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4280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025530.1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林保平 袁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低介电常数且保持了热学性能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复合薄膜的方法,反应步骤为:将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加入带氨基的硅烷偶联剂,搅拌反应,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在氮气流保护下,将摩尔比为1∶1的二酐和二胺加入到高沸点极性非质子溶剂中配制成固含量10%(wt/wt)的溶液;把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加入上述溶液中,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复合薄膜总质量的2%~50%,超声分散,在室温反应24h得到聚酰胺酸粘稠液;取聚酰胺酸粘稠液浇注到玻璃板模具上;将模具放在真空干燥,脱除溶剂后,继续升温环化反应,得到产物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复合薄膜。

    软基固态染料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16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410014324.7

    申请日:2004-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Y02P70/521

    Abstract: 软基固态染料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性能稳定、理论上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的软基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为层状结构,即:在透光导电聚酯片(1)下设有TiO2纳米晶膜(2),在TiO2纳米晶膜(2)下设有LnPc2敏化层(3),在LnPc2敏化层(3)下设有固体电解质层(4),在固体电解质层(4)下设有柔软金属膜背电极(5),在柔软金属膜背电极(5)下设有高阻隔复合AL膜(6);其特征在于制造的方法为:在该柔性基底材料表面涂上TiO2浆料,在130-150℃温度下烧结后在TiO2纳米晶电极表面沉积3~5nm厚的稀土酞菁敏化层。镀上5-10nm厚的铂层,构成柔软金属膜背电极,在柔软金属膜背电极外侧附上高阻隔复合铝膜。

    烷氧基侧链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7314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39652.1

    申请日:2006-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烷氧基侧链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在氮气护下,将3,5-二氨基苯甲酸-4′-丁氧基苯酯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配成溶液,搅拌;再将与3,5-二氨基苯甲酸-4′-丁氧基苯酯等摩尔量的均苯四甲酸二酐分三次加入上述溶液中,经充分搅拌制得聚酰胺酸溶液;再二氧化硅溶胶加入至聚酰胺酸溶液中,均匀混合制得混合胶液,最后,将混合胶液置于真空干燥,然后真空干燥,使其亚胺化后得到烷氧基侧链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上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加入量是待制备的烷氧基侧链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中的二氧化硅量;本发明具有更高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韧性等优点,用于特定的技术领域或对其他通用型聚酰亚胺进行改性。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69903C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510040280.X

    申请日:2005-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具电致伸缩性能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纳米钛酸钡与溶剂、偶联机混合形成悬浊液,直接加入聚氨酯弹性体合成原料聚酯多元醇中,加入异氰酸酯和交联剂直接聚合,在高温下固化而得;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温度和压力条件要求不高,并且无需在反应后期测定反应物的游离NCO%值等优点,利用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制备得到具有较优介电性能和电致伸缩性能的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材料的电致伸缩性能和介电常数较普通聚氨酯弹性体有所提高,并且可调整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响应时间缩短、高压下应变保持稳定、最大应变可以达到1%~3%。

    一种低银含量的银包铜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27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33694.1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银含量的银包铜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对铜粉进行前处理后与水、分散剂、酒石酸钠混合搅拌,得到铜前驱体溶液;取少量银氨溶液缓慢滴加到铜前驱体溶液中进行反应;将络合剂与剩余银氨溶液混合后,滴加到上述的反应液中,升高温度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将还原剂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反应,结束后经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银包铜。本发明,首先通过对银离子浓度进行梯度控制,先在铜表面置换出一层均匀的银晶,然后利用络合剂的双面吸附作用,使剩余银离子吸附到表面后置换,从而形成均匀的银壳。利用还原剂,在低浓度下驱使构成银晶长大,在制备过程改善银层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导电性。

    一种纳米氧化银聚集体颗粒的制法、低温导电银浆及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19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72343.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银聚集体颗粒的制法、低温导电银浆及制法。该聚集体颗粒的制法为:配制银盐溶液,将醇溶液与碱液混合制得混合液,然后将银盐溶液逐渐滴加到混合液中进行反应,将产物过滤、干燥,制得。本发明纳米氧化银聚集体颗粒制备简单,在合成过程中添加了少量的醇,由于醇分子结构中具有羟基,该基团能包裹多个小颗粒的表面,加强小颗粒之间的连接,形成了氧化银聚集体。而该形貌的独特性是能够大大降低氧化银的还原温度,为含有氧化银的导电浆料实现低温烧结提供一种可行性。并通过调控导电银浆中氧化银与银颗粒之间的添加比例,得到性能优异的浆料配方。本发明纳米氧化银与纳米银组成的导电浆料在低温下表现出较优的导电性能。

    一种可用于柔性电路的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004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6934.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柔性电路的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该导电银浆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银粉60%~75%,银源化合物5%~20%,树脂粘结相3%~10%,溶剂15%~30%,表面改性剂1%‑2%,助剂1%~3%;所述银源化合物在固化过程中形成纳米银颗粒。本发明在导电银浆中添加银源化合物作为导电功能相,在烧结过程中银源化合物中银离子被还原成单质银粒子,银粒子能够填充银粉间的缝隙,自身不断团聚与相邻银粉形成金属键合,从而形成良好导电通路,在低温120℃的烧结条件下,所制备柔性电路材料仍具有低电阻率、高附着力和优异的耐弯曲性能。

    一种含脂环基团的聚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69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21373.3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脂环基团的聚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合成了含脂环基团、酰胺键的二胺单体N,N'‑(环己烷‑1,4‑二基)双(4‑氨基苯甲酰胺)(NCHABA),将含脂环基团、酰胺键的NCHABA和含三氟甲基结构的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TFDB)以不同摩尔比混合作为二胺单体,以六氟二酐(6FDA)为二酐单体,通过两步法制备了含脂环基团的聚酰胺‑酰亚胺薄膜。本发明的含脂环基团的聚酰胺‑酰亚胺具有的优异的透光性、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突出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制作柔性显示器基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