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747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00433.1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润度可控、落干、喷灌可切换型一体化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系统可根据需要切换成浸润度可控型人工湿地、落干人工湿地和叶面喷灌型湿地;浸润度可控湿地通过多孔布水花墙和湿地基质层后,由出水管出水,根据需要控制装置液位;当切换为落干人工湿地时,通过穿孔布水管进水,下流到湿地主体,经过淹没时间后排空,经过闲置时间后再次进水;当切换为喷灌型湿地时,使用加装喷嘴的布水管进水,进行喷灌;当运行多级湿地时可将内部的多个湿地进行串联;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多种运行方式集成到一个装置中,实现了多种湿地类型和运行方式切换的功能,提高了对污水处理的适应和湿地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7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01116.9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学科中原位生态修复和污染水体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与轻质混凝土为主体的丛林生物栅及其水质净化方法和应用。所述丛林生物栅包括下沉基座、净水填料和发散型生物接触填料;所述净水填料通过网格框承重并包裹形成净水填料盘,所述下沉基座通过竖向支撑机构与发散型生物接触填料和净水填料盘连接;其中,所述下沉基座为透水混凝土下沉基座;所述净水填料为轻质混凝土填料。该生物栅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富营养化污染控制、生物链修复等水体的复合型原位生态修复与水质净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329111.X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生活黑水的高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包括进水箱、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本体、恒温水浴箱、集气管、排泥管及出水箱;进水箱连接于高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本体前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本体内设有隔室;所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本体外设有恒温水浴箱;高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本体末端连接出水箱。本发明高效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经脱水等处理后作为家用能源使用;高效厌氧处理大量去除黑水中的病原菌及寄生虫卵,使黑水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黑水的氨化速率提高,有机氮转化为生物可利用有效态氮的氨氮浓度增高;高效厌氧反应大量去除有机物,氮磷营养盐完全保留,无害化且含高浓度氮磷的黑水经出水箱收集可直接还田作为有机肥。
-
公开(公告)号:CN106007258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617883.X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强化反硝化除磷功能的六箱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利用间隔成六个单元的矩形反应池,通过连通阀门或连通管串联组成闭循环,集有机物降解、脱氮除磷,沉淀功能于一体,有效节省工程占地。通过各个池子交替出水,缺氧搅拌、曝气、沉淀状态的转换,实现A2N双污泥工艺的各段功能,解决了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机负荷、泥龄以及碳源需求上所存在矛盾和竞争,能耗低、碳源需求少、剩余污泥量少,系统运转过程中,通过水流的换向流动无需另外添加跨越污泥回流设备即可自动实现跨越污泥的回流,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按照规定的控制工艺对搅拌设备、曝气设备和阀门的启闭进行控制,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850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112199.6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交替缺氧/厌氧/好氧脱氮除磷方法,循环交替进水的反应池体由四个反应池和一个沉淀池连接成循环。其中四个反应池两两共用池壁,共用池壁上都开有墙孔,其闭合由电闸门进行控制,每个反应池中都设有曝气器、搅拌器、进水电磁阀、进气电磁阀和污泥回流电磁阀。一个运行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在一个运行周期内,每个反应池均经历了缺氧—厌氧—好氧状态的变化,而且在一个运行阶段内,污水都经历了缺氧—厌氧—好氧状态的变化,因此该方法通过各个反应池缺氧/厌氧/好氧状态随时间和空间的循环交替变化,创造了严格的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好氧硝化及好氧吸磷条件,有利于污水中氮磷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71621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1350.6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08 , C02F3/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清水驱动强化硝化二级处理式生物转盘,包括反应池和置于反应池侧上方的高位水箱,所述池体包括中部的水车驱动区和分布于两侧的生物转盘区;在所述水车驱动区和生物转盘区内分别设有同轴相连的水车和生物盘片;在所述生物转盘区设置三角出水堰口、导流板及布水板;所述水车圆周上等间距设置若干直角型分格板形成积水槽;在所述水车驱动区低于水车位置设有出流管;本申请水车积水槽采用直角型分格板,且将水车置于反应池中间,盘片分布于两侧,使受力更均匀,力矩更短,阻力更小,提高了装置转动性能,由此提高充氧效率,一级处理出水驱动积水槽内装有填料的水车,完成快速硝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072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17883.X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27 , C02F9/00 , C02F1/52 , C02F3/305 , C02F11/02 , C02F11/04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强化反硝化除磷功能的六箱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利用间隔成六个单元的矩形反应池,通过连通阀门或连通管串联组成闭循环,集有机物降解、脱氮除磷,沉淀功能于一体,有效节省工程占地。通过各个池子交替出水,缺氧搅拌、曝气、沉淀状态的转换,实现A2N双污泥工艺的各段功能,解决了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机负荷、泥龄以及碳源需求上所存在矛盾和竞争,能耗低、碳源需求少、剩余污泥量少,系统运转过程中,通过水流的换向流动无需另外添加跨越污泥回流设备即可自动实现跨越污泥的回流,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按照规定的控制工艺对搅拌设备、曝气设备和阀门的启闭进行控制,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69289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49444.8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284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厌氧折流板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若干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每个所述厌氧式折流板反应器的上下端均设置有若干相互配合连通的连接装置。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厌氧折流板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若干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每个所述厌氧式折流板反应器的上下端均设置有若干相互配合连通的连接装置。只需要一种设计和工艺装备,极大的简化了生产过程时间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85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12199.6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1 , C02F3/308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 C02F2209/04 , C02F2209/06 , C02F2209/14 , C02F2209/15 , C02F22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交替缺氧/厌氧/好氧脱氮除磷方法,循环交替进水的反应池体由四个反应池和一个沉淀池连接成循环。其中四个反应池两两共用池壁,共用池壁上都开有墙孔,其闭合由电闸门进行控制,每个反应池中都设有曝气器、搅拌器、进水电磁阀、进气电磁阀和污泥回流电磁阀。一个运行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在一个运行周期内,每个反应池均经历了缺氧—厌氧—好氧状态的变化,而且在一个运行阶段内,污水都经历了缺氧—厌氧—好氧状态的变化,因此该方法通过各个反应池缺氧/厌氧/好氧状态随时间和空间的循环交替变化,创造了严格的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好氧硝化及好氧吸磷条件,有利于污水中氮磷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435539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43526.1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跌水充氧自驱动生物转盘,包括浅池和生物转盘,所述生物转盘转动式架设在浅池上;所述浅池包括池体和设置池体上部的防水挡板,在所述池体的右侧设置出水堰口,所述出水堰口下方设有出水导流挡板,所述浅池底部设置排泥管;所述生物转盘的圆周上由若干分隔槽板等间距分隔为若干集水槽。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跌水充氧效果不好的问题,对生物转盘的改进使得生物转盘能够自驱动自充氧,改变了传统的生物转盘的运行方式,节能的同时又能达到很好的充氧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