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40670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1024395.X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8L77/02 , C08L75/06 , C08L51/00 , C08L91/06 , C08K13/02 , C08K5/09 , C08K5/098 , C08K5/12 , C08K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77/02 , C08K2201/014 , C08L2205/02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 C08L2205/08 , C08L75/06 , C08L51/003 , C08L91/06 , C08K13/02 , C08K5/098 , C08K5/1345 , C08K5/12 , C08K2003/2241 , C08L75/08 , C08K5/09 , C08K5/1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改性的尼龙6/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算,由85~95份的尼龙6、5~15份的热塑性聚氨酯、1~5份的EBA-g-MAH、0.6~0.8的份润滑剂、0.2~0.3的份抗氧化剂、0.3~0.5份的增塑剂和0.2~0.3份的着色剂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接枝产物EBA-g-MAH,然后按照质量比将尼龙6、热塑性聚氨酯、EBA-g-MAH、润滑剂、抗氧化剂、增塑剂和着色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最后用注塑机注塑,即得增容剂EBA-g-MAH改性的尼龙6/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良好可加工性和低成本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3158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32130.1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无卤阻燃聚氨酯软泡,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按重量比计算,A与B的重量比为1:(0.46~0.50);A组分由高活性聚醚多元醇330N、难燃聚醚多元醇3083、复配阻燃剂、催化剂、稳定剂、发泡剂和水组成,B组分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聚氨酯软泡的制备方法,将无卤反应型磷/硅阻燃剂与其它阻燃剂复配后加入含有聚醚多元醇、催化剂、稳定剂、发泡剂和水的混合物中,构成A组分,将B组分加入,快速混合均匀后倾入模具中发泡,即可得到无卤阻燃聚氨酯软泡。本发明的聚氨酯软泡生产成本低、阻燃特性高,可用作家具垫材、床垫、汽车座椅、坐垫等垫材。
-
公开(公告)号:CN10503771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7661.9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8G7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由0.05~0.50份树状大分子、1~2份苯胺、1.5~6.9份氧化剂和110~200份质子酸组成。其制备过程即首先将树状大分子和乙醇置于容器中,超声溶解后加入质子酸,再加入苯胺,在0~50℃温度下加入含氧化剂的酸溶液,恒温反应4~12h,最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由直径4~6nm、长度10~20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的聚苯胺纳米树,其电导率为3.0~5.9S/cm。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产品后处理方便等技术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72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168580.0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氟高聚物功能基化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含氟高聚物功能基化的碳纳米管按质量比计算,即碳纳米管:含氟单体为1:2-10的比例,由含氟单体在碳纳米管表面诱导接枝聚合得到。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碳纳米管和含氟单体置于等离子体炉中,抽真空,通入高纯氩气进行第一次等离子处理后再用氧气活化,升温、进行第二次等离子处理,所得产物依次经丙酮洗涤、真空抽滤、干燥,即得无毒、不破坏碳纳米管本体结构、高润滑性的含氟高聚物功能基化的碳纳米管。其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生产周期短,最终所得含氟高聚物功能基化的碳纳米管的功能基化程度高,反应活性强,有效克服其表面惰性和严重自缠绕和自聚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62607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54234.3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8G65/28 , C07D25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三聚氰胺为基本征结构的阻燃聚醚多元醇及制备方法,所述以三聚氰胺为基本征结构的阻燃聚醚多元醇按重量份数计算,由5~20份三聚氰胺、5~30份甲醛、0.01~0.1份碱调节剂、2~10份共起始剂、50~100份环氧氯丙烷和0.01~2.0份催化剂组成,其制备方法即将三聚氰胺、甲醛和碱性调节剂混合并加热至65~75℃反应35~45min;向所得反应液中加入共起始剂、催化剂和环氧氯丙烷,加热至70~100℃反应10~24h,然后控制100~130℃,-0.1MPa下进行蒸馏,即得以三聚氰胺为基本征结构的阻燃聚醚多元醇。其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容易实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62566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54203.8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5063 , C08G14/10 , C08G18/7664 , C08G65/263 , C08G2101/0025 , C08G2101/005 , C08G2650/50 , C08J9/08 , C08J9/141 , C08J9/144 , C08J9/146 , C08J2203/02 , C08J2203/14 , C08J2203/142 , C08J2203/184 , C08J2203/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氮本征结构的阻燃聚氨酯硬泡及制备方法。所述含氮本征结构的阻燃聚氨酯硬泡,由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比为1∶1~1.7组成;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数计算,由20~40份含氮结构的阻燃聚醚多元醇、1~5份发泡催化剂、0.5~1.0份泡沫稳定剂、1~3份物理发泡剂和1~3份水组成,B组分为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其制备方法即首先制备含氮结构的阻燃聚醚多元醇,然后制备A组分,最后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固化即得具有均匀致密的、规则的六边形泡孔结构的含氮本征结构的阻燃聚氨酯硬泡。其密度41.5~44.3kg/m3,压缩强度0.18~0.22MPa,极限氧指数24.3~24.8%。
-
公开(公告)号:CN101302304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810034010.1
申请日:2008-02-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中山市小榄永宁永就综合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基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a.按照质量比分别称取环氧树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助剂,于高速搅拌下混合均匀;b.将所得混合物置于40~80℃烘箱中预热0.5~1小时后取出,冷却至25~35℃;c.加入固化剂后拌匀;d.置于不锈钢模具中,于40~80℃加热0.5~2小时,冷至室温后取出,获得产品。本发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实现了环氧的化学发泡和固化成型的协同控制,发泡倍率高达2.7,所制备的产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及耐化学腐蚀性且具有一定的强度。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为热固性泡沫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792592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5802.9
申请日:2010-03-0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8L75/08 , C08L33/12 , C08L33/10 , C08J5/18 , C08J3/24 , C08G18/66 , C08G18/50 , C08F220/14 , C08F220/58 , C08F220/18 , C09D17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自交联型侧链含氟烷基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含氟聚醚多元醇真空脱水后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含-NCO端基的FPU预聚体;经二羟甲基丙酸扩链后得到含羧基的FPU预聚体;进一步与三乙胺中和后制得亲水型FPU预聚体,加水、搅拌后进行高速分散,得乳化液;再向其中加入含扩链剂ADH的水溶液,得扩链型FPU;依次加入二丙酮丙烯酰胺和乙烯基单体,于搅拌下引发制得PUA共聚乳液;最后将扩链型FPU与PUA共聚乳液混合均匀后涂覆于聚四氟乙烯板上,于室温干燥交联成膜。可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皮革、织物、陶瓷、玻璃、高层建筑外墙及太阳能电池等材料及器件表面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120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01022.3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钨矿结构的纳米钼酸盐的溶剂热诱导控制合成方法,包括按照0~3∶1的油水比分别移取钼源溶液和油性溶剂,超声处理的同时,缓慢加入二价金属离子盐溶液,将其转移至不锈钢高压釜中,并确保反应液的体积为高压釜容积的2/3,密封后放入120~200℃的烘箱中,加热0.5~10h后关闭烘箱。冷至室温后取出,吸去上层清液后的沉淀产物依次用蒸馏水、丙酮、无水乙醇洗涤,所得产物为鱼刺、花簇、板条或颗粒状的光、电性能优越的钼酸盐纳米材料。本发明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易行、所用仪器设备简单,产物纯度高,且形貌和结构易控,其后处理方便,易于工业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42885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04702.6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1G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酸锌纳米材料的诱导控制合成方法:分别称取锌源、钼源、形貌控制剂,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添加一定量的蒸馏水,封闭高压釜并将其置于烘箱中140~200℃加热2~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高压釜梯度冷至室温后取出;将吸去上层清液的沉淀产物置于烧杯中,超声30分钟,静置0.5~2小时,离心分离,接着依次用蒸馏水、丙酮、无水乙醇分别清洗三次,即得本发明的产品,最后将产物保存于无水乙醇中。所得产品为板条(针状焦、颗粒)状的光、电性能优越的钼酸锌纳米材料。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仪器设备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形貌及结构易控、易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