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8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46145.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化碳二亚胺生物偶联引起的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牛血清蛋白和盐酸金霉素溶液混合,加入碳二亚胺搅拌反应,得到偶联产物;将偶联产物置于磷酸缓冲液中,透析浓缩偶联产物,并将偶联产物稀释至1.0~2.0mg/mL;将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与硅胶和载玻片固定形成反应室,将反应室固定于倒置光学显微镜上;用牛血清蛋白或聚乙二醇封闭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偶联产物通入反应室,用反射干涉法确认非特异性吸附;在偶联过程中加入N‑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封闭试剂无法解决的强烈非特异性吸附,通过改变反应路径控制偶联物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保证生物识别的灵敏度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487318.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分析壳聚糖与酪蛋白相互作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乙醇组装溶液;用食人鱼洗液亲水化处理基底载玻片,冲洗,烘干,竖直插入组装溶液中生长,得到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将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置于倒置光学显微镜载物台上,调节光斑聚焦在薄膜上,获得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的反射干涉光谱,转换成光学厚度;将壳聚糖溶液匀速泵入与薄膜物理吸附,结束后通入醋酸钠缓冲液,获得反射干涉光谱,转换成光学厚度;将酪蛋白溶液注入薄膜上,相互作用结束后通入醋酸钠缓冲液实时采集反射干涉光谱,转换成光学厚度。本发明能更灵敏且实时获得相关信息,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光学性质明显,可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978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4959.X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节湿度控制胶体晶薄膜厚度的制备方法,采用垂直沉积法,通过在密闭箱中放置水、饱和盐溶液或干燥剂来调节制备环境的相对湿度,将亲水处理的基底竖直放置在配制的一定质量浓度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醇悬浮液中,将包含悬浮液和基底的生长容器置于控制湿度的密闭箱中,制备2~7天,得到大面积的厚度可控的二氧化硅胶体晶薄膜。本发明的二氧化硅胶体晶薄膜制备方法解决了以往不同季节制备得到的薄膜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不受季节影响地重复制备大面积、具有可控的物理厚度、稳定的光学性质的二氧化硅胶体晶薄膜,并从原理上解释了控制湿度的必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91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50570.8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1/25 , G01N33/543 , G01N33/552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流体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用胶体晶传感器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该传感器包括透明基底和附着在透明基底上的胶体晶薄膜,胶体晶薄膜结构为干涉层,胶体晶薄膜表面修饰有配体分子,胶体晶薄膜胶体颗粒间隙贯通,胶体晶薄膜表面修饰配体分子后再进行非特异性结合位点的封闭;该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定性测量方法和定量测量方法。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复杂基质的生物流体中的靶标分子的检测,检测精度高,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能够批量进行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0738965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433350.0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纳米壳探针的SERS活性基底,所述金纳米壳探针的SERS活性基底是将具有氧化还原响应分子的金纳米壳探针修饰到敷料表面而获得的基底。本发明还公开了金纳米壳探针的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基于现有敷料的纳米探针修饰,通过原位、在体、无创的方法获取创伤修复过程中氧化还原态,具有成本低、快速、简便、可重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9561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93582.X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层内置的新型增强拉曼微针,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针柄、针身及针尖,在针身及针尖表面有一组微孔,在微孔内壁上覆盖一层金属纳米材料层。本发明与以前发明的SERS活性微针相比,本发明的增强拉曼层内置,不需要高分子包被层。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对信号的衰减,也避免高分子层含有的热源物质对生物体的负面影响;与现有的表面增强拉曼材料相比,本发明的增强拉曼层只集中在微孔内,微孔尺寸和检测的激光光斑大小在同一数量级,吸附的分子大都为有效的检测分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分析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51218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64971.0
申请日:2011-1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A61B5/14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创血糖检测微针,包括:依次连接的针柄、针身及针尖,在微针的针身及针尖表面修饰氨基、醛基、羟基和羧基中的一种后,可覆盖上有由pH响应分子修饰的金属纳米材料层,将微针插入由水溶性高分子和水不溶性高分子组成溶液中,可在金属纳米材料层上包覆有多孔的高分子材料层,之后再将微针插入葡萄糖氧化酶溶液中,可使水溶性高分子溶解并在高分子层中产生多个小孔,并在多孔的高分子材料层表面或孔中吸附有葡萄糖氧化酶,所述的金属纳米材料粒径为20-1000nm。利用检测微针对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有不同强度的拉曼信号,可以达到体内和体外微创检测葡萄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21649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10019070.6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墨鱼骨有机质的检测酶类活性的高灵敏度传感器,它涉及传感器的设计与酶类活性检测分析,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大孔基底材料及其制备过程。该基底材料是由软体动物墨鱼的硬组织(即墨鱼骨或乌贼骨)经多步骤加工和处理而成的有机膜材料,其微观结构是由孔径大小30μm~150μm的弯曲单向孔通道组成的类似于房架的结构。该基底材料不仅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而且透光性好,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韧性,制备该基底材料的原料来源广泛,都是可再生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还能废物利用,制备步骤简单却独到。利用该基底材料的独特结构和优良特性,固定过渡金属纳米颗粒制备而成的这种分析传感器不仅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2658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64891.0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493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糖可视化检测用智能弯曲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水凝胶由一层敏感水凝胶和一层非敏感水凝胶粘合在一起构成,制备方法为:将水凝胶的单体、交联剂、敏感元件、引发剂,按100-10∶1-0.1∶10-1∶1-0.1的摩尔比溶于水中至重量体积比为4-30%,聚合形成敏感水凝胶;将水凝胶的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按100-10∶1-0.1∶10-0.1的摩尔比溶于水中至重量体积比为4-30%,聚合形成非敏感水凝胶;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敏感水凝胶与步骤2)到的非敏感水凝胶粘合在一起,即形成尿糖可视化检测用智能弯曲双胶。本发明可适用于无创伤家庭尿糖可视化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