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研究储层-井筒耦合传热传质规律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2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0866844.2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水合物钻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储层‑井筒耦合传热传质规律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微观模拟海洋水合物储层与井筒,能够简便、高效地模拟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储层时储层‑井筒之间耦合传热传质的过程,实现井筒与水合物储层交界处初始时相互独立、循环钻井液时相互连通的功能,还能够便于后续采集相应的数据和影像信息,填补了技术缺陷,且更接近实际工况。

    一种基于隔水管外含气率监测的深水地层参数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69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73277.2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隔水管外含气率监测的深水地层参数预测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一,根据预先建立的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计算模型以及沿程摩阻方程,气液两相密度方程与含气率计算方程,得到含气率与地层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二,根据得到含气率与地层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绘制含气率与地层参数之间对应关系的图版,预测地层参数,识别与预测井筒溢流情况;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合了多普勒超声监测技术和隔水管含气率监测,基于钻井期间气侵后两相流计算模型得到地层参数与含气率的对应关系图版,并结合对隔水管含气率监测结果,利用图版对地层参数进行预测,进而实现深水井隔水管外含气率监测的地层参数的预测。

    控压钻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306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781896.4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压钻井系统,包括一台泥浆泵、控制器、通过一第一三通阀与所述泥浆泵连通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通在第二支路末端的储能罐、分别与储能罐相连的低压气罐和高压气罐、与储能罐底部连通的回压支路、包括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的控压管汇、以及回流支路。其中,储能罐和低压气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七阀门,储能罐和高压气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八阀门。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为互锁状态。本发明的控压钻井系统只采用一台泥浆泵,两路支路连接泥浆泵输出端,通过对泥浆流量切换和控制调整,代替常规管汇的回压泵,整体架构更简洁,操作简易。此外,本发明的控压钻井控制方法采用了非线性控制算法,能够适应泥浆压力、流量和密度变化。

    水合物相变过程中含水合物储层渗透率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6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24622.3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合物相变过程中含水合物储层渗透率的测定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合物相变过程中含水合物储层渗透率的测定方法。包括:制备基准储层和分解储层;预备驱替气体和/或驱替液体;将驱替气体和/或驱替液体注入基准储层和分解储层,并测定在不同有效应力下基准储层的水平绝对渗透率或垂直绝对渗透率和分解储层束缚气状态下的水相水平有效渗透率或垂直有效渗透率;用稳态法或非稳态法测定基准储层和分解储层的水平气水相对渗透率或垂直气水相对渗透率。本发明可反映相变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藏中的气水渗流规律。

    多相体系钻井液混合器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762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008069.7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体系钻井液混合器,包括:舱体、海水入口、基浆入口、添加剂入口、混合液出口;添加剂入口、混合液出口分别与舱体两端相连,海水入口、基浆入口位于舱体靠近添加剂入口一端且分居舱体两侧;舱体与海水入口间设有海水喷嘴,舱体与基浆入口间设有基浆喷嘴,舱体与添加剂入口间设有分流结构;海水喷嘴、基浆喷嘴均与舱体正对偏心设置;海水入口、基浆入口和添加剂入口将海水、基浆和添加剂通过喷嘴汇入舱体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液通过出口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多相体系钻井液混合器可以使流体加速增加湍流度,扭转使流体形成一次漩涡和增大剪切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混合。

    钻井平台热量供应系统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12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2639.3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平台热量供应系统,包括水箱,固控设备,以及钻井泵,所述水箱内设有盘管,所述盘管包括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所述进口管线与所述固控设备连接,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钻井泵连接。本发明所述的钻井平台热量供应系统,在钻井液循环体系中加入了一个可以进行换热的盘管,并将盘管放置于水箱内,使得水箱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盘管与钻井液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钻井过程中的地热能对水箱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有效的缓解了极地钻井后勤保障的困难,降低了极地钻井后勤保障的成本,且仅需增加盘管和相应的水箱即可,占用空间小,且热量来源于地热能,节能环保。

    用于开采海洋水合物的双连通井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564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0716966.3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开采海洋水合物的双连通井结构及方法,本发明的双连通井结构通过在水合物层设置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连通井,能够在两个连通井之间形成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水合物层内会形成相应的流动通道,以利于注入流体和水合物层中流体的流动,增大注入流体与水合物层的接触面积,而且流体的流动还能够带动热量的交换,从而能够提高水合物层的传热效率和导流能力,提升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向水合物层注入二氧化碳,将注热法和置换法结合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升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效率,同时维持储层的稳定性。

    水合物的微观观测系统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327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93768.9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合物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合物的微观观测系统。该微观观测系统包括高压反应模块(34)、流体输送模块(33)、控制模块(35)和显微观测模块(11),显微观测模块包括独立于高压反应模块设置的样品观测装置,流体输送模块设置为能够在高压反应模块与显微观测模块之间形成使水合物经入液口流入样品观测装置的样品室后由出液口流出的单向循环回路,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高压反应模块的反应条件、流体输送模块所输送的水合物的温度以及显微观测模块中的流经样品室的水合物的温度的控制单元(14)。该微观观测系统能从微观角度观察水合物在不同温压条件下不同溶液中的生长聚集情况,提高了水合物相平衡的检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