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6840.X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华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国电投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锆合金涂层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含有涂层靶材,涂层靶材包括Nb、V、Cu、Fe、Cr、Y、Si、Mo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Zr元素;利用PVD工艺在基体制件表面沉积锆合金涂层,得到以Zr为基体的过饱和固溶体锆合金涂层,在锆合金涂层中强化元素所占重量比为1%‑50%,且至少一种强化元素不少于1%。该方法利用PVD工艺形成锆合金过饱和固溶体涂层,有效解决了锆合金中合金元素析出导致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损失,利用合金元素抑制高温条件下氧化锆相变,从而提高制件的耐腐蚀性能与耐磨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锆合金涂层和一种防腐蚀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2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92654.2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44 , C04B35/50 , C04B35/622 , C04B35/64 , G21C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稀土铝酸盐致密陶瓷灰控制棒中子俘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稀土铝酸盐致密陶瓷灰控制棒中子俘获材料的化学组成为LnaxLnb1‑xAlO3或Lna3yLnb3‑3yAl5O12;其中,Lna为Tm3+、Tb3+、Dy3+、Gd3+、Sm3+、Eu3+中的至少一种,Lnb为Pr3+,La3+中至少一种,0<x<0.5,0<y≤0.5;优选地,所述稀土铝酸盐致密陶瓷灰控制棒中子俘获材料以陶瓷块体形式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0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221086.X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价值控制棒中子吸收体材料,该中子吸收体材料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组分和至少一种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具有良好的中子吸收能力,所述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可形成稳定化合物;所述中子吸收体材料的初始反应性价值不低于Ag‑In‑Cd合金棒,且反应性价值随燃料组件燃耗变化率不快于Ag‑In‑Cd。本发明公开的中子吸收体材料的核物理性能优于常见商用吸收体材料,且显著提升了使用温度限值,提升了设计灵活性和堆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24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543531.0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80 , C04B35/565 , C04B35/573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28 , C04B35/64 , B28B1/00 , B33Y10/00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碳化硅、碳纤维和硅微粉,真空烘干;碳纤维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处理,使碳纤维的表面形成无定形碳;碳化硅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处理,使碳化硅的表面形成硅薄膜;硅微粉、碳纤维和碳化硅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设置成形参数及扫描策略,将结构/功能件模型输出为STL格式并导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将混合粉通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在保护气的气氛下进行结构/功能件成形,实现碳化硅基陶瓷结构/功能件的增材制造。本发明安全高效,制造的结构/功能件致密度高且组织均匀,可实现近净尺寸成型,无需后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6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63297.X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柜体,包括:框梁,其设有开口;第一加强件,其嵌入相邻框梁开口内,并将相邻框梁彼此垂直地连接;与框梁开口的底壁螺接或铆接的立柱,以及嵌设于立柱容腔内的第二加强件。本发明的柜体框梁抗形变能力强,立柱不易扭转,整个柜体结构的抗震强度高,且第二加强件不占据柜体内部容积,柜体内部的容积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519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543464.2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核燃料元件密封成形方法,属于核电技术领域,采用SiC作为燃料元件的包壳材料,通过3D打印方法和激光熔覆技术,在包壳和端塞间形成密封圈,包壳采用SiC陶瓷材料,SiC密封圈与SiC包壳形成良好的匹配,能保证包壳和端塞密封性能,降低燃料芯体的运行温度和堆芯储能,提高棒状核燃料元件的安全性。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密封圈与SiC包壳形成良好匹配,可有效提高棒状核燃料元件的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24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43531.0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80 , C04B35/565 , C04B35/573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28 , C04B35/64 , B28B1/00 , B33Y10/00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碳化硅、碳纤维和硅微粉,真空烘干;碳纤维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处理,使碳纤维的表面形成无定形碳;碳化硅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处理,使碳化硅的表面形成硅薄膜;硅微粉、碳纤维和碳化硅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设置成形参数及扫描策略,将结构/功能件模型输出为STL格式并导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将混合粉通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在保护气的气氛下进行结构/功能件成形,实现碳化硅基陶瓷结构/功能件的增材制造。本发明安全高效,制造的结构/功能件致密度高且组织均匀,可实现近净尺寸成型,无需后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3946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9211.6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水冷核反应堆用包壳材料锆合金,所述锆合金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为:Sn为0.80%~1.10%;Fe为0.25%~0.50%;Cr为0.10%~0.30%;O为0.08%~0.16%;Nb为0.02%~0.09%和Ni为0.01%~0.05%中的一种或两种;余量为Zr。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常规锆合金在含氧水中发生疖状腐蚀的问题,且耐均匀腐蚀性能较好,同时积极消除了对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带来有害影响的因素,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0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21086.X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价值控制棒中子吸收体材料,该中子吸收体材料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组分和至少一种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具有良好的中子吸收能力,所述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可形成稳定化合物;所述中子吸收体材料的初始反应性价值不低于Ag-In-Cd合金棒,且反应性价值随燃料组件燃耗变化率不快于Ag-In-Cd。本发明公开的中子吸收体材料的核物理性能优于常见商用吸收体材料,且显著提升了使用温度限值,提升了设计灵活性和堆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2853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417182.1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元件包壳锆合金钛合金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管包括冶金结合的内层管材和外层管材,内层管材为锆合金,外层管材为钛合金,锆合金管材与钛合金管材之间是冶金结合层。冶金结合层含有的元素来自内层管材和外层管材。与锆合金包壳管相比,本发明的锆合金钛合金复合管为异种金属复合管,其具有更为优异的耐水侧腐蚀性能和较好的热强性,可提高燃料棒的抗LOCA事故的能力,适用于水冷核反应堆较高燃耗下或较高温度下的燃料棒包壳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