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疾病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5904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276172.2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疾病预测系统,从多模态的磁共振数据中提取多个脑区跨模态下的影像组学信息作为节点的特征,提取脑区间的连接组学信息构成邻接矩阵。T1加权结构像通过皮层重建来进行皮层信息提取,静息态磁共振数据用于计算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以及功能连接。通过多模态数据预处理、影像指标提取和结构化数据整合,将多模态的非结构化磁共振影像数据整合成统一的图结构数据,用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疾病进行预测。以本发明计算得到的多模态特征进行疾病预测,可以更好地融合多个脑区跨模态的生理学指标以及脑区之间的相关性并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模型在不同疾病下的泛化能力。

    一种大脑纤维束异常区域精准定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5930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76171.8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脑纤维束异常区域精准定位系统,该系统从扩散磁共振数据中提取全脑的纤维连接,通过自定义纤维束通路或者基于大脑纤维束模板提取纤维束通路。将选定的纤维束通路投射到全脑的纤维连接结果上并进行精细地分段。用扩散磁共振数据计算各向异性分数,平均扩散率,神经突内容积比以及方向分散度等影像学指标,从而得到每条纤维束通路每个节点上的影像学指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在疾病组和健康组之间用这些影像学指标做分类,可以精准定位不同疾病下哪些纤维束通路上的哪些节点发生了异常变化。本发明采用球面约束反卷积重建方法,估计每个体素上的纤维走向函数,来重建每个体素上的纤维分布,可以有效解决纤维交叉的问题。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疾病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5904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76172.2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疾病预测系统,从多模态的磁共振数据中提取多个脑区跨模态下的影像组学信息作为节点的特征,提取脑区间的连接组学信息构成邻接矩阵。T1加权结构像通过皮层重建来进行皮层信息提取,静息态磁共振数据用于计算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以及功能连接。通过多模态数据预处理、影像指标提取和结构化数据整合,将多模态的非结构化磁共振影像数据整合成统一的图结构数据,用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疾病进行预测。以本发明计算得到的多模态特征进行疾病预测,可以更好地融合多个脑区跨模态的生理学指标以及脑区之间的相关性并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模型在不同疾病下的泛化能力。

    一种基于解码的实时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调控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498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76610.5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解码的实时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调控系统及装置。包括:行为学模块:用于得到被试者的记忆准确率;解码模型训练模块:用于所述图模型数据和所述解码标签作为解码模型的输入进行模型训练,获取最优解码模型;实时解码神经反馈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最优解码模型实时预测被试者包含记忆状态和非记忆状态的实时状态信息及实时准确率,并以不同的图片形式反馈给被试者,被试者利用调节策略调节反馈信息,自主训练工作记忆能力。本发明利用解码实时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技术提高或者改善被试者的工作记忆水平,并且提高被试者对于注意力网络和工作记忆网络的自我控制。本发明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的临床治疗。

    基于单个脑区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的工作记忆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369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76173.7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个脑区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的工作记忆调控系统,该系统进行测量被试记忆力水平的行为学实验,给被试呈现熟悉预设面孔的图片并要求记忆图片顺序,接着识别不同图片的相对位置;利用识别正确时的记忆编码阶段磁共振信号计算出显著激活的记忆脑区作为神经反馈训练的靶点;接着在神经反馈任务中提取该靶点当前时间与前一个时间点的信号变化百分比并生成神经反馈信号,指导被试自主地调节靶点活动。本发明通过对工作记忆相关脑区进行定位并利用实时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训练调控记忆脑区,用于增强被试的工作记忆能力,对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老年痴呆患者的记忆力减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种片上光热气体传感器和片上气体传感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9804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34229.2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上光热气体传感器和片上气体传感器组件。所述片上光热气体传感器将具有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的光热气体传感器集成到了片上,相比于传统的自由空间和光纤传感中的光热干涉法而言,因探测臂和参考臂均处于同一衬底之上,外界震动对干涉结构的影响远远小于光纤传感系统。而且,无需额外的相位控制单元,如PZT、AOM等,简化了检测系统,为整个传感检测系统的小型化创造了可能性。同时,探测臂脊形波导层的上波导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下波导材料层的折射率,能够同时支持TM模式的泵浦光和TE模式的探测光。极大的提高了泵浦光与待测气体的相互作用,并降低了泵浦光的光斑尺寸,在保证高灵敏度的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探测波导的长度。

    一种磁共振脑影像的质量提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7915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04674.3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共振脑影像的质量提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包括根据脑影像数据的模态构建质量评估指标,基于所述质量评估指标构建分类模型,将多模态脑影像数据集输入所述分类模型进行评估,得到低质量脑影像数据,借助扩散模型对所述低质量脑影像数据进行重建,得到目标高质量脑影像数据。通过使用低质量和高质量同时作为输入数据,将高质量特征和低质量特征进行融合,把实际质量评估中判定的低质量脑影像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模型,有助于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对于早期疾病检测、定量分析和治疗计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偏振无关的模斑转换器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931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199267.3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偏振无关的模斑转换器,该模斑转换器包括:上层波导和下层波导,上层波导设置于下层波导的上方,上层波导和下层波导之间设有绝缘层;在上层波导和下层波导上下重叠的部分处,上层波导设置至少两段波导;下层波导设置至少两段与上层波导对应的波导;其中,一段波导的参数基于第一模式光而设置,另一段波导的参数基于第二模式光而设置。采用上述结构的模斑转换器能够将不同模式的光分别耦合,使模斑转换器具备偏振无关特性,改善模场失配问题。

    光栅耦合器、光芯片系统及光栅耦合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952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07122.6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栅耦合器、光芯片系统及光栅耦合器的制备方法。其中,光栅耦合器包括:衬底与耦合波导。耦合波导位于衬底上。耦合波导包括光栅波导部与包覆部,光栅波导部位于包覆部内。光栅波导部包括光栅栅齿,光栅栅齿的开口方向背向衬底。衬底包括衬底部、导光部与隔离槽。在衬底所在的平面上,衬底部与隔离槽相邻,隔离槽与导光部相邻,隔离槽位于导光部与衬底部之间,且衬底部围绕隔离槽,隔离槽围绕导光部。导光部用于将入射至导光部的光以无发散的形式引导至光栅栅齿。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具备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备成本低的优点,及避免对衬底强度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提升光栅耦合器的耦合效率。

    光栅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95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07119.4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栅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光栅耦合器包括硅基衬底、形成于硅基衬底上的第一反射层、形成于第一反射层上的下埋层、形成于下埋层上的波导层、形成于波导层上的上包层、以及形成于上包层上的第二反射层,波导层包括多个二维光栅,多个二维光栅沿着光路传播路径方向设置。其中,沿着光路传播路径方向,从一个二维光栅进入的入射光中的部分光透过该二维光栅后会在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的反射作用下进入到下一个二维光栅。本申请能够同时兼顾对偏振的不敏感性以及高耦合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