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76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02034.5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培帅 , 杨钊 , 吴忠仕 , 江鸿 , 袁青 , 冯德定 , 杨林 , 梁晓腾 , 王伟 , 唐湘隆 , 李傲赢 , 肖靖 , 黄威 , 许超 , 高如超 , 熊栋栋 , 李德杰 , 罗会武 , 熊齐欢 , 刘文 , 杨睿 , 李雪松 , 邱敏 , 任梦 , 钟涵 , 饶为胜 , 李嘉成 , 石章入 , 张飞雷 , 张瑞元 , 贺创波 , 陈世豪 , 邓志强 , 冯龙健 , 李勇智 , 宋相帅 , 温博为 , 杨本亮 , 张子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爆破孔放样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隧道掌子面的实际围岩情况,确定隧道爆破设计模型,其中所述爆破设计方案中确定了炮孔的数量以及位置;步骤二、将所述隧道爆破设计模型导入至定位投影设备内;步骤三、确定所述定位投影设备与所述隧道掌子面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得所述定位投影设备与所述隧道掌子面的实际位置参数;步骤四、所述定位投影设备将所述隧道爆破设计模型的炮孔投影到所述隧道掌子面相应位置上,在所述隧道掌子面上形成若干炮孔投影点;与传统方式相比,本方明方法提高了施工速度,而且提高了炮孔位置的准确性,提升了隧道爆破效果,降低了因超欠挖造成的施工风险和喷射混凝土量,提高了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3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33576.7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Inventor: 翟世鸿 , 吴忠仕 , 陈陪帅 , 许超 , 曾亮 , 杨志勇 , 张飞雷 , 刘杰 , 贺创波 , 高如超 , 杨钊 , 杨擎 , 刘东军 , 刘文 , 陈祥龙 , 熊栋栋 , 余俊 , 钟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压平衡盾构机出渣方量动态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渣土传送皮带;S2在渣土传送皮带爬升段正上方安装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覆盖渣土传送皮带宽度为准,形成扇形轮廓面积;S3出渣方量的计算S31测量渣土传送皮带空转时,激光扫描仪扫描渣土传送皮带的单位时间t内扇形轮廓面积S0,记为系统标定值;S32测量渣土传送皮带传输渣土时,激光扫描仪扫描渣土传送皮带的单位时间t内扇形轮廓面积S;S33根据 即得出渣方量;其中,v为渣土传送皮带的传输速度。本发明具有易于获取安装,后期便于维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094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45233.2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施志勇 , 翟世鸿 , 杨秀礼 , 张永涛 , 谭啸峰 , 杨钊 , 蒋道东 , 孟奎 , 许超 , 李雪松 , 方之遥 , 刘毅 , 陈培帅 , 杨睿 , 徐杰 , 程茂林 , 华晓涛 , 吴中正 , 杨擎 , 黄威 , 江鸿 , 冯德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待施工水下隧道一端设置围堰,抽水开挖形成始发基坑,在其内将掘进拼装设备拼装完成;步骤二、随着掘进拼装设备的行走,前盾同步挖掘前端的泥土;且同步起吊预制隧道结构从敞口支护舱的敞口顶端投入,并将其推送出去至预设位置,并将前后两块预制隧道结构连接好;步骤三、重复步骤二,推进至隧道另一端接收基坑后吊出,完成所有预制隧道结构的铺设。本发明施工中,提供类似移动围堰功能和移动基坑支护功能,无需临时围堰和永久基坑支护,大幅度节省工程造价,同时能减少施工期水域占用面积和时间,减小水下泥土疏浚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78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710135845.5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扫描得到隧道的三维点云数据;b、将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去噪、拼接处理,得到隧道的整体点云数据;c、设置监控测量断面和监测点,以监测点为中心,提取一定范围的点云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拟合,计算得到断面的拱顶沉降值和周边收敛值;d、根据隧道监控规范确定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预警阈值,当步骤c得到的拱顶沉降值或周边收敛值超过拱顶沉降或周边收敛预警阈值时进行自动报警;e、每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步骤a到步骤d。本发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实现了对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的监控以及隧道侵限分析及二衬厚度评估,提高了监控的工作效率及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71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118332.9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施工初支侵限监测分析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待挖隧道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区段,在隧道现场布设标靶和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隧道点云数据,获得该区段的三维隧道测量模型;步骤二、基于隧道设计图纸,将隧道单点坐标输入Revit软件,建立三维隧道模拟模型,使其与三维隧道模拟模型的隧道设计中线走向重合;步骤三、将模型进行嵌套,建立隧道三维色谱图;步骤四、设置初支侵限阈值,对该区段的侵限的初支单点进行自动报警。本发明能够通过隧道智能监控平台及时进行监控数据分析并提出安全预警,实现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初支侵限监测,确保施工安全,实现隧道施工整体安全管控水平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78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35845.5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扫描得到隧道的三维点云数据;b、将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去噪、拼接处理,得到隧道的整体点云数据;c、设置监控测量断面和监测点,以监测点为中心,提取一定范围的点云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拟合,计算得到断面的拱顶沉降值和周边收敛值;d、根据隧道监控规范确定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预警阈值,当步骤c得到的拱顶沉降值或周边收敛值超过拱顶沉降或周边收敛预警阈值时进行自动报警;e、每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步骤a到步骤d。本发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实现了对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的监控以及隧道侵限分析及二衬厚度评估,提高了监控的工作效率及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545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58674.2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降水井逆作法加固吹填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原地基上安装第一节钢护筒,将吹填土施工到第一节钢护筒顶面以下一定距离,停止吹填土施工,在第一节钢护筒上部可拆卸地安装第二节钢护筒,将吹填土施工至第二节钢护筒顶面以下一定距离,循环交互操作直至达到预设吹填高度,并完成钢护筒的拼接;步骤二、将预先安装的井管吊装至钢护筒内,进行真空降水井的安装;步骤三、启动抽水泵与真空泵,采取从上至下逐步抽取位于最上方的一节钢护筒的方式直至抽取完最后一节钢护筒,使真空降水井逐步降低吹填土含水率。本发明克服了在吹填土中无法采用钻孔工艺安装真空降水井进行降水的缺陷,实现了吹填土的快速加固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74215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752435.7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通风井施工方法,它将预制的沉井结构作为隧道通风井,沉井结构定位下沉与隧道盾构同步进行,沉井结构底口与隧道顶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成整体,并在隧道顶部开口,形成通风井。该施工方法规避了传统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施工的风险,减小了风井施工的深度,不影响盾构掘进施工并规避了盾构机进出风井的风险,加快了盾构区间施工工期,对需设置通风井的盾构公路或地铁隧道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006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49958.4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泥水平衡式盾构隧道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管片拼装机上的穿梭舱搬运用具及使用方法。包括连接钢板和右端安装在管片拼装机上的悬臂;所述的连接钢板焊接在穿梭舱的上端,连接钢板可滑动的固定在悬臂上。本发明制造方便、费用低廉,安装方便,能有效地减弱穿梭舱搬运过程中的晃动,并且节省穿梭舱搬运时间,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668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63301.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变形缝防水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构建试验模型,基于试验模型的结构尺寸构建浇筑模具;S2、将待试验的钢边止水带的止水带排放入浇筑模具内浇筑出试验模型;S3、将试验模型放入试验装置内并进行固定;S4、注水,记录注水压力变化情况、混凝土衬砌的渗水情况以及接缝内止水带排下方渗漏情况,对钢边止水带在接缝未错动情况下的防水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本申请的试验方法能够准确模拟破坏渗漏和绕流渗漏,能分析不同工况下渗漏机理,为钢边止水带的实际应用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且本试验方法不会改变试验对象的结构性能,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