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分层的非规则低密度校验码译码译码器收敛速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5574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0910054597.7

    申请日:2009-07-09

    Abstract: 一种信道编码技术领域的非规则低密度校验码迭代译码的提前终止方法,本发明中,根据非规则低密度校验码的信息结点的度数差异较大的特点,采用按列分层的置信传播技术进行译码的时候,在每一个子矩阵迭代过程结束时,判断该层的信息结点的度数是否大于某个门限值,如果大于预设的门限值,则该子矩阵再进行一次迭代,否则进入下一子矩阵的迭代过程。直到达到最大的迭代次数。本发明采用部分度数较大的信息结点重复迭代的方法,加快译码过程的收敛速度,减少总的迭代次数,增加译码器的吞吐量。

    采用边界元法重建循环平稳声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2690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10036142.8

    申请日:2008-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信号重建技术领域的采用边界元法重建循环平稳声源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待测声源、传声器阵列和参考源传声器,同步记录采集到的参考信号和全息测点声压,通过从参考信号中获取参考相位,利用参考信号与全息测点声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得到传声器阵列所采集到的全息测点声压的相对相位关系最终由边界元法重建计算获得待测声源信号的自谱相关密度向量。本发明通过对用传声器阵列采集得到的全息测量面上声源信号的重建,可以分析任意外形的声源,得到声源的三维谱相关密度分布,与传统的采用近场声全息技术辨识声源的方法相比较,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循环平稳声源,同时突破了对声源外形的要求。

    乘积码的并行迭代译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8946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510025941.1

    申请日:2005-05-19

    Abstract: 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的乘积码的并行迭代译码方法,根据系统中子码译码器的数量和乘积码维数的比例关系,选择采用各维方向同时译码的方法;或各维方向时分轮流译码的方法;或各维方向部分同时译码,部分时分轮流译码的方法,具体是:用N个子码译码器同时在N维乘积码的N个方向分别进行子码的译码;或者用一个子码译码器时分轮流在N维乘积码的N个方向进行子码的译码,时分轮流译码时可以从N维中任意的维方向先开始;或者当子码译码器数量为M个,1<M<N时,M个子码译码器同时工作或部分工作,分若干次时分轮流完成在N维乘积码的N个方向的子码的译码。本发明对乘积码的子码码型没有限制,对子码译码器的类型没有限制,对迭代次数没有限制。

    降低信道的反馈信息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6455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023905.6

    申请日:2006-02-16

    Abstract: 一种降低信道的反馈信息量的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通信的端与端之间进行信道质量反馈时,利用信道传输特性中的准静态特性,用时域的多径抽头表征整个频域的信道质量信息;同时,通过对功率百分比系数的调整达到控制反馈精度和反馈数据量以适应系统用户个数变化和资源占用变化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需要反馈与多径条数成正比的信道信息,同时可通过功率百分比系数调整所需反馈的多径条数,起到了降低反馈信息量的作用。

    OFDMA蜂窝系统的小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2255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028312.9

    申请日:2006-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FDMA蜂窝系统的小区识别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每帧中在每帧中仅需1个OFDM符号作为同步信道数据,具有同步信道数据开销低的优势,且该符号的峰均功率比较低,另外,运用级联的小区识别过程,通过不同的子载波加载数据的模式图样,区别不同的小区号码组;再通过相邻的已加载数据子载波上的频域差分序列,区别不同的小区号码,达到识别大规模数量蜂窝小区的目的,为了提高本发明的估计性能,采用联合估计小区大号码与小区小号码的方法和多符号判决的方法,为了降低本发明的复杂度,选取小区大号码预选数目λ。本发明具有识别小区数量大,估计正确率较高,且复杂度较低的优点,在OFDMA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低密度校验码的信道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5796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410084554.0

    申请日:2004-11-25

    Abstract: 一种用于数字信号传输领域的低密度校验码的信道编码方法,将低密度校验码的校验矩阵映射为一个几何体,通过不同的穿线方式分四层构造校验矩阵,每一层均对应几何体中的一种穿线方式,得到的四层结构构建成的校验矩阵再通过高斯消元法或上三角化的方法转化为对应的生成矩阵,生成矩阵用于编码器的码字生成,校验矩阵用于译码器的译码过程。本发明通过选取几何体中的穿线方式,可以构造出具有较大最小环长的校验矩阵,使低密度校验码得到更强的纠错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确定性构造方法码长与码率相互固定的缺点。构造的校验矩阵非常稀疏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大大降低低密度校验码解码器的硬件复杂度。

    信道阶数与多径时延的联合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64300C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410054213.9

    申请日:2004-09-02

    Abstract: 一种无线传输领域的信道阶数与多径时延的联合估计方法,根据通信系统的运行环境为信道阶数设置一对初始上下界,接着根据信道阶数上下界进行多径时延估计,在信道阶数下界范围内检测出来的多径时延作为多径时延估计值,而介于信道阶数上下界之间检测出来的多径时延用前一符号时刻的多径时延检测结果来进一步检验其正确性,若检测的多径时延与前一符号时刻的多径时延检测结果相近,则也作为时延估计值,否则就认为该时延是伪径;在获得多径时延估计值后,根据本次检测结果和前一符号时刻的多径时延检测结果重新确定信道阶数的上下界,且作为下一符号时刻进行多径时延估计的依据,如此反复,实现信道阶数和多径时延的联合检测与实时跟踪。

    基于导频矩阵的时域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1003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410016557.0

    申请日:2004-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84

    Abstract: 一种基于导频矩阵的时域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以抑制噪声功率为指导思想,将具有分块循环特性的导频矩阵与最小均方误差LMS自适应算法相结合,实现MIMO系统的时域自适应信道估计。首先分别根据信道实际模型与所需的信道估计长度生成基本导频矩阵块及扩展矩阵,然后求两者的叉积得到导频矩阵,并将其作为导频发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发送,接收天线接收通过信道后的导频矩阵作为导频接收信号,再采用LMS自适应算法,通过提取导频发射信号与导频接收信号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实际信道的自适应时域信道估计。本发明能够补偿信号同步误差造成的影响,估计频度不受导频数据帧长度的限制,估计效果受多普勒频移影响小,适合应用于高速移动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