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级定向孔的多孔硅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872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11402.X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硅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级定向孔的多孔硅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具有定向、多级孔的多孔硅块体材料,具有直孔形貌,孔径为20~100μm,孔隙率分布在50%~90%之间,在直孔壁上分布有大量的孔径<2nm的微孔和孔径2~50nm的介孔,其制备方法是先利用镁热反应合成多孔硅粉体,再采用叔丁醇基冷冻升华法制备具有分级孔多孔硅块体材料。发明方法制备出的材料具有直孔形貌的特征,并在孔壁上分布有微孔和介孔,解决现有制备多孔硅方法中孔径分布单一,不能兼顾传质效率和高的表面积的问题。

    一种提高硅藻土比表面积及纳米孔比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372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91486.4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材料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硅藻土比表面积及纳米孔比例增加的方法。本发明步骤是:将硅藻土破碎为粉体,粉体加入到0.5~5mol/L的草酸溶液中,于室温-95℃下搅拌下酸浸处理10分钟~72小时,硅藻土粉体与草酸溶液的混合比例为50~500g/L,将上述酸浸处理后得到的硅藻土浆料过滤,过滤得到的固体产物经水洗后,烘干或自然风干,得到比表面积增加,孔径分布均匀的硅藻土。与提高硅藻土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硅藻土在保持原有结构形貌的基础上将比表面积增加至80m2/g以上,并获得大量2-10nm尺寸的小孔,使得孔径分布更加均匀,处理后的硅藻土显示出更强烈的吸放湿能力。

    Mg-Al基合金的铝钴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3957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187864.8

    申请日:2009-10-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Mg-Al基合金的铝钴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细化剂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Al 20~34%,Co 66~80%,粒径为25~35μm。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铝钴晶粒细化剂的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为Al 20~34%,Co 66~80%配料,获得混合金属;(2)对混合金属进行清洗;(3)将清洗后的混合金属置于电弧炉中,抽真空再充入氩气进行四次熔炼,物理破碎成粒径为25~35μm的颗粒。本发明的产品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简单,产品的添加量和细化效果易于控制,以微量加入可达到很好细化的目的,且细化效果在1h内不发生褪化。

    一种Fe-B-P超细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0519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220240.1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Fe-B-P超细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室温下,以水为溶剂,依次溶入FeCl2·4H2O、NH4Cl、柠檬酸钠、次亚磷酸钠;向溶液中加入包裹剂;滴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值;滴加硼氢化钠水溶液,得到黑色的Fe-B-P超细粒子悬浮液;离心分离,得到Fe-P-B超细粒子;将超细粒子收集,水洗、乙醇洗后,存放入乙醇中。本发明得到的亚微米、纳米超细粉体材料,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低矫顽力是良好的软磁材料,在磁流体、电磁波吸波材料、DC-DC转换器、靶向药物等等众多领域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Mg-Al基合金的铝锰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3969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187865.2

    申请日:2009-10-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Mg-Al基合金的铝锰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晶粒细化剂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Al 25~35%,Mn 65~75%。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晶粒细化剂的组成配料,加入过量的金属锰,获得混合金属;(2)对混合金属清洗;(3)将混合金属置于电弧炉中,抽真空后充入氩气,进行四次熔炼;(4)混合金属置于密闭容器中,抽真空后充入氩气,加热保温24~72h,取出水淬。使用方法为在Mg-Al基合金熔液700~750℃时,将铝锰晶粒细化剂加入并搅拌均匀后静置20~60min。本发明的产品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简单,产品的添加量和细化效果易于控制,以微量加入可达到很好细化的目的,且细化效果在1h内不发生褪化。

    一种内生Ag纤维增强的Cu-Ag合金丝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6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6033.8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材料加工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生Ag纤维增强的Cu‑Ag合金丝线材及其制备方法。铜银合金中银含量为4~8%,氧含量在3ppm以下,铜银总含量在99.995%以上。制备方法包括:真空下引连铸制备铜银合金杆;铜银合金杆固溶、时效、拉拔制备铜银合金初始线材;铜银合金初始线材回复退火;铜银合金初始线材软化退火、微细丝拉拔以及微细丝材回复退火。所得铜银合金线材直径为0.1~0.3mm,铜银合金微细丝直径为0.02~0.05mm,其抗拉强度不低于1GPa,电导率不低于80%IACS。本发明制备的铜银合金丝线材在降低银含量的同时,避免了组织不均匀等问题,显著提高了其导电性和力学性能。

    一种高纯铜扁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52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30868.2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纯无氧铜扁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高纯无氧铜扁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高纯无氧铜杆进行等直径连续挤压,经剪切大变形后保持铜杆直径不变,得到超细晶的铜杆;进行连续挤压,获得细晶的铜扁线;进行室温小变形拉拔,获得边部与心部组织均匀的铜扁线;进行回复退火,获得铜扁线。本发明在不降低铜扁线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导电性能,获得力学与导电性能优异的高纯无氧铜扁线,为超/特高压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材料基础。

    一种高强高导铜银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5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264310.9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高导铜银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高强度高电导率铜银合金以电解纯铜和高纯银(99.99%)为原料,采用真空磁悬浮熔炼得到铜银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多次自由锻造和最终模锻,锻造成铜银合金圆棒。先对铜银合金圆棒进行连续拉拔,然后采用中拉连退和细拉连退,最终采用连续拉拔,累积变形量达到90~95%获得直径0.03mm以下微丝,在保护气氛连退火炉中,温度150~350℃进行退火,得到拉伸强度不低于1GPa,电导率不低于80%IACS的高强高导铜银合金丝。本发明制备的铜银合金丝具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组织均匀和表面光滑等优点,且成品率高,便于后续分装、绞线等;可满足高强磁场系统、引线框架等领域对高强高导导体材料的需要。

    一种铜银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9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14091.2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和压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银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铜银合金线材中铜和银总含量≥99.995wt.%,银含量0.05~0.1wt.%,氧含量≤5ppm。本发明采用上引冷型连铸‑连轧‑连拉‑真空保护气氛退火的制备工艺,不仅优化了线材的微观组织,而且还能保证线材整个断面组织与性能的均匀性,从而确保线材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最终获得力学与导电性能优异且使用寿命更长的铜银合金线材,满足超高压、特高压变压器等领域对电磁线导体的需求。

    一种含钕钐轻稀土元素及高Mn含量的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51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33053.8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含钕钐轻稀土元素及高Mn含量的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变形镁合金材料领域;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钙:0.30~1.90%;铝:0.30~1.50%;锌:0.20~1.70%;锰:0.30~2.80%;轻稀土(钐或钕):0.30~3.00%,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Si、Ni、Cu等);所述镁合金的制备方法为:先熔化纯镁铸锭,充分熔化后,再加入金属钙、锰、轻稀土(钐或钕)等,充分搅拌之后浇铸成铸锭,随后进行铸锭的均匀化处理,经过反向挤压工艺挤压得出相应的挤压型材;通过熔炼、均匀化处理及后续挤压(反向挤压)工艺制备出了高强高塑性兼备的新型变形镁合金,其强度和韧性得到增强,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