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6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75916.0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靠性指标增量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负荷增量和预先建立的保护动作概率模型,计算元件保护动作概率;根据元件保护动作概率计算线路过载停运率;根据线路过载停运率,确定可靠性指标值;保护动作概率模型,是基于保护元件的整定参数建立的。本发明对网络中受用户侧负荷增量的线路保护动作概率给出了模型,可以进行数学表示和运算,还能计算过载停运率,最终得到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值。本发明利用增量计算法减少计算成本,同时适用于规划和运行两阶段,对于已经建成的配电网,负荷系数越高,该可靠性指标评估方法对线路过载停运的刻画越精准。因此尤其适用于负荷增长速度较快的配电系统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82430.6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受端电网接纳直流能力检测方法,本发明首先进行直流落点的初步筛选,缩减场景数;接着采用广义等效短路比(GESCR)指标、暂态电压支撑强度(TVSI)指标以及网损指标作为直流落点和机组出力的优化目标,以及考虑多约束条件建立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通过直流馈入规模的等步长递增并重复进行直流落点和机组优化,直至不满足安全运行约束条件停止;最后对计算分析结果逆序进行N‑1安全稳定校验,最先通过校验结果作为受端电网的最大直流承载规模。本发明提出的计算分析方法逻辑清晰、考虑因素全面、易于工程实现、可有效得出受端电网的最大直流接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7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3526.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强 , 杨军峰 , 李旻 , 张宏图 , 黄国栋 , 胡晓静 , 戴赛 , 张传成 , 张加力 , 胡超凡 , 罗治强 , 郑晓雨 , 董时萌 , 李响 , 何明 , 孙毅 , 过夏明 , 路轶 , 周剑 , 张弛 , 张大伟 , 张国芳 , 代宇涵 , 肖畅 , 何川 , 蔡帜 , 王亮 , 陈刚 , 李鑫 , 周京阳 , 潘毅 , 崔晖 , 李立新 , 李强 , 许丹 , 胡晨旭 , 王金龙 , 邓扶摇 , 李金龙 , 杜成锐 , 李伟刚 , 韩彬 , 闫翠会 , 李博 , 门德月 , 燕京华 , 刘芳 , 吴锟 , 刘升 , 盛灿辉 , 胡静 , 吴京菊 , 孙振 , 刘聪 , 李宇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长期电量安全校核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采集的基础数据构建各主体间的耦合关系;步骤2:基于各主体间的耦合关系,分别计算各主体电量裕度,并以各主体的电量裕度作为各主体的对应的电量桶;步骤3:基于各主体间的耦合关系,将要校核的电量计划分配至各主体对应的电量桶;步骤4:分别对比各主体的电量桶与电量计划,判断是否存在任一主体电量计划超过电量桶:若是,转入步骤5;否则结束;步骤5:调整电量计划并转入步骤3。该方法和系统把复杂的中长期电量校核问题简化为电量相关主体的电量裕度计算和分解过程,即算“桶”和装“桶”的直观过程,便于运行人员理解和应用,也便于对社会进行电量调整的量化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0960028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87319.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42 , H04L43/0852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用HSR环网内数据收发方法,所述HSR环网内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多个数据收发节点设备,数据以HSR的方式在所述多个数据收发节点设备之间依次收发;对于任一数据收发节点设备,从所述数据报文的预先设定的字段中提取出累积至上一个数据收发节点设备的总网络延时T,将所述本地网络时延td与所述累积至上一个数据收发节点设备的总网络延时T的和值作为累积至所述数据收发节点设备的总网络延时TT。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收发方法,实现了准确地获取电网采样数据在HSR通信网络内各数据收发节点处的累积网络延时;根据该累积网络延时,各保护可以准确地确定接收到的电网采样数据的采样时刻。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672551.2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孝湘 , 李静虹 , 余根祥 , 董琴 , 陈雪 , 黄晓予 , 宋平 , 江能明 , 武奋前 , 李扬森 , 张弛 , 程诺 , 张劲波 , 吴勤斌 , 黄建涛 , 叶琦棽 , 吴培贵 , 方煌盛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道、隧道中采用顶管施工时的顶力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分节预制式曲线顶管的顶力计算方法,在对现有分节预制、现场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顶管管节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曲线顶进状态下管节轴向顶力受弯曲影响而折减的力学平衡规律,适用于多段不同平面、不同曲率半径及不同管节长度所组成的曲线轴线的顶管顶力计算,而且还可以分别考虑不同曲线段的管节长度和不同段管节与土体摩阻力之间的影响。因此本发明考虑了曲线段对前方直线段顶进力的“放大”效应,能够更为精确地获得顶管顶进力,从而能够更为合理地配置中继间和后座墙的设计,避免过大冗余设计,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72551.2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孝湘 , 余根祥 , 董琴 , 陈雪 , 黄晓予 , 宋平 , 江能明 , 武奋前 , 李扬森 , 张弛 , 程诺 , 张劲波 , 吴勤斌 , 黄建涛 , 叶琦棽 , 吴培贵 , 李静虹 , 方煌盛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道、隧道中采用顶管施工时的顶力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分节预制式曲线顶管的顶力计算方法,在对现有分节预制、现场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顶管管节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曲线顶进状态下管节轴向顶力受弯曲影响而折减的力学平衡规律,适用于多段不同平面、不同曲率半径及不同管节长度所组成的曲线轴线的顶管顶力计算,而且还可以分别考虑不同曲线段的管节长度和不同段管节与土体摩阻力之间的影响。因此本发明考虑了曲线段对前方直线段顶进力的“放大”效应,能够更为精确地获得顶管顶进力,从而能够更为合理地配置中继间和后座墙的设计,避免过大冗余设计,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3723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027582.9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35 , G06F18/20 , G06F18/2411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边坡位移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边坡的监测信息,根据监测信息建立数据库;剔除数据库中的冗余信息;降低数据库中数据的维数;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制作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建立模型,通过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预测模型;通过测试样本对第一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第二预测模型;通过第二预测模型和目标边坡的实时监测信息对目标边坡的位移进行预测,得到第一预测值;通过马尔科夫方法对第一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最终预测值。本发明剔除了所采集的信息中的冗余信息,并对其进行降维,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计算量更低。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边坡位移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7235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27582.9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边坡位移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边坡的监测信息,根据监测信息建立数据库;剔除数据库中的冗余信息;降低数据库中数据的维数;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制作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建立模型,通过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预测模型;通过测试样本对第一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第二预测模型;通过第二预测模型和目标边坡的实时监测信息对目标边坡的位移进行预测,得到第一预测值;通过马尔科夫方法对第一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最终预测值。本发明剔除了所采集的信息中的冗余信息,并对其进行降维,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计算量更低。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边坡位移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045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771683.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S13/933 ,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基于L波段双极化雷达的电力线探测与识别方法,包括建立L波段双极化天线,使用L波段双极化天线同时接收两种极化通道的回波,并进行计算得到特征向量识别结果;基于识别结果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结果进行极化特征提取建立极化特征空间;在建立的极化特征空间中进行电力线极化识别。通过从双极化回波信号中提取多维特征,构成联合特征向量用于目标识别,从雷达回波里提取出距离、方位、水平极化通道幅值、垂直极化通道幅值等信息,并计算出目标的极化角,构成特征向量空间。用支持向量机对电力线目标和其余虚假目标进行分类识别。以解决目前雷达传感器难以感知电力线目标的难题,并可应用于保障低空飞行器的飞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04500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771683.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S13/933 ,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基于L波段双极化雷达的电力线探测与识别方法,包括建立L波段双极化天线,使用L波段双极化天线同时接收两种极化通道的回波,并进行计算得到特征向量识别结果;基于识别结果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结果进行极化特征提取建立极化特征空间;在建立的极化特征空间中进行电力线极化识别。通过从双极化回波信号中提取多维特征,构成联合特征向量用于目标识别,从雷达回波里提取出距离、方位、水平极化通道幅值、垂直极化通道幅值等信息,并计算出目标的极化角,构成特征向量空间。用支持向量机对电力线目标和其余虚假目标进行分类识别。以解决目前雷达传感器难以感知电力线目标的难题,并可应用于保障低空飞行器的飞行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