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6356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053294.7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01J20/10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对有机磷吸附速度的控制方法,根据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孔壁厚度与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对有机磷吸附活化能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将两种具有不同孔壁厚度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按比例混合,从而获得所需的对有机磷的吸附活化能,从而实现对有机磷吸附速度的控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对有机磷吸附速度的控制方法,无需专门制备具有对有机磷特定吸附速度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克服了传统的反复试验方法存在工作量大、耗时、缺乏定量比较依据等缺点,该方法先进、具有现实的应用意义,且易于操作、价格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5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45808.8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改性电极包括电极,所述电极的工作区域覆盖有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为含有银铂合金纳米颗粒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高分子聚合物膜层。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改性电极,基于电化学技术与丝网印刷电极,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液体中甲醛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无需复杂的仪器操作和前处理过程;检测成本低,甚至改性电极可一次性使用;检出时间快,仅需100秒就能完成测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满足饮料中甲醛含量测试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12833.7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14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基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石墨烯基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前驱体溶液;将预设量的氧化石墨烯粉末分散至所述前驱体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抽滤处理,获取负载有金属盐的氧化石墨烯自支撑膜;采用激光直写技术对所述负载有金属盐的氧化石墨烯自支撑膜进行辐射加热处理,获取石墨烯基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石墨烯载体上吸附的金属盐的快速热分解;能够有效抑制低元合金杂质相的析出,得到具有单一物相结构的高熵合金纳米颗粒;且能够实现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简单且快速的大规模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7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71514.9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仪器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热重分析仪,其包括集成式谐振悬臂梁、样品测试腔、气体仓和数据采集系统;该集成式谐振悬臂梁设于该样品测试腔内,该集成式谐振悬臂梁与该样品测试腔的内壁、该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该集成式谐振悬臂梁用于对待测样品称重和加热;该集成式谐振悬臂梁包括谐振悬臂梁和加热元件;该谐振悬臂梁包括第一端;该第一端设有该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用于加热该待测样品;该气体仓位于该样品测试腔的外部,该气体仓用于给该样品测试腔提供气体氛围。本发明提供的高精度热重分析仪具有结构简单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34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11358.3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针对苯系物气体检测的敏感材料、敏感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敏感元件为双层结构,其包括位于上层的敏感材料层和位于下层的催化材料层。该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水热法获得ZnO纳米片后进一步通过丝网印刷或者旋涂工艺涂覆到印刷有加热电极和叉指电极的平板式陶瓷基片上获得底层气敏材料;进一步通过水热法在其表面均匀生长CeO2纳米片薄膜即得到敏感元件,对其进行焊接、老化、封装后制得苯系物检测气敏元件。本发明所制得的气敏元件具有对苯系物如甲苯,二甲苯等污染气体灵敏度较高、检测下限低、选择性好、工作温度低、具有长期稳定性等优点,可用于室内苯系物污染气体的检测,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保护及室内污染物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67908.7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5/00 , G01N1/28 , G01N23/04 , H01J37/2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TEM构效关联间接原位表征的芯片及其制作方法,芯片包括主芯片及辅芯片,其中,主芯片包括:检测悬臂梁、主芯片凹槽、具有观测孔的观测悬臂梁、主芯片窗口及气孔;辅芯片包括:辅芯片窗口;通过检测悬臂梁的谐振用以检测位于检测悬臂梁上的待测样品的质量变化;主芯片及辅芯片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于TEM样品杆上,主芯片、辅芯片及TEM样品杆之间形成闭合空间;TEM通过辅芯片窗口、观测孔及主芯片窗口观测位于观测悬臂梁上的待测样品的形貌变化。本发明可以在TEM内实现形貌变化及质量变化的间接、原位、实时表征,可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在气固反应过程中的TEM原位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591094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86631.8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VOCs检测的传感系统及检测方法,所述传感系统包括:进样池,所述进样池上部设有进样口;检测池,所述检测池包括样品室、传感器室以及隔离所述样品室和传感器室的防水透气薄膜;固定于所述传感器室内的质量敏感型微传感器;位于所述检测池外、且与所述质量敏感型微传感器电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及显示设备;连接所述进样池和所述样品室的管道;以及位于所述管道上的液体泵。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VOCs检测的传感系统及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液体环境下VOCs的检测设备体积过大、不便于现场分析的问题;及便携式质量敏感型微传感器用于液体环境下VOCs的检测时,难于起振并且质量灵敏度大幅下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9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697613.0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R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频率测量及跟踪系统和方法,主要组成包括计算机、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和传感器接口电路。与传统锁相环电路相比,省去了移相器,减少了不必要单元对信号造成的干扰,提高了信号精度。本发明简化了谐振频率的测量与跟踪,谐振频率及其变化便于实时观察并且自动保存于存储器中,检测过程无需技术人员干预完全由系统自动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99184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250429.6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多功能化微流控芯片的圆片级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一表面具有微通道和储液池的基底,生长第一自组装单层膜;2)提供一具有镂空结构的硬掩膜,对准后,利用紫外光穿过镂空结构辐照至第一自组装单层膜的局部区域,使所述第一自组装单层膜的局部区域被氧化去除;3)在去除第一自组装单层膜的区域生长第二自组装单层膜。4)重复步骤2),局部去除所述第一自组装单层膜的另一局部区域,并在这一区域生长第三自组装单层膜;5)继续重复上述去除和生长步骤,实现多重自组装单层膜在圆片级基底表面的集成生长。该方法可应用于多功能微流控芯片的批量制造,且材料制备简单成熟,易于操作,单次操作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62619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306247.7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螺旋孔道的羧基功能化介孔纳米颗粒的制造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造领域。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三羟基硅基乙酸钠水溶液(简称为CES,25wt%)为制造具有螺旋孔道的羧基功能化介孔纳米颗粒的关键原材料,以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碱性环境下与TEOS(正硅酸乙脂)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即制得具有螺旋孔道的羧基功能化介孔纳米颗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