌;该装置将实际工业生产中的轧制、锻造等变形过程的共通点进行凝炼,在此基础上结合X射线测试原理,设计了能够配合同步辐射使用的模块化微型力学加载机;为保证材料高温性能测试过程中的X射线透射要求,装置加载系统中采用透光元件对样品进行加载;并将气体保护装置、微型加热元件、隔热保温装置引入试验装置,在模拟工业轧制条件的同时防止样品在高温加载条件下氧化;可很好地在同步辐射试验条件下模拟材料的轧制、锻造变形,完成相关科学问题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12275542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1578096.7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化学测试电极,涉及测量仪器领域。该电化学测试电极包括:待测试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外壳和导线;参比电极位于待测试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且待测试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间隔设置;外壳罩于待测试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外;待测试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分别连接一根导线。本实用新型将三电极体系整合到一个电化学探头即电化学测试电极上,增加三电极体系在同一液面介质下接触的可能,使电化学测试电极在只有很少液膜的环境下,也能产生电化学信号;该电化学测试电极可放置于多相流环境下油气管道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位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872285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2500251.3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可视多相流环路管路试验装置,包括并联设置在补气阀和补水阀之间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一管路分别与第二管路或第三管路形成循环回路,第一管路上依次安装有可视化管道和金属测试管道,第二管路包括气液分离器以及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的供气装置和供液装置,第三管路上安装有加砂装置,利用供气装置、供液装置和加砂装置形成两相流或三相流,两相流或三相流依次经过可视化管道和金属测试管道形成环流,金属测试管道上安装有呈线性阵列布置的腐蚀测试探头和电极测试探头,金属测试管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长输管线在不同多相流动介质作用下腐蚀和冲刷腐蚀的规律、机理和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5015259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711235.1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图像的金属腐蚀高通量表征实验装置,属于金属电化学腐蚀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包括高通量电解池、金属电极、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图像信号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高通量电解池安装在试验台上,底部通过导线与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相连,上部通过参比电极连接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高通量电解池上方设有图像信号采集装置,图像信号采集装置和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都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该装置用于金属腐蚀试验,可以同时进行多个试样同步反应,同时实现电化学信号和图像信号的实时采集,减少重复性实验,提高实验数据的相关性,最终提高金属腐蚀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